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鑽鑑別方法
(1)看顏色:由於鑽石反光強烈,因而,可用口對著鑽石哈哈氣,使其不反光,這樣看顏色就比較準確。顏色由好到差的順序是:無色透明(或稱水晶色)白色、淺黃色、黃色。
(2)看晶體透明的純淨度:這主要是看鑽石內含雜質多少。檔次高的鑽石處於十倍以上的放大鏡下,仍角顯得毫無瑕媲。一般含雜質少的稱“微微絲”,稍多的稱“半號花”、“一號花”、“二號花”,依具類推。
(3)看車工:從折光角度看,鑽石有準確的車工角度,每個角,每個面一樣
這種角度的準確性越高,鑽石的檔次也越高。真鑽石的反光面有57個或58個(個別例外)。(4)看手紋:識別真假鑽石時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即將鑽石放在手上若是真鑽石是看不見手紋的,而像水鑽、白魯賓(又叫人造鑽石)、錫蘭鑽等假鑽石放在手上是能看見手紋的。
(5)測試硬度:用鑽石去劃玻璃,如果為真鑽石,是能夠割開玻璃的;若是假鑽石,由於其硬度較低,是不能將玻璃割開的。
(6)用手掂:真鑽石是比經常用來冒充鑽石的鋯石輕幾乎一半的重量,因而用手掂一掂也可區分真偽。
偽鑽的常見種類與區分
1.玻 璃玻璃不僅可以用來製作假鑽石,而且幾乎可以用來作為任何天然寶石的代用品。用玻璃磨成的假鑽石很容易區別,因為它的折光率低,沒有真鑽石那種閃爍的彩色光芒,略有經驗的人一看便知。一種非常簡單的區別方法是,用白瓷碗密一碗清水,將有懷疑的寶石浸入清水中,冒充鑽石的無色玻璃製品好像消失在水中看不清輪廓,真鑽石的輪廓暗黑,在水中十分清楚。
2. 人造尖晶石和玻璃一樣,生產它的目的就是為了作為許多種天然寶石的代用品和冒充品。它和鑽石的區別是,缺少閃爍的彩色光芒,將它浸入二碘甲中,也會輪廓模糊不清,而真鑽石則十分清楚。水晶和托帕石 這是兩種天然礦物。無色透明的水晶和托帕石在琢磨後,粗看也有點像鑽石,細看類似玻璃,缺少閃爍的彩色光芒。另外,它們都是“非均質”的,而鑽石卻是“均質”的,用偏光儀能迅速地區別開來。
3. 人造藍寶石人造藍寶石是大規模生產的物質。它不僅作為寶石的代用品,在工業上也有很多用途。無色透明的人造藍寶石在琢磨後也可作為鑽石的代用品。常有這種情況,一件鑲有大量小鑽石的胸針或項鍊等首飾,可能一部分鑽石是真的,而又混入了一些人造藍寶石製成的假鑽石。由於寶石鑲在首飾上,測試不便,此時可將整件首飾浸入“二dianjiawan ”這種液體中。真鑽石在液體中邊緣暗黑,好似在液中凸起,非常清楚;人造藍寶石(或水晶)在“二dianjiawan”中幾乎消失看不見,這樣真假便一目了然了。在沒有“二碘甲 ”時,用清水也可以,雖然真假的差別較小,但仍舊很清楚。
此外,人造藍寶石也是“非均質”的,而鑽石卻是“均質”的,二者用“偏光儀”也很容易區別。
鋯石是一種天然礦物,它本身也是一種中檔寶石,無色透明的鋯石經過細心琢磨後,是鑽石的良好代用品。鋯石的折光率近於2,色散也與鑽石相近。因此從外觀上看,鋯石也會閃爍著彩色光芒,與鑽石很相像。在後述的各種人造假鑽石出現之前,鋯石是最佳的鑽石代用品。
