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監測

傳染病監測是國家賦予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職責,是國境衛生檢疫的工作內容之一。它是對特定環境、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血清學、病原學、臨床症狀以及其他有關影響人體健康因素的調查研究,預測有關傳染病的發生、發展和流行規律,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通過傳染病監測能有效地防止傳染病的傳入和傳出,保護人體健康。

傳染病監測是國家賦予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職責,是國境衛生檢疫的工作內容之一。它是對特定環境、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血清學、病原學、臨床症狀以及其他有關影響人體健康因素的調查研究,預測有關傳染病的發生、發展和流行規律,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通過傳染病監測能有效地防止傳染病的傳入和傳出,保護人體健康。

傳染病監測目的是及早發現傳染病或傳染源,並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止措施,防止傳染病的傳入傳出及發生和流行,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發展。

傳染病監測,檢疫法術語,指對特定環境、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血清學、病原學、臨床症狀以及其他有關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預測有關傳染病的發生、發展和流行。

傳染病監測的程式

1. 病例個案調查

在入、出境人員中發現傳染病時,要做好詳細的個案調查,而且要調查發病的原因,控制新病例出現。  2.現場調查

當入、出境人員中有傳染病發生時,檢疫醫生應深入現場了解人員中是否有新的病例發生,以及周圍環境對病例的影響因素。

3.國際間傳染病健康體檢

可掌握傳染病在入、出

1.收集整理分析資料;

2.預測、預報流行趨勢;

3.提出檢疫措施並檢查其效果。

傳染病監測

(一)鼠疫

疫情動態

目前世界上有32個國家存在有鼠疫自然疫源地,非洲有安哥拉、肯亞、索托、利比亞、烏干達、坦尚尼亞、薩伊、南非、 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納米尼亞、津巴布為、尚比亞;美洲有玻利維亞、巴西、厄瓜多、秘魯、美國、墨西哥、阿根廷;亞洲有中 國、高棉、緬甸、越南、印度、尼泊爾、伊朗、蒙古和前蘇聯東部地區。 檢疫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染有鼠疫:

(1)船舶上有鼠疫病例的;

(2)船舶上發現有感染鼠疫的齧齒動物的;

(3)船舶上曾經有人在上船6日以後患鼠疫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染有鼠疫嫌疑:

(1)船舶上沒有鼠疫病例,但曾經有人在上船6日以內患鼠疫的;

(2)船上齧齒動物有反常死亡,而且死因尚未查明。

預防措施

(1)管理傳染源

1)滅鼠、滅蚤,監測和控制鼠間鼠疫;

2)加強疫情報告,嚴格隔離病人;

3)病人的分泌物與排泄物應徹底消毒或焚燒;死於鼠疫者的屍體套用屍袋嚴密包套後焚燒。

(2)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國際檢疫和交通檢疫,對來自疫區車、船、飛機進行嚴格檢疫並滅鼠滅蚤。對可疑旅客進行隔離留驗。

(3)保護易感者

加強個人防護,參與治療或進入疫區的醫護人員必須穿防護服和穿高筒鞋,戴面罩、厚口罩、防護眼鏡、橡皮手套等。

預防服藥

預防接種

(二)霍亂

疫情動態

自1961年在印度尼西亞發生流行後,幾十年來,波及全球五大州。每年報告的病例數以萬計。近年來,在非洲、南美洲和亞洲多個 國家和地區嚴重流行。新的菌株O139的出現,使霍亂的流行病學更為複雜化。

檢疫要求

船舶在到達時載有霍亂病例,或者到達前5日之內,船上曾經有霍亂病例發生,為染有霍亂。

船舶在航行中曾經有霍亂病例發生,但是在到達前5日以內,沒有發生新病例,為染有霍亂嫌疑。

航空器在到達的時候載有霍亂病例,為染有霍亂。

航空器在航行中曾經有霍亂病例發生,但在到達前該病人已經離去,為染有霍亂嫌疑。

對上述染有霍亂或嫌疑的船舶、航空器,衛生檢疫機關將對病人和染疑人實施隔離留驗,對被污染的部位或物品實施消毒、除蟲。

預防措施

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是關鍵。

出外旅行到霍亂疫區,必要時,可使用適量的預防藥物。

預防接種霍亂菌苗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保護率較低。

(三)黃熱病

疫情動態

美洲在北緯10和南緯10之間的地區為黃熱病地方流行區;

非洲地方性流行區位於北緯16和南緯10之間。

檢疫要求

(1) 來自黃熱病疫區的的人員,在入境時,必須向檢疫機關出示有效的黃熱病預防接種證書。

(2) 對無持有效的黃熱病預防接種證書的人員,衛生檢疫機關可以從該人員離開感染環境的時候算起,實施六日的留驗,或者 實施預防接種並留到黃熱病預防接種證書生效時為止。

(3) 來自黃熱病疫區的航空器,應當出示在疫區起飛前的滅蚊證書;如果在到達時不出示滅蚊證書,或者衛生檢疫機關認為出 示的滅蚊證不符合要求,並且在航空器上發現活蚊,為黃熱病嫌疑。

預防措施 

接種黃熱病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措施,不能進行預防接種者必須做好防蚊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