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景洪國小

允景洪國小

西雙版納州允景洪國小始建於上世紀1931年,已有著八十多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座落於風景如畫、鳥語花香的瀾滄江畔,占地面積為35237.5平方米,現有46個教學班,在校生3043人,在職教職工128人,專任教師118人,具備教師資格100%;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122人,占專任教師數98.39%,學歷達標率100%,接受骨幹教師培訓16人,取得中級職稱76人;學校配備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多媒體教室等專用室及體育設施。 學校秉承“承繼美德、開拓創新、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致力內涵發展,構建和諧教育”的辦學目標。在素質教育前提下,以“教師的智慧成長”為基點,以“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幸福”為總體目標,堅持“改善條件謀策略、規範管理提質量、彰顯特色求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體恤每一位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做實每一件事”為根本,發揚“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打造智慧型教師,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構建書香校園為基本途徑,傾力打造教育理念先進、師資隊伍一流、辦學特色鮮明、適合學生髮展的好學校。

歷史沿革

硬體設施 硬體設施

允景洪國小位於景洪城區嘎蘭南路孫金巷1號。它的前身是車裡縣第一國小,創建於1931年,校址在景德街(現在的橡膠公司一帶)。1943年初,因車裡遭日軍空襲,被迫停辦。1945年又復辦,改稱景德鎮中心國民國小。1949年,國民黨政權崩潰,學校停辦。1950年,車裡縣臨時人民政府成立,隨即派陳鳳文、周正康復辦了景德鎮國小,後又改名為車裡縣第一國小。1951年,雲南省在西雙版納成立民族省小後,車裡縣第一國小成為分校,1954年改名為西雙版納州第一國小,隸屬西雙版納自治區文教科直接領導,1956年改稱允景洪國小,同年遷入現在的校址。

從1931年至今,允景洪國小已有80年的辦學歷史,這80年來,雖然歷經了“艱難的起步,蓬勃的發展,遭到劫難,恢復生機,開拓前進,再創輝煌”這樣既坎坷又輝煌的道路,但學校各屆領導始終堅持著“發展民族教育,培養各民族的優秀人才,為邊疆建設服務,為振興中華,改變貧窮落後,把國家建設得更強更美服務”的辦學宗旨。由於目標明確,因此儘管步履艱難,但在自治州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邊疆各族民眾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在1963年時就曾被省教育廳定為重點國小,是委託地州管理的36所重點國小之一。十年動亂後1978年省教育廳又確定允小為省第一批五所重點國小之一,1986年又定為省的21所實驗國小中的一所。從這些定位可以看出允小在西雙版納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位置。

全校占地面積35237.5多平方米米,有44個教學班,學生由1955年的110人,增到2814餘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有1512人,占學生總數的53.7%。在職教職工由1955年的6人增到125人,退休教職工已達到59人。從1988年實行職稱評定以來,在職教師中2人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有80人被評為國小高級教師。具有專科學歷的教師有49人占教師總數的39.2%,本科學歷的教師有67人占53.6%。教學用房由原來的984平方米的土磚木平房,增加到13755.15平方米的磚混和框架結構的樓房。圖書設備、教學設施五、六十年代是一無所有,七十年代起開始購置裝備,到現在已有各種圖書4萬餘冊,建蓋了一幢多功能教學樓,設定了微機室、電子閱覽室、舞蹈練功室、學生圖書閱覽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可容納500多人的多功能報告廳,建立了學校計算機網路及校園信息網站。還修建了燈光球場和兩百米跑道的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是版納州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已躋身於省內甲級學校的一所國小。

允景洪國小辦學至今,已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了一萬餘名國小畢業生。這些學生經後續初高中以至大學教育,有的成了黨政領導幹部,有的成了西雙版納教育文化、體育藝術、工農商旅、醫藥衛生工作者,在邊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起了重要的骨幹作用。

允景洪國小的前身有20年的辦學歷史,但在辦學中停辦過,在1998年11月出版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教育志》和《西雙版納名典》中只有幾句時間的表述,沒有別的記載,因此本書敘述的學校發展的歷史時間是從1951年算起,大至可以分為7個時期。

(一)起步維堅(1951~1956年)

1951年是允景洪國小辦學的歷史起步時期,這一時期由於歷史上造成的各民族之間的嚴重隔閡和國民黨的反動宣傳,邊疆少數民族對共產黨還不完全了解,不信任新辦的學校,送孩子上學有疑慮,辦學阻力大,困難多。因此,學校首先是通過民族上層和宗教界人士開展工作,其次是教師深入村寨農戶了解民情,幫助民眾做好事、交朋友,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辦學的好處,吸引學生入學。通過一段時期的艱苦工作,曼景蘭、曼允、曼蚌囡、景德街的民眾發動起來了。他們砍來了木料,割來了茅草,在現在的製鞋廠職工住宿區蓋起了校舍,在地上栽上木樁然後鋪上木板當課桌,教師從貿易公司找來一個鐵皮煤油桶剪開壓平刷上黑板漆當作黑板,學校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開辦起來了。

