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黨參15克,白朮10克,姜半夏6克,陳皮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功能
益氣健中,調胃止痛,愈瘍制酸。
主治
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症見胃痛、嘈雜、泛酸、空腹尤甚,得食稍減,喜曖喜按,噫氣矢氣,大便或溏或燥,舌質淡紅,苔白滑,脈象沉細或弦,中醫辨證屬於脾氣虛偏寒夾飲者。
用法
先將藥物用冷水浸泡20分鐘,浸透後煎者。首煎沸後文火煎30分鐘,二煎沸後文火煎20分鐘。煎好後兩煎混勻,總量以200毫升為宜,每日服1劑,早晚分服,飯前或飯後兩小時溫服。視病情連服3劑或6劑停藥1天。俟病情穩定或治癒後停藥。服藥過程中,停服其它中西藥物。
方解
方中黨參、白朮益氣健中,調補脾胃;姜半夏、陳皮理氣化痰,降逆和胃;降香化瘀止血;公丁香溫中降逆;海螵蛸制酸愈瘍;炙甘草和中緩急。共奏健中調胃、愈瘍止痛之功。對脾胃虛弱,氣滯停飲,偏虛偏寒之胃痛、嘈雜、泛酸諸症有良好效果。
加減
胃中冷痛較重者,加良姜、畢澄茄;脘腹脹滿,噫氣矢氣多者,加佛手、香椽皮;泛吐清水,或胃有振水音者,加茯苓、生薑、三七粉(另沖服)。
類別
偏方驗方
中藥名醫名方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精選現代名醫實用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