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腸旋轉不全整復術

先天性腸旋轉不全包括由於胚胎早期中腸自卵黃囊回到體腔時旋轉不完全所致的各種病變。如十二指腸壓迫,中腸扭轉,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徵,或前二者同時並存。臨床上表現為高位腸梗阻。

適應症

凡臨床診斷為先天性腸扭轉不全引起腸梗阻的患者,均應手術治療。

先天性腸旋轉不全整復術先天性腸旋轉不全整復術

術前準備

1.保暖,肌注維生素E,以防止發生新生兒硬腫症。

2.胃腸減壓。

3.皮膚用溫肥皂水清洗、擦乾,新生兒胎指可用液體石蠟擦去。

4.若病兒臍帶尚未脫落,可用1∶1000新潔爾滅或硫柳汞液消毒後妥善包紮。

5.套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6.輸血,輸液,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麻醉

局麻、或高位骶管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 平臥位。

2.切口 右中經腹直肌切口。

3.顯露腸管 進入腹腔後,可見扭轉擴張的小腸,充血或呈青紫色,術野看不到右半結腸、盲腸和闌尾。將全部小腸提出切口外,翻向上方並妥為保護,可發現腸系膜根部呈柄蒂狀,大部分小腸以腸系膜根部為軸心,懸吊在腹腔中,向順時鐘方向扭轉,有的可扭轉達2~3圈以上;有時可見有一段末端迴腸或盲腸、升結腸纏繞在扭轉的腸系膜根部。

4.腸扭轉復位 術者及時用手將扭轉小腸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復位,解除小腸梗阻,小腸色澤很快由青紫色轉變為正常的淡紅色。

5.剪開腹膜索帶,解除十二指腸梗阻 腸扭轉復位後,檢查十二指腸球部及降部。將小腸推向左側,即可見旋轉不全的盲腸、闌尾和升結腸位於右上腹部或中上腹部,並可見到起於盲腸和升結腸側緣的腹膜索帶,橫過並壓迫十二指腸降部,止於肝下緣、膽囊和右側腹壁,使十二指腸降部以上梗阻、擴張。剪開此腹膜索帶,即可解除十二指腸降部受壓。

將腹膜索帶完全剪開後,十二指腸便完全游離,位於腹腔右側,盲腸及升結腸則位於腹腔左側(即所謂小腸、結腸胎兒位),手術即達到目的。

6.關腹 分層縫合切開的腹壁各層。

術中注意事項

1.在解除壓迫十二指腸降部的腹膜索帶後,十二指腸梗阻仍不緩解時,應顯露檢查全部十二指腸。將結腸向上、向左推開,小腸向下推開,可見發育不良、呈柄蒂狀的小腸系膜。再將系膜根部向左輕輕拉開,即見十二指腸空腸曲被殘餘的腹膜索帶壓迫,形成扭曲。應將殘餘索帶全部剪斷,才能全部解除梗阻。剪開腹膜索帶時,注意勿損傷索帶後面的胰腺和前面的腸系膜上血管。

2.探查中如中腸沒有擴張、充血,可以看見右半結腸及盲腸,說明中段沒有扭轉,應即考慮腹膜索帶單純壓迫十二指腸引起的梗阻,並予以解除。

3.有少數病兒的病理變化為腸管在胚胎期間相反方向旋轉,十二指腸及腸系膜上血管在橫結腸前壓迫橫結腸而引起梗阻。遇此情況,可將梗阻近端的盲腸或升結腸與梗阻遠端的橫結腸作側側吻合,以解除梗阻。

術後處理

1.輸液、輸血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和補充營養。

2.胃腸減壓直至胃腸道功能恢復。

3.注意保暖,防止新生兒肺炎或新生兒硬腫症。

4.合理套用抗生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