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Ⅰ66[2001年福建審定編號:閩審稻2001001]

該品種系三系雜交早稻組合。全生育期118天左右。作雙季早稻栽培,株高80-85cm,株型集散適中,分櫱力中等偏上,成穗率72.33%,葉型好,劍葉短挺舉,葉鞘、葉沿、葉耳、稃尖為淡紫色,熟色好,後期不早衰。穗長19cm左右,每穗部粒數87-93粒,結實率80%以上,千粒重26-27g。糙米率為80.4%,精米率70.5%,整精米率27.0%,長寬比2.6,堊白率90%,堊白度16.0%,透明度3級,糊化溫度6.3,膠稠度56mm,直鏈澱粉含量24.2%。外觀和食味較好。感穗頸瘟和白葉枯病,不抗細條病和稻飛虱。

特徵特性:株高94厘米,穗粒數105粒,結實率86%,千粒重24~26克。早秈中熟組合,早稻全生育期121天,株型集散適中,分櫱力中等;中感稻瘟病;糙米率80.4%,精米率74.2%,整精米率42.1%,粒長6.1毫米、長寬比2.6,堊白粒率80%,堊白度33.6%,透明度3級,鹼消值4.7級,膠稠度49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4.2%,蛋白質含量7.9%。

產量表現:1999年福建省早稻中熟組區試,平均畝產428.5千克,比對照閩科早22增產17.18%;2000年續試,平均畝產431.4千克,比閩科早22增產16.07%。

栽培技術要點:(1)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防止後期偏氮。(2)注意防治稻瘟病。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福建省南平、三明、寧德、福州稻瘟病輕發區作早稻種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