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元寶石由兩部分組成,上爿為一元寶形石片,一般厚約30公分,高約70公分 長約100公分。下爿為一長方形墊石,中心縱向呈淺凹狀,與上爿元寶形石底部橫向的圓弧相吻。碾布作業的情景是“下置磨光石板為承,取五色布卷木軸上,上壓大石如凹字形者,重可千斤,一人足踏其兩端,往來施轉運之,則布質緊薄而有光”(1)。
使用元寶石較早的文字記載見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乃服》:“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凡布縷緊則堅,緩則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質膩者(每塊佳者值十餘金),石不發燒,則縷緊不松泛。蕪湖巨店首尚佳石 ”(2)。宋應星在這裡不僅記錄了當時松江織造業和蕪湖漿染業的發達繁榮,也記下了元寶石的一些情況,很是珍貴。第一,用元寶石碾布可使染過的織物“縷緊不松泛”。第二,“取江北性冷質膩者”做“碾石”是有道理的,即使碾壓作業時間長了,“石不發燒”,不會由於磨擦產生靜電發熱而損壞織物。第三,“蕪湖巨店首尚佳石 ”,是指規模大的印染店,都非常喜歡材質好的元寶石,不惜重金購之,並以此來炫耀自己的實力和招攬生意。
明代蕪湖開設的染局很多,汪道昆《太函集》記載,萬曆年間,有個徽商名叫阮弼,在蕪湖立局治染,專門染布販賣。“時購者爭求得采,利歸染人。長公復笑曰:非獨染人能白(漂白)可采(染色)也。乃自蕪湖立局,召染人曹治之,無庸灌輸,費省而利茲倍。五方購者益集,其所轉運遍於吳、越、荊、梁、燕、魯、齊、豫之間,則又分局而賈要津”(3)。阮弼在蕪湖設總局,在各要津設立分局,染布行銷八省,生產經營規模之大可想而知。松江的染業也極盛,“前明數百家布號,皆在松江、楓涇、洙涇樂業,而染家、踹房、商賈悉從之”(4)。蘇州也多有染坊,萬曆年時,曹時聘的奏疏中說:“臣所睹記,染坊罷而染工散者數千人”(5)。踹布工是靠出賣勞力度日,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康熙九年(1693年)一月,蘇州“年荒米貴”,而踹匠踹染一匹布的工錢是一分一厘,難以餬口以至罷工反抗(6)。
記載踹布工勞作場面圖案資料的有《棉花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直隸總督方觀承將棉花種植、紡織及練染的全過程工筆繪畫十六幅,每幅圖後面配以文字說明,裝裱成《棉花圖冊>,在冊首恭錄清聖祖康熙的《木棉賦並序》,呈送乾隆皇御。同月,乾隆應方觀承的請求,為《棉花圖冊》的每幅圖分別題寫了七言詩一首,總計16首,同時準予將方觀承所作詩句附在每幅圖的末尾。方觀承將經過乾隆御題的《棉花圖冊》正式定名為《御題棉花圖》,並精心臨摹副本,鐫刻於珍貴的端石之上。第一十六幅為“練染圖”,圖中就有踹布工勞作場面的描繪,康熙還提詩於後:“”(圖1)(圖2)。
在民間的紙馬中也有踹布勞作的場面出現,如紙馬《染布缸神》(圖3)。紙馬畫面上刻有“梅、葛”二字,與民間傳說中染業奉梅、葛仙翁為染布缸神相暗合。畫面中有四個染匠形象,一個在缸中染布,一個在攤晾浸染好的色布,一個手拿竹竿在晾布,還有一個雙手扶支架在踹布。據說九月九日還是舊時染坊祭祀染布缸神的日子,筆者翻找了好多的資料,但未見有文獻記載。
相關例證
另外,在一些風景名勝區中,也有一些自然形狀神似元寶的石頭,被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旅遊者稱為元寶石。例如,北京西山上就有一處石頭擁有此名。相傳曹雪芹受此石啟發,在《紅樓夢》第一回中寫道:“形體倒也是靈物了,只是沒有實在好處,”由此給書中主人公起名“賈(假)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