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的生態與社會叢書名: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作 者:王建革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9-8-1
ISBN: 9787108032256
開本:32開
版次:1
頁數:419
字數:332000
包裝:平裝
定價: 40.00元
所屬分類: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社會調查與社會分析
媒體評論
華北平原是我國傳統社會的主要農業基地,也是災害頻發、社會矛盾較尖銳的地區之一。考察其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鄉村的生態和社會變動,剖析其發展過程中的特點,對了解當今華北平原的農業與社會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作者在滿鐵資料為主的鄉村調查資料基礎上,收集大量方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態環境與鄉村社會為主題,探討傳統社會末期,華北生態環境及其所對應的社會特徵。這一時段主要從明代中後期——16世紀開始,一直到1950年代。從傳統意義而言,華北生態一社會的基本特徵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初步具備,到六朝時期,已經形成了體現在《齊民要術》中的那種經典體系。儘管明代中葉以後,華北的村落、河流和人口與之前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經典時代的特徵仍很明顯地存在著。但是另一方面,在環境的壓迫下,與此所對應的農業和鄉村社會形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於傳統農業的基本特點在1949年以後仍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本書也涉及到許多1950年代的內容。至於討論所涉及的華北平原地域範圍,主要是指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燕山以南的廣大地區,一小部分內容也兼及華北其他地區。
作者簡介
王建革,1964年生於山東省招遠縣。1995年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農業史專業,獲農學博士學位。1996年進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作博士後研究,1998年留校工作至今。現任該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環境史、農業史與歷史地理,對內蒙古、華北和江等地的歷史生態與社會形態的關係做出一系列研究。出版專著《農牧生態與傳統古社會》(2006年),在各種自然科學和人文歷史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五十餘篇。
圖書目錄
導言
一 生態一社會機制
二 資料與前人研究
三 本書的結構
第1章 水環境與華北社會
第一節 環境變遷與大清河治理的“清濁分流”
一 唐河對西淀的淤積
二 永定河對大清河
三 子牙河水系與千里長堤
四 衰退
第二節 滏陽河流域的水利社會
一 水利與官府
二 水利制度與鄉村社會
第三節 稻作限制與灌溉類型
一 稻作限制
二 澇窪地帶的水利環境與制度
三 灌溉社會類型及其南北差異
第2章 人與土壤
第一節 水環境與土壤肥力
一 河流、水災與土壤肥力
二 黃泛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三 海河水系對土壤肥力的影響
第二節 鹽鹼地生態
一 黃河下游
二 海河水系
三 濱海鹽鹼地
第三節 傳統農業的土壤肥力與環境
一 植樹、林糧間作與治沙
二 土壤肥力
三 河流治理、聚落與農業
第3章 農作生態
第一節 耕作制度及其社會適應
一 種植制度與生態適應
二 土壤耕作制度
三 耕作制度與鄉村社會
第二節 技術程式與生活程式
一 主要作物技術程式的古今對比
二 積肥的周期與農民生活
三 農作程式與鄉村生活周期
四 社會經濟活動與時間感
第4章 動物與人地關係
第一節 馬政與明代的人地關係
一 明初華北養馬的順利進行
二 人口壓力與養馬的衰落
三 人口負載量與載畜量
四 馬政的變遷
第二節 近代農村畜牧業:牛與羊
一 牛的生態適應與飼養
二 鄉間牧羊
第三節 役畜動力與近代鄉村
一 畜運狀態與市場漲落
二 馬、騾與驢的飼養生態
三 生態壓力下的替代
四 役畜與農村的階層
五 役畜與小農
第5章 生態要素與鄉村社會
第一節 清末民國時期的民食與營養
一 種植業變遷與粗糧化結構的形成
二 清末民初的狀態
三 抗日戰爭前後的狀態
四 野菜與野生食物
五 營養與社會
第二節 “三料”危機
一 飼料資源與畜牧業
二 肥料
三 燃料危機
第6章 生態系統的循環與運行
第一節 整體的投入產出狀態
一 肥料與物流
二 人力、畜力投入特點與能流分析
三 經濟史問題的生態分析
第二節 惠民縣孫家廟的實態
一 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及其社會特點
二 物流、能流及其效率
三 傳統農業的轉變與生態變遷
第7章 生態與租佃
第一節 人地關係與租佃
一 無佃戶村的強生態壓力
二 少佃戶村
三 佃戶增加與多佃戶村
四 階層與生態策略
第二節 生態與租制
一 總體趨勢
二 土壤肥力與租佃制
三 華北的小種地
第8章 災害與華北社會
第一節 災害與社會控制:周期性調節
一 災害與恢復的周期
二 資源動員的周期
三 制度的周期
第二節 清代的蝗災與社會控制
一 政府控制體系的運作
二 蝗災過程中的地方社會
三 清末民國時期的治蝗
第9章 鄉村生態與社會內聚
第一節 內聚型村落形成的地理與社會因素
一 河流與村落
二 土壤、農作與村落
三 “圍牆”與內聚
第二節 社會內聚與發展
一 開放資源的萎縮與內聚力下降
二 青苗會的形態
三 生產聯合型內聚的特點
四 人與環境關係中的文化與信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