鋯石具有很強的雙折射,即它有兩個折光率,並且兩個折光率之間的差別較大。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很特殊的光學現象,當用放大鏡觀察琢磨好的鋯石成品時,由其頂面可以看出底部的面和稜線有明顯的雙影。鑽石因為是“均質體”,絕不會有雙影現象,由此可以區別鋯石與真鑽石。
此外,鋯石的比重為4.69,而鑽石的比重只是3.52,即鋯石是鑽石的1.33倍。不過比重不便觀察,只有用儀器測定後才能知道。
這是自然界中一種常見的礦物,成分為鎢酸鈣。它的特點是硬度較低,僅為摩氏硬度5,能被普通玻璃及鋼刀劃傷。它的比重很大,達6.1,是鑽石的1.74倍,手掂相當沉重。
無色透明的白鎢礦可以作為寶石原料,將它琢磨後,美麗的彩色閃光幾乎可以與鑽石媲美。可是,白鎢礦由於硬度太低,琢磨好的寶右如果經常佩戴,極易被灰塵(其中大部分是極微細的石英,硬度為7,比白鎢礦高兩級)劃傷磨毛而失去美麗的光澤。因此,它通常只是寶石收藏家珍藏的一種:欣賞品,不作為鑲嵌首飾之用。
由於天然的無色透明白鎢礦非常稀少,於是人們研究出了用人工拉晶法生產大片的無色透明白鎢礦。由於人造品價格大大地低於天然品,因此用作鑽石代用品或冒充品的都是人造白鎢礦。它與鑽石的區別是彩色閃光太濃重而有些庸俗,並混有乳白光,看起來不如鑽石清亮高雅。此外,它們的比重差別很大,如有條件測定則更易區別。
在人造白鎢礦中,經常有類似人造紅寶石和人造藍寶石那種弧形生長線紋,用放大鏡觀察還可以發現,在它的內部還常有成群的小氣泡。
金紅石是一種極普通的天然礦物,硬度6—6.5,比重4.2—4.4,折光率比金剛石還要高,達2.60一2.90。金紅石因折光率極高,故琢磨成寶石後會出現明亮耀眼的閃光,色散又極強烈,使閃光有彩虹一樣的顏色變化,顯得非常美麗。遺憾的是天然金紅石几乎全是不透明的,至多在晶體邊緣有些透光,因此天然金紅石寶石很少見,而且顆粒很小。
由於金紅石有用作寶石的優良性質,所以人們一直在研究科學合成它的方法。1947年,美國鉛業公司首先用焰熔法制出了人造金紅石。其中的無色透明者,主要就是用作鑽石的代用品或假冒品。用無色透明的人造金紅石琢磨成的寶石閃亮耀眼、五彩繽紛,超過了真鑽石,常被稱為“五彩鑽”或“五色鑽”。
人造金紅石琢磨後的成品,即所謂的“五彩鑽”,與真鑽石不難區別。由於金紅石有強烈的雙折射,用放大鏡從頂面觀察“五彩鑽”,可以發現底部的稜線的顯著的雙影,真鑽石則絕不會出現雙影。此外,“五彩鑽”因為閃光過分艷麗,並帶有不清澈的乳白光,看來有庸俗之感。
這是一種典型的人造化合物,沒有天然產的礦物,商品名稱又叫“鋰鈮石”(linobate)。鈮酸鋰的硬度為摩氏5.5,與普通玻璃及鋼刀相似,折光串與鑽石相近,為2.21—2.30,色散是鑽石的3倍。 鈮酸鋰本身是透明無色的,因此是鑽石的良好代用品或冒充品。不過區別並不困難,首先,它琢磨後的成品和鑽石、金紅石一樣,有明顯的雙影。另外,它的硬度太低。
8. 鈦酸鍶這也是一種人造化合物,沒有天然礦物,它的商品名稱為“鈦鍶礦”或“神石”(fabu1ite)。鈦酸鍶硬度為摩氏5.5,用鋼針可能劃傷它。比重5.13,為鑽石的1.46倍。它的折光率與鑽石完全相同,也是2.41,色散是鑽石的4倍。因此,用無色透明的欽酸鎔琢磨成寶石後,閃光強度與鑽石完全相同,但色彩比鑽石還要絢麗。
鈦酸鍶比鈮酸鋰更像鑽石,因為它也是均質的,用放大鏡觀察沒有雙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