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止嘔散[中藥]

健胃止嘔散[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健胃止嘔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具有健胃清熱,止嘔鎮吐之功效。主治食火胃熱,消化不良,肚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噁心,嘈雜吞酸,身體倦怠。

組成

枳殼二錢,厚朴一錢,山楂炭五錢,竹茹、半夏、大黃各一錢,廣皮、雞內金各二錢,焦檳榔一錢半,蔻仁一錢,砂仁八分,黃連、龍膽草各一錢,犀角一錢半。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為極細末。滿二歲小孩,每服二分,余者酌量增減;成人每服一錢,開水送下。

現代用法:每次3克,口服,每日1—3次。

主治

食火胃熱,消化不良,肚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噁心,嘈雜吞酸,身體倦怠。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中醫內科急診手冊》:“健胃止嘔散,每次3克,口服,每日1—3次,適應於時邪嘔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