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巍巍大別山,峰巒疊翠,綿延千里。位於大別山麓的革命老區河南省光山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青山綠水間的光山縣第一高中,象一顆鑲嵌在豫南大地上璀璨奪目的明珠,熠熠生輝。 光山一高位於光山縣城繁華的司馬光路中段,與一代偉人鄧穎超舊居毗鄰。 學校始建於1937年,1958年開辦高中,1978年改稱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至今,學校占地面積104畝,綠化面積達50%。學校設計,布局合理,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池塘假山,交相輝映;宏樓巨宇,展翼而起;長廊小徑,別有洞天;綠化廣場,花團緊簇;文化氛圍,典雅濃郁;盡顯清新現代氣韻。2005年9月被市教育局命名為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5年9月同時掛牌的“穎超中學”。 建校七十多年來,光山一高人才輩出,中科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文聖常、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塗又光等一大批英才從這裡走出。恢復高考制度以後,光山一高為高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 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重點實驗學校、全國重點實驗基地、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學校、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性學校、市級普通高中教育先進學校。市教課堂教學改革先進單位、市級普通高中成績顯著提高獎等一系列榮譽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學校始建於1937年,1958年開辦高中,1978年改稱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至今,2005年9月被市教育局命名為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005年9月同時掛牌的“穎超中學”。

辦學條件

環境優勢

巍巍大別山,峰巒疊翠,綿延千里。位於大別山麓的革命老區河南省光山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青山綠水間的光山縣第一高中,象一顆鑲嵌在豫南大地上璀璨奪目的明珠,熠熠生輝。 光山縣第 一高中,建校於一九七八年,學校占地面積104畝,綠化面積達50%。學校設計,布局合理,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池塘假山,交相輝映;宏樓巨宇,展翼而起;長廊小徑,別有洞天;綠化廣場,花團緊簇;文化氛圍,典雅濃郁;盡顯清新現代氣韻。

師資力量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治學嚴謹的教風,追求卓越的理念造就了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168人,其中高級職稱52人,占教職工總數近三分之一,有3人被授予特級教師稱號。五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或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在全國名師工程建設中,有1人被評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為省級學科帶頭人,15人為省級骨幹教師,眾多一線教師為市級名師及學科帶頭人在全市教育界享有盛名。年輕的 光山 一高,其設施現代化程度之高,人氣之旺、直逼豫南之最。有著悠久建校歷史的光山一高,其設施現代化程度之高,人氣之旺、直逼豫南之最。到今天,已經有五萬餘名學子從這裡走出,在各條戰線上盡顯風流。這裡已成為弦山大地上久負盛名的人才培育基地。七十多年來,學校人文蔚起,英才輩出。中科院院士文聖常、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塗又光等英才從這裡走出。到今天,已經有五萬餘名學子從這裡走出,在各條戰線上盡顯風流。這裡已成為弦山大地上久負盛名的人才培育基地。

歷史成就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光山一高繼承歷史,立足現實,前瞻未來,適時推出科研興校戰略。以科研為先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幾年來,推出一大批以教學改革為主題,內容各有側重的研究課題,教師公開發表及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教科研論文(著)達二百餘篇(部),其中有15項教科研成果已通過省市立項或驗收,在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建校以來,學校以為國家培養一萬二千餘名優秀畢業生,近萬名學生順利升入高校深造,錄取清華、北大等國家一類重點大學一百多人,四十多人在全國數理化奧賽中獲一二等獎。學校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單位"、"文明標兵學校"、"中學管理先進學校",市級"示範性學校"、"花園式學校"等榮譽稱號。在二000年省重點高中辦學水平評估中總成績名列全省第三。新千年第一個五年規範,學校提出了"豫南一流、省級示範、全國千強"的奮鬥目標。今天,全體師生滿懷信心,迎著新世紀的曙頭,昂首闊步,為學校發展再譜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探求新課改

一是走出校門學課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該校多次組織教師去江蘇、山東、鄭州、開封等地觀摩學習,讓教師通過實地考察,獲取第一手教改新信息,感知外地熱火朝天的教改情景,明白自己不足、激發教改熱情。2009年新春伊始,學校又組織了學科組長去山東兗州一中參觀學習,教師們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兗州一中寶貴經驗,回到學校,結合校情,大膽嘗試,調整了學生座位,安排了學習小組,編印了導學提綱,打破了傳統模式,先試點、後推開,組長上示範課、組員上達標課。該校新課改的基本框架已經搭起,體現新課改突出特點的“四性”:基礎性、選擇性、層次性和綜合性的措施都已經採用,“開局良好,初見成效”。

二是領導重視抓課改。搞好搞不好關鍵在領導。學校成立了新課改領導小組,校級領導每人每期承包一個學科一個班級,定時召開新課改研討會。每個班子成員每期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深入課堂,聽課不少於20節,聽課指導。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學校響亮地提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要求,並制訂了《實施方案》。根據外地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學校推出了“三段六步”教學法則,此教學法則下的課堂以學生充分展示、合作交流為基本運行方式,每節課40分鐘,學生展示時間為30分鐘,學生預習10分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隨時關注、堅決反對、及時糾正兩種傾向:要么是教師中心、課堂霸權、教師一味灌輸、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要么是無所作為、搞“放羊式”教學,隨時對新課改工作進行監控和指導。

三是建章立制促課改。為了讓新課改深入持久,學校制訂 了《新課改中教師角色十項約定》、《新課改中學生角色六項約定》,要求師生認真體悟,把握角色,有機配合,演好新課改這場大戲。同時,學校組織開展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教師要進行“放心課、示範課和過關課”競賽達標,達標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不達標的要限期整改。學校還組織學生對教師的課堂進行評議,按照《三段六步教學法則評分細則》逐項量化打分,成績優秀的教師給予表彰獎勵,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

