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詩文手跡鑑賞

草書五言詩軸 草書五言詩軸 草書五言詩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書店;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平裝: 1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6635834, 7806635831
條形碼: 9787806635834
尺寸: 28.4 x 21.2 x 1.4 cm
重量: 458 g

內容簡介

《傅山詩文手跡鑑賞》擇選了古代著名書法家最佳的詩、文作品,包括行書、楷書、草書、隸書、篆書五種書體,每冊正文標註了詩、文的原文,供習書者借鑑。《傅山詩文手跡鑑賞》為傅山卷。
詩歌起源於民間,本是合樂的。文人將其雕琢而"藝術化",使之成為文學的樣式。唐詩、宋詞、元曲,無論它們發展多遠,其平仄韻律,這些音樂的要素,與它們的聯繫是無法割斷的。漢字本是語言的附庸,是交流信息的載體,古代文人卻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由筆墨而發現了一方藝術天地,運用筆墨,書寫詩文,以此抒情寫意。

目錄

條幅章法
草書五言詩軸 圓相寫魚字
草書五言詩軸 摘得紅梨葉
草書五絕詩軸 白沙荷葉底
草書五言詩軸 朝日點紅妝
草書五言詩軸 水上月華明
草書五絕詩碑 四海重然諾
行書五言詩十條屏之一(蘇秦)北遊說
行書五言詩軸 虹巢不盈丈
行書五律詩軸 村晚驚風度
行書五言詩冊(局部)樓雨沾雲望
行書五言詩軸 鐃吹喧京口
行書五言詩軸 枕樂攻吾短
行書五言詩軸 坦腹江亭暖
行草五言詩冊(局部)碧草違春意
行草五言詩冊(局部)圃畦新雨潤
草書五言詩軸 關窗出海雲
草書五言詩軸 東岳雲峰
草書五言詩軸 娟娟春柳外
草書五言詩軸 心腐神皋
草書五言詩軸 床上書連屋
草書五言詩軸 岱宗秀維岳
草書五言詩軸 別業居幽處
草書五言詩軸 一段不仁鐵
草書五言詩軸 貴人何蕩漾
草書五言詩軸 客嚷吾書好
草書五言詩軸 花隱掖垣暮
草書五言詩軸 子以芝麻別
草書五言詩軸 風磴吹陰雪
草書五言詩軸 早起非真健
草書五言詩軸 客里有所過
草書五言詩軸 致此自僻遠
草書五言詩軸 香閣東山下
行書五言詩軸 農務村村急
草書五律詩碑 同被秋光染
草書五律詩軸 不識南塘路
草書五律詩軸 世上漫相此
草書五律詩軸 江皋已仲春
隸書五言詩軸 東壁圖書府
隸書五言詩軸 剩確分新黍
篆書五言詩軸 朔風健遊子
小篆五言詩軸 北斗掛城邊
篆書五言詩軸 春雪融復凍
篆書五言詩軸 何必許家弟
隸書五言詩軸 華岩獨靈異
草書五言詩碑 早原羅鶩拙
小楷五言詩冊(局部)西憶岐陽信
草書十二條屏 蝸結丹崖老
行書六言詩軸 葡萄四時芳醇
行書七言詩軸 飲水拂雲玄圃外
行書七言詩軸 石出倒聽楓葉下
六四 行書七言詩軸或棹輕舟或杖藜
六五 行書七言詩軸雨歇楊林東渡頭
六六 行書七言詩軸萬里晴江萬里天
