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種植甘蔗,早在周朝就有了。《八閩縱橫》載:我國開始栽蔗,約在周朝平王五年時(公元前766),不過那時叫“柘”。《漢書?郊祀》載:“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醒。”其中的“柘漿”即指蔗汁。我市種蔗之歷史,據地方志書載,“早在唐宋時,就盛產蔗糖。”按傳統的品種,約有四種:“一、杜蔗,即竹蔗也,綠嫩薄皮,味極醇厚,專作霜(糖)”;二“西蔗、作霜色淺”三、“歷蔗,亦名蠟蔗,即獲蔗也”;四、“紅糖蔗。亦名紫蔗,即昆化蔗也。”莆仙兩地之蔗種,基本上保留上述品種,如“杜蔗”即地方上稱“竹蔗”;“歷蔗”地方上稱“糖蔗仔”“紅糖蔗”亦稱“烏龜蔗”。此外,還有新近引進自台灣的稱台灣蔗、爪哇蔗等。凡蔗,不論其種如何,因成莖率高,有效莖多,其中含水74.5%、灰分0.5%、纖維10%、糖14%。除作鮮果鮮吃外,它的最大暖和途是用來製糖。
明朝《興化府志?螺江風物賦》載:“沃衍之疇,則植蔗以糖”。這說明,我市在明時,已有製糖的歷史了。此外,甘蔗還有它的藥用價值。最見效的是蔗汁能清內熱。唐朝王維有詩紀云:“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其中所謂的“蔗漿”,指得就是蔗汁。又據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蔗“甜、平澀、無毒。”
李氏引“野地史”一則云:“盧絳中病 疾疲瘵,忽夢白衣婦人云:‘食蔗可愈。及旦,買蔗數挺食之,翌日疾愈。”又能治“痰喘氣急,反胃葉吐食,乾嘔不息……眼暴赤腫……小兒口疳”,能“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解酒毒,止嘔噦反胃、寬胸膈”待等。甘蔗除可鮮食、作藥外,就是製糖後留下的蔗渣,也大有用途,如用作香茹的培基、造紙、製作人造纖維、纖維板,加工為酒精、醬油等到。特別是用蔗渣所製作的醬油,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
莆田曾經是個著名的甘蔗之鄉,莆田境內的木蘭糖廠和莆田糖廠年產糖占福建省的一半。民間對甘蔗有獨鍾,有一種特殊的民俗:新婚夫婦,結婚不久,岳父母要舉行“請仔婿”,把女婿請回家細心款待,宴請親朋。在送女婿回家時,必定按俗規把一對甘蔗,用紅繩包紮後,讓女兒、女婿帶回家中,寓意往後的日子,過得像甘蔗一樣節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