落實待優生轉化

待優生是我們原來所指的學習差、紀律差的“雙差生”,這不僅是稱謂上的變化,更是觀念上的變化。待優生是社會和家長期待他們變成優秀的學生、是他們等待教師的精心培育而成為優秀的學生。該校是一所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待優生面廣、量大,做好待優生的轉化工作,是教師職責的體現、是教育使命使然。

一是全員承包,定期座談。該校把班級後30名的學生稱之為待優生,把他們按個性興趣特點、學科學習情況分配給任課教師,教師每人承包3-5名待優生,要求教師利用課餘時間,每周都要與他們進行一次一對一、面對面的交談,聽取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要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舞他們的學習鬥志、解決他們的學習問題、提高他們的自我轉化能力,落實學校制訂的“五個一”要求。

學校定期了解座談情況,定期考核評比待優生轉化成果,並將轉化成果與教師業績相掛鈎。

把此項工作,被稱為為待優生“輸氧打氣”。

二是整體打包,定期檢測。該校將級段後120名學生進行整體打包,定時檢測。定時檢測每周進行兩次,命題就是課本上的例題、習題和作業題,是課本上的基本知識,目的是讓學生以本為本、紮根課堂、作好作業,從最基本的做起。檢測後的試捲髮給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檢測後的成績發給班主任,由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年級組對成績優秀的學生和進步較快的學生給予表彰獎勵,激勵他們進步。通過過關檢測、跟進輔導、跟蹤管理,使待優生慢慢地培養了會學習的正確態度和好的方法,強化了他們自我“造血”的能力、提高了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

把此項工作,被稱為為待優生“輸血補鈣”。幾位待優生的家長對該校開展的待優生轉化工作有這樣的評價:孩子學習差,我們家長著急,但手無良策,你們老師也著急,但急中生智。這段時間,孩子懂事了,回來愛讀書了,我真得好好感謝你們。

建設優質軟環境

“三流的學校靠訓誡鎮住學生,二流的學校靠制度約束學生,一流的學校靠環境薰陶學生。”學校把環境作為育人的要素之一,除基礎設施以外的環境都屬於軟環境範疇,軟環境是人文精神得到體現的一個方面,代表著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該校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了軟環境建設上。

一是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學校利用校內建有鄧穎超塑像和毗鄰鄧穎超故居的優勢,時時刻刻用偉人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風範教育引導著師生的成長。為打造一個真正的書香校園,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每周一詩、讀書節活動,創建班級讀書角、班級讀書會。為建立學生的自信系統,學校教樓、寢樓走廊上都有名人格言、勵志話語,每個班上都有班訓、班級誓詞、班主任寄語,黑板上有每日名言。現在走進光山一高,就會陶醉在校園裡名人楹聯、名人名言、教師的寄語、學生的書畫作品、校訓班訓等營造的和諧的氛圍之中,讓學生“時時受到薰陶、處處獲得教益。”通過文化引領,學生的求知慾、學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二是改進德育工作方法。學校的德育工作不能是枯燥乏味的說教,應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感悟、去成長。學校依託薄弱學校,開展了幫教扶貧、校際聯誼活動;依託敬老院,開展傳承多年的敬老助殘活動;依託縣公安武警消防大隊,開展國防教育和安全文明教育;依託鄧穎超祖居,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學校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深化德育內涵。學校舉辦“法制教育”、“心理健康”、“交通安全”等講座;開展“遠離毒品、珍愛生命”、“文明上網”、“學會感恩”等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的意識;組織學生為災區、為貧困學生捐款捐物的愛心活動。學校的德育活動把思想教育工作延伸到課外,把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深入,形成了校內校外“處處文明、時時進取”的良好格局。學校先後獲得了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和省級文明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等稱號。

一位外地前來考察的領導對學校的環境建設有這樣的讚譽: 光山 一高的管理者沒有把目光只停留在簡單的機製革新上,他們把管理的觸角伸到了人文領域的深處,把軟環境建設提升到了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高度去開展工作,這樣的工作的影響將是十分久遠的。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潮在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突出特色,追求卓越”是 一高人的性格, 光山一高將繼續腳踏實地、紮實工作,闊步前行,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卓越的教育教學成就為 光山教育事業再譜新篇章。


辦學成果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光山一高繼承歷史,立足現實,前瞻未來,適時推出科研興校戰略。以科研為先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幾年來,推出一大批以教學改革為主題,內容各有側重的研究課題,教師公開發表及獲省級以上獎勵的教科研論文(著)達二百餘篇(部),其中有15項教科研成果已通過省市立項或驗收,在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建校以來,學校以為國家培養一萬二千餘名優秀畢業生,近萬名學生順利升入高校深造,錄取清華、北大等國家一類重點大學一百多人,四十多人在全國數理化奧賽中獲一二等獎。學校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單位"、"文明標兵學校"、"中學管理先進學校",市級"示範性學校"、"花園式學校"等榮譽稱號。在二000年省重點高中辦學水平評估中總成績名列全省第三。新千年第一個五年規範,學校提出了"豫南一流、省級示範、全國千強"的奮鬥目標。今天,全體師生滿懷信心,迎著新世紀的曙頭,昂首闊步,為學校發展再譜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文化傳統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學校高考連年告捷,學校設施基本完備,光山一高似乎順理成章地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校長李鋒帶領下的一班人卻不這么認為,學校決不能變成一所只有高考成績和漂亮外表的學校,必須要走內涵發展之路、特色發展之路,必須要用教育改革創新來實踐科學發展觀,實現學校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知名校友

七十多年來,學校人文蔚起,英才輩出。中科院院士文聖常、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塗又光等英才從這裡走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