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阜新市公署

月,日偽當局在海州廟村一帶設立阜新街,隸屬於阜新縣。 年1 月阜新設市時,人口為146214

為了強化對阜新人民的統治,進一步掠奪阜新地區的煤炭資源,日本帝國主義指使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於1936 年3 月26 日批准設定阜新市令,在阜新縣境內劃出海州、新邱、米家窯、孫家灣等25 個村和今阜新鎮,設立阜新市,此令於1940 年1 月1 日施行。
日偽當局於1936年開始編制《阜新都邑計畫》。阜新市中心地址開始打算設在孫家灣,其次選阜新縣城,最後選定以阜新縣城西9公里的海州廟村作為市區中心。海州廟大約建於清康熙初年(1662 年),距今已有300 多年歷史。當時,海州廟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規模宏偉,分上下兩寺,背依蒼翠的西山,面臨寬闊的細河,四周松柏參天,風光秀麗,廟宇富麗堂皇,錯落有致。蒙古語把山坡叫做“海州”,所以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座西山南坡上的蒙古族喇嘛寺廟叫做海州廟。當時在寺廟的周圍,住著20多戶人家,蒙、漢族都有。人們以“海州廟”稱呼此地。清末以後形成海州廟村。
1936 年3 月,日偽當局在海州廟村一帶設立阜新街,隸屬於阜新縣。為什麼選海州廟村作為阜新市市區中心呢?根據是,此地處於醫巫閭山山脈西北盆地中央,位於細河北岸,發電所在細河南岸沿新義線鐵路布設,又有利於城市供水。確定阜新城市東西長23.5公里,南北寬14.5公里,總面積340.7 平方公里。把阜新各煤礦納入城市建設範疇,規劃城市人口20萬,構想30年後突破50 萬。市區範圍南起新義鐵路,北至六家子旱河,東起廣富營子村,西至鞏家窪子河,面積26.5 平方公里。市街道路以中央廣場(今解放廣場)為中心,呈環形放射狀,輔以棋盤式小方格組成網路。公共建築及商業區布設在今新華街、大眾街兩側。到1940 年1 月1 日正式設市時,西山、平安中部、勿拉毛頭、新邱中部等日本人住宅建設相繼完工,高德、孫家灣、五龍、平安西部、新邱南部等簡陋的礦工宿舍及市內一般市民住宅也相繼建成。
1940 年年底,偽阜新市公署由“ 協和區”(阜新縣城)遷至海州。阜新正式建市後,隸屬於偽滿洲國錦州省,阜新街改為海州區。同時撤銷阜新縣,保留土默特左翼旗。阜新市轄海州、新邱、太平、孫家灣、協和、城南、城北、高山、興隆、紅葉、東崗11 個區。第二年,撤孫家灣區,設新興區。偽阜新市公署設市長、副市長各1 人。到1945 年“ 八一五”日本投降,四任市長均為日本人:稻葉賢一、西芳雄、广部忠彥、山口民二。三任副市長有兩名中國人:王興義、徐謙德,一名朝鮮人:中江千里(黃千里)。初期偽市公署下設庶務、行政、財務、工務、警務、保健衛生等6 個科,後又增設地政科,有股長以上偽官吏67 人。區公所為市公署直轄,各區設區長1人,下分民濟、財務、行政、實業、庶務等系。區下設街。全市共劃為72 個街,街公所設街長和文書。為了統治和鎮壓阜新人民,日偽統治當局在市區西部修建兵營,駐紮重兵,並先後設定了警察署、法院、監獄、“思想矯正院”、“工人輔導所”、憲兵隊、炭礦警備隊等,設有各種刑罰。全市共設27 個警察派出所,主要頭目一律由日本人充當。
1940 年1 月阜新設市時,人口為146214 人。其中日本人9369 人,占百分之六,這還不算日本軍人。阜新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