(二)穩步發展(1956~1966年)

1956年搬入新的校址,1957年,毛主席提出了“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全校師生積極回響認真貫徹。當年,學校學生來源繼續拓展,有來自景洪勐宋、普文、三達山、宣慰街的,還有來自東風農場、橄欖壩農場、南聯山、曼飛龍、曼海等農場的學生,當時共有6個年級11個班,教師16人(其中少數民族教師3人),在校學生500餘人,有2個孤兒完全是由國家供給的,還有部分來自農村的少數民族學生國家都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同時還開辦了兩個幼兒班,從昆明幼兒師範分配來了兩個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當時純民族班就採用“雙語”教學。學校和民眾,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極為密切,教師每周都有三、五天晚上進行家訪,有的教師還住到單位上,與民眾同吃、同住,晚上輔導學生課外學習,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家長住宿集中的地方還建立了家長小組,協助學校負責做好校外教育工作。學校還創辦了油印小報《允小教育》,登載學校教育和教學情況,向學生老師介紹外地教育教學改革動態。

(三)風雨歷程(1966~1976年)

1966年夏季,“文化大革命”爆發了。紅衛兵掃“四舊”揪“牛鬼蛇神”揭批鬥當權派,停課鬧革命。學校領導靠邊站,由進駐工作組代替學校領導,狠抓階級鬥爭,教學工作無人也無權問津。1967年,工作組撤離學校,在“自己解放自己”的口號聲中,停課搞串聯,學校分成幾派,完全陷入無政府狀態,學校財產大量流失損壞。1968年,“軍宣隊”、“工宣隊”進駐學校,占領上層建築,領導鬥批改。1969年,兩派聯合,成立了革命委員會。1972年底成立了黨支部。1973年改組了革委會,成立了以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開展評法批儒,走“五七”道路,實行開門辦學、開門考試,組織五、六年級的學生到南聯山、曼賀勐勞動鍛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1974年,學黃帥,反潮流。在“實現無產階級教育革命,必須有工人階級領導”的口號影響下,1974年底學校與州良種場實行場校掛鈎,第二年又成立了有雙方領導參加的教育革命領導小組,繼續指導開門辦學、開門考試。場校雙方合作,在場內建蓋了可以容納兩個班學生住宿的簡易宿舍,場內派出工人為學生辦一伙食,供兩個國中班學生在場裡住著學習生產勞動常識。1976年反擊右傾方案風。

(四)健康發展(1978~1988年)

1978年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根據全會精神,學校進行了教師思想和組織整頓,建立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平反了周俊人、徐保前、佘俊凡、楊天賜、師聯卿等5人的冤假錯案,落實了政策,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當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定為省的重點國小,加強了對學校工作的指導,開始實行科學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教師工作崗位責任制》、《教師集體備課制》、《教學質量分析制度》、《教師業務檔案制度》、《領導值周制度》、《衛生檢查制度》以及先進教師、先進教研組、先進班級和三好學生等的評比表彰制度等。1979年校傣族教師岩依香被評為模範教師受到省教育廳表彰獎勵。

(五)轉變理念(1989~1999年)

該時期學校工作比較繁重,既要完成學校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校長負責制,又要接受全省實驗國小辦學水平的達標驗收。教學工作是以深入貫徹執行教育為發展生產力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針,以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為目的,充分發揮學校黨支部的領導監督作用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管理作用,發揮教導處、總務處職能部門和共青團、少先隊等組織的作用,協調一致,按照學校教工大會討論通過的“允景洪國小各級教師職務職責的暫行規定”和履行職責的量化考核辦法實行定職定責量化考評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從嚴治教,依法治教,把學校各方面工作推進一步,使允景洪國小充分發揮示範作用,

(六)走進新時代(2000~2004年)

