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行

債行是解決各種債務問題的綜合性服務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債行理論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約瑟夫·阿羅於1968年提出,他認為,運用邏輯學來將債務鏈或債務網化繁為簡,從而為其中某一環或某一個債務人減輕或消除債務的方式,是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行為。債行的產生和發展是同貨幣商品經濟的發展相聯繫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債務置換是債行業形成的基礎。從市場經濟走入空間經濟時代,經濟流動會加速運行,而經濟最快的增長模式就是債權債務體系的呈現和增長。

起源

二十世紀末,由於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及亞洲金融危機,東南亞,日本,韓國的債務總量呈指數形式上漲,債務危機不斷湧現,而美國也不能倖免,日本東京,美國底特律相繼出現了破產企業家集體自殺的極端事件。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非盈利公共管理學教授安東尼·格林加德1997年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開設了世界第一家債行,並力促美國商務部召開專門會議。1998年3月,由美國商務部牽頭,常春藤聯盟經濟學專業專家學者,以及經濟學家在美國紐約成立了美國清債聯盟。專門整理被亞洲金融危機拖累的美國企業家、商人所欠下的債務。至此,債行體系以及運營模式在美國初步形成。

發展與現狀

進入21世紀,債行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功,先進的解債理念逐漸傳入歐洲,歐洲國家也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債行體系,並且由英國、德國牽頭,於2006年成立歐洲債權債務聯盟。歐洲債權債務聯盟是一個鬆散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但成員國之間只有政府層面的溝通,並不共享債事信息,這為歐洲債權債務聯盟業務的開展設定了阻礙。

由於政府在經濟領域的各種原因,債行體系在開發中國家的業務開展十分緩慢,一方面是因為開發中國家金融體系以及制度並不十分健全,國民心中的國家信用意識十分淡薄,另一方面開發中國家的經濟仍然處於低級的以貨幣為主的經濟模式下。對債行體系的總體需求意願並不高。所以債行體系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還局限於已開發國家以及小部分開發中國家。

在中國的發展

開端

早在2003年,債行這個詞語就在中國出現過,但是那時的中國經濟環境一片向好,政府大幅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預算,並沒有人對債行這個年輕但必要的經濟模式放在眼裡。到了2008年之後,由於中國政府四萬億救市的政策開始實行,大量投資湧入資本市場。使得各地銀行放鬆貸款標準,中小企業紛紛尋求擴大規模,求得賺取更多利潤,然而形勢突然改變:2011年以後,由於房地產行業遭遇瓶頸,銀行業貸款迅速收緊。全國債務總量突然增大,剛性的需求使得債行在中國有了產生的條件,2014年後,全國各地開始有債行陸續開業。

發展

由於中國債行行業起步較晚,市場不規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早期的債行繞不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早期全國各地的債行都具有典型的區域保護性質,只收集本地區的債事債務信息,各地債行各自為戰,各地區的債行之間很少有聯繫,導致債事信息嚴重不對稱。各地從業機構僅僅進行了債事備案的工作,對於之後的工作完全沒有開展,中國的債行行業進入了毫無秩序的市場競爭狀態。

成長

在中國早期債事工作的開展中,部分債行從業者開始逐漸接觸到國外成熟的銀行----債行體系,將國外成熟且先進的債行理論體系引入國內,開啟了各地債行連鎖經營的時代。與此同時,各地債行業務範圍開始重疊,市場環境不斷惡化,甚至在個別地方出現了詐欺債事人的現象。

規範

由於債行行業接觸到的客戶基本都是各地中小企業的企業家,個體工商戶。債行的專業與規範與否直接影響到全國範圍內社會的穩定。但惡劣的市場環境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注意,2015年,國務院國資委制訂了相關意見,強調債行應在國家指導下由國有公司和民間資本共同出資成立,努力促進債行在國家的政策指導下平穩、健康的發展。在國資委,發改委,商務部,人社部,工信部的支持下,2016年,央企中國新型房屋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金債事(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展開合作,作為國家新型債行模式的試點。同時,在中國香港成立中國債事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涉外債事業務。

現狀

中國的債行行業經過三到五年的沉澱,逐步縮小了與西方已開發國家債行體系的差距,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逐漸引入了債務鏈模式,而資產鏈模式也打破了區域的限制,將業務範圍擴大到全國。一方面,國家新型債行模式試點工作成效顯著,發展勢頭強勁。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傾向於單打獨鬥的中小型債行逐漸失去市場,舉步維艱。由於債行的業務是基於龐大的數據資源開展的,而債事關係又存在跨區域,跨行業的特點,所以債行必定是全國一盤棋。但在全國範圍收集債事信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是一個沒有政府相關部門支持的債行獨自無法承受的,而債行的競爭規則一定是,哪一家債行可以收集到的債事信息越多,那么他可以解決的債務就越多,這一家債行的業務量就會增加。目前全國各地的債行仍然處於前期數據收集和整理階段,但隨著國家新型債行模式試點工作的進行,地方性債行的市場開拓將受到嚴峻挑戰。如何在接下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存活,維持中國債行行業的多樣性,將是擺在其他區域性債行面前最大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