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前父親遺傳也叫做子肖前夫。先父遺傳、間接遺傳,接近遺傳,是由牛津大學的)Yuk-Ming Dennis Lo(盧煜明教授在1997年證明先父效應的。並以牛津大學的母體會長時期保存和套用先父遺傳名義發表在英國頂級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上(DOI:10.1016/S0140-6736(97)02174-0)。
簡潔地說就是,盧煜明教授在孕婦血液中發現了男性DNA。由於母親作為女性本身不可能有男性DNA,因此孕婦血液中的男性DNA只能是來自胎兒。盧煜明率先發現孕婦血液記憶體有胎兒DNA,成為無創性產前檢查先驅,他也因此成為了2011年當選的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但是,盧煜明的發現並不能為先父遺傳提供新的證據。因為只有細胞核內完整的DNA才能完成複製,轉錄,翻譯等一系列過程,而母親血漿里胎兒的DNA無法被拼合到母體細胞核內,更不能轉化為蛋白質,否則人類的DNA會越來越長。事實上,這篇論文正好反駁了先父遺傳的理論,即前男友或前夫的DNA會留在母體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前男友或現任丈夫的DNA,包括Y染色體的信息都應該能夠在孕婦體內檢測到。而這與13名懷有女性胎兒的孕婦均無法檢測到Y染色體這一點是矛盾的。但這種染色體信息是否會對母體DNA片段產生誘導或小片段的替換,又或者存在於母體產生的對精子的抗體之中,而這種抗體是否會對其他精子中DNA產生影響,又或者對後代DNA片段進行極少的修改,並未可知。(註明:該段為相關網友自行推理並撰寫,未引用專業論文作證,為避免引起讀者誤解而特別註明)
詞源
演化論生物學家奧古斯特·魏斯曼使用希臘語中的τῆλε(遙遠)和γονος(後裔)二詞生造了telegony一詞。這一名稱還與奧德修斯的幼子忒勒戈諾斯有關,後者出現在古希臘史詩《泰列格尼》(Telegony)中。
古人對先父效應的態度
早期出現在中國陰陽道的書籍中,有詳細記錄的是在安倍晴明的著作《占事略決》。子肖前夫是指處女與某男子有過性經歷後再與別的男子結合,他們所生的孩子更象前一個男子。現代科學稱作“先父效應”古代稱作“子肖前夫”古代人認為需要按照前夫生日請陰陽師在紫冰銀結印符上雕刻結印陣:農曆3到5月出生的結印陣是“紫嵇和犀嬰陣”。農曆6到8月出生的結印陣是“蠍夔和攰攱陣”。農曆9到11月出生的結印陣是“牂牃和霧餮陣”。農曆12到2月出生的結印陣是“賚渫和螢觚陣”。之後還要按照孩子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曆3到5月出生的需添加“木靈御幣,集古兵要,贔屓”3個結印。農曆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扶桑傘幡,故實除蝗,百目靜”3個結印。農曆9到11月出生的需添加“青竹丹楓,和漢三才,羽心”3個結印。農曆12到2月出生的需添加“五音分金,和漢三才,刳舟剡楫”3個結印。之後用封印函將紫冰銀結印符和結印冊一起封印起來,子肖前夫就可以根除。
早期看法
先父遺傳的觀點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該理論認為,個體的特徵不僅繼承自其雙親,還繼承自曾導致其母親懷孕的其他男性。
亞里士多德將此觀點解釋為自然史,在古代被廣為接受,在中世紀重新發現亞里士多德時被再次挖掘出來。
1361年,該觀點曾經阻撓了愛德華三世的長子黑太子愛德華與肯特的瓊安(曾有婚史)的婚事。當時認為,他們的後代可能並非完全是金雀花王朝的血脈。
叔本華和赫伯特·斯賓塞都還認為先父遺傳是可靠的理論;直到現代遺傳學出現,該理論才被徹底證偽。希臘神話中關於希臘英雄起源的部分,也深受先父遺傳概念的影響。