跨入21世紀,學校工作也隨之與時俱進,各項工作有新的思路,在歷年來的各項學校工作模式的基礎上,教師培訓設計與時代同步的新的教師培訓模式;教學上有新的思路,新的教學方式,新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行為習慣的培養上有新的要求,賦予新的內容;教學設備上加大更新的力度,增加更多的現代化教學設備。2000~2001年,學校對教師,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的思想覺悟,是規範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規範的師德是學校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保證。為把教師隊伍建設成一支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又有較強的業務能力的隊伍,學校加強了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學習討論,教師的思想意識有了進一步加強,工作熱情有了進一步提高,全體教職工寫出學習心得體會100餘篇,得到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表揚獎勵,省教育廳授予學校“省級示範國小”、“雲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學校黨支部被州教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2001~2002年度,學校黨政認真組織教師學習《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師德建設評價標準及實施辦法》以及州教委《關於加強我州教師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組織教師觀看了《師德啟示錄》。讓教師通過看錄像,直觀的了解教師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優秀教師是怎樣工作的,從而達到對照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通過學習,提高了教師的思想素質,大家講奉獻的多了,講報酬的少了,各班教師都無報酬地在下午上完課後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查缺補漏,特別是畢業班語文、數學老師更是將課餘時間傾心在學生身上,努力將學生的基礎打牢實,進入國中後能成為學業優秀的好學生。邀請州級機關工委領導來學校作了關於十六大檔案學習輔導。學校還搞了行風評議,糾正教師不良的職業道德行為,提高認識,端正態度,改進工作,樹立愛崗敬業的良好的教師形象。2004年12月,啟動了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在學校前期開展工作的基礎上,蒐集整理了相關的資料檔案,寫出了“爭創綠色學校”的總結、自評報告於2005年5月16日接受了州環境保護局、州教育局領導的檢查驗收。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學校被正式命名為全州第一批州級綠色學校。

(七)跨越式發展(2005—2016年)

學校在新的領導班子帶領下,開拓進取,迎難而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學校的各個方面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較快發展。2005~2006年,深入貫徹實施好“雲嶺先鋒”工程,紮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員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加強學校黨組織建設。2007年紮實開展好以“八榮八恥” 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2008~2016年,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針,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創品牌、促均衡、提質量、樹形象”為工作重點,緊緊圍繞《西雙版納州貫徹〈雲南省基礎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實施意見》確定的目標任務和西雙版納州教育局對允景洪國小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中層以上的領導要立足本職,勤學習、勤思考、勤工作,要嚴格要求自己,敬業實幹,主動服務,廉潔自律,敢於負責,勇挑重擔,勇於爭光。圍繞各項工作的職責、目標,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踏踏實實抓出成效。進一步解放思想,端正態度,勇于思索,求實創新,團結進取,善於學習,善於鑽研,力爭“五好”,即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制度建設好、工作業績好、民眾反映好。努力建設一支充滿活力,具有較強凝聚力、戰鬥力的領導班子。對教師繼續開展樹師德師風的活動。教師要做到: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講實績、講團結、講奉獻。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積極上進、熱愛學生、尊敬家長、嚴謹治學、少說空話、多做實事、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對黨員要求自覺實踐“三個代表”,爭當“雲嶺先鋒”。重視榮辱觀念教育。按照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帶頭”,即帶頭學習講政治,帶頭幹事謀發展,帶頭創新謀佳績,帶頭服務比貢獻,帶頭自律樹形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十七大檔案,樹立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認真組織教師學習《關於加強我州教師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檔案精神,結合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實踐師德規範的要求。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廣大教職工大大提高了思想覺悟,工作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人人爭當工作標兵,已形成了“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辦學實力

教學軟硬體

西雙版納州允景洪國小始建於上世紀1931年,已有著八十多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座落於風景如畫、鳥語花香的瀾滄江畔,占地面積為35237.5平方米,現有46個教學班,在校生3043人,在職教職工128人,專任教師118人,具備教師資格100%;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122人,占專任教師數98.39%,學歷達標率100%,接受骨幹教師培訓16人,取得中級職稱76人;學校配備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多媒體教室等專用室及體育設施。

教學創新

為了搞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狠抓了教學計畫的制定、備課、講課、作業批改和輔導以及嚴肅考試紀律,搞好質量分析等基本教學環節。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基礎,把他們分成若干個層次,採取不同的輔導方式。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逐步向中上等水平靠攏。通過幾年的努力,高小畢業生升國中統考的合格率從1981的74.7%提高到了1985年的83.2%。1978~1985年學校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行教學實驗和教學改革與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提高國小教育質量作出了一定貢獻。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因素教育質量仍處於偏低。為切實提高教育質量,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打下良好基礎,1986年省教育廳又將原定的5所重點國小改為實驗國小,並增加到21所,允小是其中的一所。省教育廳要求學校在“七五”期間要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根據省教廳的要求。學校制定了1986~1990年的學校教育五年規劃(即七五規劃)。規劃以鄧小平《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改革同社會主義現代化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穩步地、紮實地、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為實現九年義務教育以至提高教育事業的總體效益打下良好基礎。規劃提出:積極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改革實驗。通過教育改革實驗,總結經驗,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力爭在“七五”期間把允小建成全州第一流的國小。

