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型:該瓶頸秀長挺拔,削肩、挺腰,壯腹,近足急收,旋式淺挖底,直圈足平修外削,整個器型顯得穩重,挺拔俊秀。胎釉:底部露胎處,呈現糯稠滑 膩,夾有零星褐色斑點,且有微裂(煉泥不精所致),20倍放大鏡下呈糯米糕狀,玉質感極強。釉呈青白色,釉面肥潤,口內稍有護胎釉,瓶內及底部未施釉,顏色堆積處及近底有流釉現象。色彩:該瓶在裝飾藝術上採用了元代慣有的多層次繪畫手法,卷草紋飾口,頸裹蕉葉,肩掛變形連瓣八寶紋與下腹變形連瓣回響相得益彰,腹部主題紋繪一條或靈或現的咆哮騰空三爪火龍,張牙舞爪,細頸粗腹,穿越在彩雲間,加上青白色的釉面的襯托,猶如碧空藍天,火龍穿彩的壯觀場面。此瓶白地紅彩,顏色純正略淡而富有變化,多處凸現出氧化銅,在還原氣氛中的苔綠斑點,暗淡中顯鮮紅,飛紅甚少,可見燒置溫度控制極佳。由於銅離子在高溫氧化還原中非常活躍,容易發生變黑,流淌,揮發等現象,從此瓶的成色上看出控溫師傅和畫師繪製技術的水平。“因為釉里紅”瓷器不易燒制,乞今發現甚少,蒜頭瓶的工藝進一步增加了它的技術難度,參照故宮、上海、江西等博物院館藏的釉里紅和元青花瓷器。此物件是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元代釉里紅蒜頭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