六七 行書七言詩軸湖上新正逢故人
六八 行書七言詩軸絳霄新造步虛聲
六九 行草七言詩軸獨憐幽草澗邊生
七0 行草七言詩軸幽花爛熳斗春暉
七一 草書七言詩軸郡齋何用酒如泉
七二 草書七言詩軸一片氈團四五斤
七三 草書七言詩軸春日華飛滿四鄰
七四 草書七絕詩軸右軍大醉舞蒸豪
七五 草書七言詩軸園廬僻陋那堪比
七六 草書七言詩軸橋南橋北雪杈椏
七七 草書七言詩軸堂西長荀不開門
七八 草書七言詩軸碧雲深處擁錦開
七九 草書七言詩軸風花霧柳恕分明
八0 草書七言詩軸九原荒樹驀生
八一 草書七絕詩軸定磁碗貯玫瑰花
八二 草書七言詩軸偏是兒儂會遇他
八三 草書七言詩軸酒陣茶槍次弟陳
八四 草書七言詩軸固漆投膠不可開
八五 草書七絕詩軸紫雲青樹石庸庩
八六 草書七絕詩軸野花如雪繞江城
八七 行草七言詩軸稠花亂蕊裹江濱
八八 草書七絕詩軸綠城風檻曲迴廊
八九 草書七言詩軸憑高瞰迥足怡心
九0 草書七絕詩軸王公昨夜得霜裘
九一 草書七言詩軸故國春歸未有涯
九二 草書七絕詩軸穀雨西風日夜號
九三 草書七絕詩軸(聊)城郭外雪珊珊
九四 草書七絕詩軸除夜新開五色雲
九五 草書七言詩軸黃壚短阮苦來賓
九六 草書七絕詩軸樺樹櫻松玫瑰花
九七 草書七絕詩碑煙籠簾外四時稠
九八 草書七絕詩軸白鹽赤甲俱刺天
九九 草書七言詩軸羅衫葉葉繡重重
一00 草書七絕詩軸龍王社鼓鬧村雩
一0一 行草七言詩軸柳家汀洲孟冬月
一0二 草書七言詩軸海上風來吹杏枝
一0三 草書七絕詩軸儒仙難易葛翁籌
一0四 草書七言詩軸手把玉鋤鉤玉隴
一0五 草書七絕詩軸懸崖斷處積幽寒
一0六 行書七言詩軸別有珠庭眾口芝
一0七 行草七言詩軸霧柳霾花老眼憎
一0八 草書七言詩軸奴兒婢子學家翁
一0九 草書七絕詩軸總將孤亭入畫圖
一一0 草書七絕詩軸長樂遙聽上苑鍾
一一一 篆書七言詩軸山長宮牆看百官
一一二 楷書七言詩軸漢室河山鼎勢分
一一三 行書七言詩軸蓬島煙霞閬苑鍾
一一四 隸書七律四條屏渭水自縈秦塞
一一八 草書七言十二條屏如郭青山處處同
一三0 草書軸丈夫垂名動萬年
一三一 草書軸倫等還殊慰意增慨
一三二 草書軸知汝殊愁
一三三 草書《臨王羲之(伏想清和帖)》
一三四 草書軸如今出家兒
一三五 草書軸讀宋南渡後諸史傳
一三六 行書軸聰明睿智
一三七 章草(局部)楚地皆降漢
一三八 草書軸莫作觀行
一三九 隸書冊頁提封域
一四0 草書四條屏晉公千古一快
一四四 楷書八條屏《文昌帝君陰騭文》
一五二 隸書五言橫碑於昭明堂
一五四 魏書五律橫碑剩水滄江破
一五六 楷草書五言詩卷五月天山雪
一五八 草書五言詩卷人事有代謝
一六四 行書七言詩卷一為遷客去長沙
一六八 行書七言詩卷五夜漏聲催曉箭
一七0 草書詞千古江山
一七二 草書書札賢仲之戚
一七四 行書卷《丹楓閣記》
方章法
一八五 草書五言詩深居俯夾城
一八六 行書《腫脹少婦》
一八七 行書《歷代名臣像贊·王羲之》
一八八 行書《歷代名臣像贊·裴度》
扇面章法
一九一 草書五言詩扇蓬生非無根
一九二 魏書七言詩扇天時人事日相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