辦學理念

教育精神

允景洪國小 允景洪國小

學校秉承“承繼美德、開拓創新、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致力內涵發展,構建和諧教育”的辦學目標。在素質教育前提下,以“教師的智慧成長”為基點,以“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幸福”為總體目標,堅持“改善條件謀策略、規範管理提質量、彰顯特色求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體恤每一位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做實每一件事”為根本,發揚“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打造智慧型教師,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構建書香校園為基本途徑,傾力打造教育理念先進、師資隊伍一流、辦學特色鮮明、適合學生髮展的好學校。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可持續發展的命脈。學校非常重視教育專家在教師成長中發揮的專業榜樣引領作用。為此,學校經常組織教師參加教育專家舉辦的培訓報告會、講座;主動邀請全國教育專家蒞臨我校開設講壇,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為學校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注入生機與活力。

校訓

正心:端正心情和態度,把學業和教學始終放在第一位。

修身:修身養性,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善上若水,修身以德載物。

知禮:知書達理,恭敬謙讓;知恥而後勇。八榮八恥為核心

心懷大愛:大愛無疆,廣布仁愛。仁愛治國,感恩天下。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校長張麗
副校長 張益瑜(萬達校區校長) 魏東菊李有樹朵強王國鋒
黨總書記張麗
書記陳紅英

歷任領導

姓名性別職務時間
楊紅武校長兼當書記 2004——2011
陳鳳文 校長兼當書記 1950——1955
劉學 校長兼當書記 1959——1961
范虹 校長兼當書記 1962——1966
管開榮 校長兼當書記 1973——1979
張文華 校長兼當書記 1979——1984
王德宗 校長兼當書記 1984——1998
岩勐 校長兼當書記 1992——2003

教育科研

求實創新

加強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校每年制訂校本教研製度和計畫,要求全體教師,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探索教學規律,嚴格遵循教學原則,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先進教學經驗,踴躍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研究活動,堅持有計畫的在職進修,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做出貢獻。學校鼓勵教師,勇於改革,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時掌握教改信息,從實際出發,確定教改實驗、教學研究課題,大膽實踐創新,積極撰寫教學論文,要求教師每學期完成一篇教研論文。另外,學校還提倡教師相互聽課,共同探討教育思想和教學規律,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每學期每位新教師要上一節展示課,老教師要上一節示範課。教師相互聽課每學期不少於15節,學校領導聽課每學期不少於20節,聽課要作記錄,聽後要及時交流、反饋,形成書面的記錄。開展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要求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記錄、有實效。

以教研工作為重點,認真學習領會課標精神。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編寫意圖,備寫每一課堂,做到“功在課前,利在課上。教案的書寫要體現出教學課題、目標、重難點、課時、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板書及練習設計等項目,力求寫出特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新的教育理論指導現行課堂教學,面向全體,轉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作業的布置目的明確,設計合理,分量適當,照顧全面,批改認真細緻、及時,考查後認真總結分析。

“知識淵博,教藝精湛,樂於奉獻,愛生如子”是允景洪國小教師的真實寫照。目前,學校有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19人。

特色辦學

藝術 藝術

實現“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長”,踐行幸福人生教育。學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體、藝、衛的工作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特徵的多種文體活動,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體育方面,在開足體育課,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和堅持每天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陽光體育、自研地方教材的基礎上,每年舉辦一次文體藝術周(或運動會)。藝術方面,除了上好音樂課和美術課,課中還融入校本教材,教學生會唱本地少數民族歌曲和手工製作傣陶技藝,每年舉辦慶祝“六一”文藝演出活動,每學年至少安排1次歌詠比賽,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藝術比賽活動,每周五下午為全體學生社團活動。衛生方面,在保證每天的眼保健操的基礎上,堅持做好晨檢檢查登記工作,積極組織學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衛生方面的知識,每年對全校學生進行一次體檢。

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學校注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教師時時處處想著學生安全,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並及時對學校的安全問題進行安全檢查,對教師、學生到校,在校,放學回家,生活,交通,用電等安全問題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處理,每學期都要開專題會議,學校和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層層鑑定目標責任書,做到層層到位,責任到人。堅持做到24小時晝夜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值班制度,保證了學校的財產和師生生命安全,多年來校園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集體榮譽

同心協力、積極進取的允景洪國小,先後榮獲“ 西雙版納州德育先進單位”、“ 雲南省文明學校”、“ 雲南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 雲南省綠色學校”、“ 雲南省少先隊紅旗大隊”“ 全國特色學習”等殊榮,是傣鄉孩子愛上的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