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擲彈兵師

元首擲彈兵師

元首擲彈兵師又稱阿道夫——希特勒師團,前身與大德意志團都屬於柏林警衛團的一部分。1944年,該師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地區成立,成立初期為旅級單位。1944年9月中旬該旅編制被撤銷,隨後在1945年1月再度恢復並擴編為師級單位。該師下轄1個裝甲擲彈兵團、1個炮兵團、101裝甲團和第911突擊旅,由於101裝甲團戰力有限,故而該師實際為一個裝甲擲彈兵師。該師在西里西亞地區與蘇軍進行交戰,1945年3月撤回休整。4月8日,全師被調往維也納進行整編。德國投降後,該師向美軍投降,後來又被交給蘇軍。

戰史

1944年9月1日,“元首”擲彈兵營組建於距柏林西南30英里的科特布斯——希特勒在東普魯士的“狼穴”,一直充當警衛部隊。直到1944年7月20日謀刺事件前,該營一直駐紮在柯尼斯堡(Konigsberg)東南約70英里處的臘斯登堡(Rastenburg)以東。(柯尼斯堡即現在的加里寧格勒,臘斯登堡現稱Ketrzyn)

雖然部隊平時佩戴著GD標誌,但它卻並不是GD師的一部分。(其前身與大德意志團同出於一系——柏林警衛團)1944年7月6日,von Werthern裝甲擲彈兵旅。

從立陶宛前線返回,其編成中就包括有元首衛隊旅和元首擲彈兵旅的部隊。這個旅於1944年9月中旬撤編,10月19日,元首擲彈兵旅又參加了Gumbinnen附近的一系列防禦戰,以阻止蘇軍的推進。該旅一直在前線作戰到12月18日才被召回,調往Bonn準備參加阿登戰役。原計畫用於南翼的第五裝甲集團軍,以協助元首衛隊旅作戰。

1945年1月30日,希特勒命令將這個旅升級為師,並在2月5日授予師指揮官馬德上校一條標有哥特字型“元首擲彈兵師”Führer-Grenadier-Division的袖口綬帶。(不過該袖口綬帶僅此一條,部隊其它人員均用“大德意志”代替。)

2月8日,全師前往Stargard參加防禦戰,並一直在波美拉尼亞作戰至3月中旬。然後該師又撤住斯德丁,並於17日抵達Tantow,防禦Küstrin橋頭堡。在經過一定的補充後,元首擲彈兵師又於4月1日前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試圖作最後一搏。他們受命在克羅斯特瑙堡向蘇軍第6近衛坦克軍發起反擊,其結果自然是以卵擊石。4月12日,維也納被蘇軍占領,損失慘重的元首擲彈兵師隨SS第一裝甲軍後撤。在大量逃難的人流中,元首擲彈兵師與第9裝甲師的殘部在Danube河以北儘量想擋住蘇軍。

5月12日,該師在奧地利Trakwein向美軍投降,不過最後他們又被移交給蘇軍。

編制

1944年10月1日

旅部:

旅部連

通信排

機車聯絡排

第一營(1-4連):

營部排

摩托化補給連

摩托化護衛連

工兵排

通信排

步兵連X2

摩托化連X1

支援連X1

第二營(5-8連):

5連:

一個裝甲偵察排

一個裝甲連(17輛四號和5輛突擊炮)

6連:(自行高炮連)

7連:(重型步兵連)

8連:(支援連)

第三營(9-12連):

營部排

摩托化補給連

步兵連X3

支援連X1

第四營(13-16連):

營部排

摩托化補給連

摩托化連X3

支援連X1

第五裝甲營(17-21連):

17-19連:每連11輛豹式

20連:11輛獵豹

21連:摩托化補給連

自行高炮排

第23自行迫擊炮連

第24自行高炮連

第25裝甲工兵連

第26偵察連

第27裝甲通信連

第28裝甲維修連

第29運輸連

1945年1月26日

師部:

師部護衛連

步兵排(4挺重機槍和6挺輕機槍)

機車排(6挺輕機槍)

自行高射炮排

摩托化軍事警察分隊

101裝甲團:(僅有一個營)

團部連

裝甲通信排(6挺輕機槍)

裝甲排(10挺輕機槍)

自行高炮排(8門37mm)

第一營:

自行高炮排(3聯裝20mm高炮,12挺輕機槍)

兩個豹式連(每連14輛)

兩個四號連(同上)

裝甲維修排

摩托化供應連(3挺輕機槍)

99裝甲擲彈團:

團部連

通信排(7挺輕機槍)

機車排(4挺輕機槍)

第一營:

營部(6挺輕機槍)

摩托化補給連(5挺輕機槍)

步兵連X3(3挺重機槍,30挺輕機槍,80mm迫擊炮X2,7輛SdKfz 251/9)

重型連X1

步兵炮排(6輛SdKfz 251/9)

迫擊炮排(7挺輕機槍,120mm迫擊炮X4)

二、三營在裝備上略有差別。

911突擊炮旅

101裝甲偵察連

124裝甲炮兵團

高射炮營

124裝甲通信營

124野戰補充營

124醫療連

124野戰郵局

124補給單位]F+|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