希臘英雄普遍擁有兩位父親,一個不朽的父親,一個凡人的父親。例如忒修斯,同時擁有人類和神兩位父親,在同一天夜裡雙重受孕。按古典時代對性的理解,精液的混合讓忒修斯同時擁有了神與凡人的特徵,因此英雄才能非同凡人。在希臘神話中,先父遺傳有時還表現為雙胞胎:例如卡斯托耳和波魯克斯,一個是神的兒子也為神,一個是人類國王的兒子也為人。地理學家保薩尼亞斯指出:“就像其他英雄一樣,他有兩個父親:一個被他們稱為海神波賽冬,一個是人類Cleopompus”。
先父遺傳,或更普遍的“產婦印痕”理論,也存在於古以色列。在創世記中,雅各在牧放拉班的羊群時,將剝了皮的樹枝插在羊的水槽前,以誘導母羊生產出有紋和有斑的小羊。
華倫提努諾斯底教派信徒更將先父遺傳的學說從生理世界延伸到了心理和精神的境界,認為它對女性的影響會深及思維。在拿戈瑪第古本中發現的《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里寫到:“女人若是愛一個男人,她所生的(兒女)將要像他一樣:他若是她的丈夫,他們就要像她的丈夫;如果他們是從她行淫所生的,他們就要像那個姦夫。還有一種常有的情況,就是如果一個女人只是因為必須才與他的丈夫同房,而她的心卻繫於常與她苟合的姦夫,則她的(孩子)生出來也會像那個姦夫。“
19世紀的看法和理論的瓦解
在19世紀,被引用最多的案例是由著名外科醫生埃弗拉德·霍姆報告的莫頓伯爵的母馬,該案例曾被查爾斯·達爾文所引用。莫頓伯爵先讓一匹白色的母馬與一匹野生的公斑驢交配,然後再讓該母馬與一匹白色種馬交配,隨後出生的後代腿上出現了類似斑驢的奇怪條紋。
儘管奧古斯特·魏斯曼很早就提出過質疑,但是直到1980年代該理論才逐漸淡出了科學界的視野:當時,詹姆斯·科沙·尤爾特在蘇格蘭和其他在德國和巴西的研究者所進行的一系列實驗,均無法找到支持該現象的任何證據。此外,統計學家卡爾·皮爾遜指出,假如先父遺傳的理論正確,相同夫婦的次子應更像其父親,但事實並非如此。生物學家使用顯性和隱性等位基因來解釋“莫頓伯爵的母馬”現象:莫頓所觀測到的結果,用現代術語來解釋,是子代繼承了親代的隱形基因並表達了性狀,而其親代即母馬或種馬,攜帶但不表達該隱性基因。
對於哺乳動物,每個精子和卵子都是單倍體。在受精過程中產生的受精卵是雙倍體。哺乳動物的所有體細胞都繼承自該雙倍體,一半基因組來自精子的生產者(父親),另一半來自卵子的生產者(母親)。因此,先父遺傳的流言從根本上與我們的遺傳學和生殖過程知識不相容。
然而,先父遺傳依然對19世紀晚期的種族主義論述產生了影響:該論述認為,曾與非雅利安男性發生性關係並誕下嬰兒的女性,不可能再生產“純種”的雅利安兒童。這一論述後來被納粹黨接納。
近期發展
最近,一位單一作者提出的可能的分子機制,也許可以解釋已有的先父遺傳病例報告。他所提出的機制包括:精子滲透到女性生殖道的體組織中,精子釋放出的DNA滲入母體體細胞中,胎兒DNA出現在母體的血液中,外源DNA滲入體細胞中,胎兒細胞和DNA出現在母體血液中,以及精子RNA介導的非孟德爾表觀遺傳改變。然而,上述機制均未得到驗證和證實。
蘇聯生物學家和農學家李森科提出的拉馬克主義(Lamarckism),在近四分之一個世紀裡(大致從1938年到1963年)占據著蘇聯的官方信條,抑制了絕大多數正統的遺傳學教育和研究。
在不列顛百科全書里,先父遺傳現被歸為迷信分類。
來自新南威爾斯大學Russell Bonduriansky實驗室的研究成員Angela Crean 8月份在歐洲生物進化學會2013年會中宣布他們已經證明了果蠅的先父遺傳為真實存在的自然現象,並據此倡議為先父遺傳這一被誤解的生物遺傳概念翻案。同一小組在10月份舉行的澳洲進化學會的學術會議中也呈現了這份研究結果,同樣成為了會後熱點。
宗教動機
20世紀末,在俄羅斯的東正教界,先父遺傳的觀點又有所抬頭。2004年,一部名為《貞操與先父遺傳:正教會和遺傳反演的現代科學》(Virginity and Telegony - The Orthodox church and modern science of genetic inversions)的書出版了。據《真理報》:“這極有可能是正教會想要藉助先父遺傳來讓教民不去打破十誡中禁止通姦的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