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英國人奧利弗·羅斯柴爾德在中國的“行騙”經歷,一周來不斷被媒體曝光。這位偽裝成世界著名銀行家族成員的冒牌貨,最近三年在中國的活動軌跡橫跨政商學三界,包括國內頂尖學府、個別地方政府、部分知名企業家都中過招,甚至跑到國家級的博覽會、論壇上。甄別不慎導致真假不分,教訓固然深刻,而習慣於貼上“名譽”標籤的風氣,更值得人們認真反思。
無獨有偶,也在前幾天,民政部首批公布了203家“山寨社團”。其中的世界奢侈品協會、中華醫學研究會、中國公益總會等都算得上耳熟能詳。這些社團名頭大得嚇人,能長期遊走於諸多企業之間,不僅是因為缺乏核實而不明真相,也有你情我願的同台獻藝,甚至還有整個社會不斷為名和利背書的風氣使然。“山寨社團”周圍,滋生著各種或隱或顯的產業鏈。
原因
一切社會行為,都源於既有的社會心態,“傍名頭”心態也有其存在的現實基礎。客觀地看,沉浮於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無論是誰,要想掀起一朵讓人記得住的浪花,都需要有效標記自己最顯眼的特色。與成功機構和個人接觸合作,只要守得住專業客觀的底線,在發展初期激烈的競爭中,算得上是一種“生存技能”。由是觀之,被“山寨羅”欺騙的很多人,初衷也許並不複雜。
風險
然而,一旦追名逐利上升為一種習慣,就會忽視很多本來應該做好的事情。《時代周刊》的文章說過,名譽好比豪車駛過時的茶色玻璃,它遮蔽而非顯露。過分看重那些閃閃發亮的“名頭”,會陷入一種“形式先行”的思維陷阱,而忽略了自己應該乾好的事情。更何況,越心急吸引眼球,反而越容易招致“山寨羅”式的風險。
媒體點評
無論是策劃還是傳播,總有人喜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請什麼人上面,越有權越好、越有名越好、越有錢越好,而對於活動本身的價值和內容,卻少有腳踏實地的論證和思考,類似的做法注定會被時代淘汰。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進步,“一夜成名”“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將越來越沒有市場。已經躋身於國內頂級的機構和已經在相關領域有所成就的個人,該帶頭做好做實主業。
騙子的破產,值得各行各業的領導者、創業者、開拓者引以為戒,去偽存真是一方面,認真參悟走正路、行大道的道理則更為重要。無論決策科學、產業轉型、學術進步,都在呼喚剔除水分、立足根本的真東西。摒棄簡單速成的“傍名頭”心態,埋首一項事業幾十年挖山不止,這樣的態度才能托舉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也才能真正把握個人發展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