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籃球運動發展的初創時期,籃球戰術多以單兵作戰和快攻為主要形式,最初的快攻是球員憑藉速度,快速推進加快投。由於快攻戰術簡單有效,因此都被作為最銳利的進攻武器並不斷地得以發展完善。當隨著防守快攻能力的提高,產生了陣地進攻戰術。最初的陣地進攻戰術是站立式的進攻配合,當隊員占據了位置後就基本不移動了,極易被防守。
1936年,美國出現了“8”字進攻戰術,這一移動起來的進攻方法突破了原始的站立式進攻法。這種“8”字進攻戰術基本以馬蹄形落位,內線較空不利於對籃板球的控制。在該戰術被廣泛運用的同時,出現了1—3—1落位進攻戰術。後來被廣泛運用來對付聯防及其它防守。
五十年代初期,國際籃壇出現了兩米以上的高大中鋒,從此,籃球就開始被視為“巨人”遊戲。當時出現了以中鋒為主的兩種打法,即以美國為代表的技術全面、快速靈活的美洲型中鋒和以前蘇聯為代表的占據籃下死打硬扛的東歐型中鋒打法。
六十年代,在美國出現了“換位進攻”戰術,也有人稱它為“固定配合戰術”。它的戰術套路隨著防守戰術的變化而不斷增加。同時還出現了憑藉運動員的戰術意識和經驗去自由發揮的自由打法。美國沛伯代因大學的羅伯特道爾把固定配合與自由打法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新穎的戰術形式——移動進攻戰術。它要求運動員在不停的移動中,利用掩護、傳切等基礎配合,迫使防守者在不停的移動中出現錯誤和漏洞,從而創造進攻機會。由於該戰術規定的具體原則打法重於規定具體的移動路線,防守者難以預測與判斷,成為一種非常靈活機動的進攻戰術形式。
隨著防守技戰術的攻擊性與破壞性的提高,籃球進攻戰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介於快攻和陣地進攻之間的銜接段進攻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與套用。陣地進攻戰術正朝著快速、準確、多變和立體化、實用化的方向發展。
2 現代籃球進攻戰術的主要特點
2.1 進攻戰術套路不斷地隨著防守戰術的增加而增加 由於防守戰術的形式多樣,使得每一個球隊都必須擁有對付各種防守的不同戰術打法。根據不同的對手有針對性地運用不同的戰術。
2.2 進攻戰術的組織總是以中鋒的特點與能力來決定。隨著大個隊員技術的全面熟練,比賽中出現了內外線隊員位置模糊、頻繁穿插、連續掩護的新特點。
2.3 在選擇能充分體現本隊隊員技術特點的進攻戰術的前提下,局部配合十分熟練、默契、準確、多變。例如;NBA前公牛隊的“三角”進攻;湖人隊的“OK組合”;爵士隊的“經典擋拆”。儘管這些戰術配合人人皆知,但他們卻能在高手如林的NBA賽場運用自如,防不勝防。
2.4 由於攻守對抗的兇悍性日趨激烈,通過戰術配合所形成的機會還必須有敢於和善於拚鬥才能得分。當今世界強隊對以強壯的力量和堅韌的毅力為基礎的個人防守技術與能力的訓練更為重視,進攻隊員要想向籃下或有球區穿插、反跑、或擋插,沒有具備強悍的身體對抗能力,都將被擠離有球區或球籃。因此,是否具備強對抗中的得分能力是衡量一個球隊整體實力強弱和能否獲得全局優勢的標誌。
2.5 一支球隊有球星,才有戰術質量。擁有球星數量的多少和質量層次的高低,是本隊進攻戰術成敗的標誌。所謂球星就是身懷技術特長絕招的球員,他們是本隊進攻戰術的主要攻擊核心,例如美國NBA的麥可.喬丹、沙奎爾.奧尼爾、科比.布來恩特、麥蒂等等。這些超級球星素質全面、球技絕倫、有獨特的進攻技藝,在本隊戰術運用受阻或在比賽的關鍵時刻能夠穩定軍心力挽狂瀾。
3.1 籃球綜合性進攻戰術概念 球隊在後場控制球後,根據不同的防守陣式,從快攻,銜接段進攻到陣地進攻進行連續的全隊進攻戰術配合。在一個回合中,防守有幾種變化,進攻也相應的在不斷變化。
3.2 籃球綜合性進攻戰術要求 綜合性進攻戰術要求從後場獲球快速進攻開始,在球到達前場後未能形成進攻機會,緊接著用一個簡單的移動配合來判定防守,取消過渡性傳球,以連續不斷的相互配合完成戰術進攻,不給對手調整布防的時間,使其難以形成整體防守。
3.3 籃球綜合性進攻戰術設計示例 (假設守方採用前場區域緊逼後場2—3區域聯防)
3.3.1 用“1—2—1—1”陣式進攻區域緊逼 如圖1所示.8號大中鋒位於前場左側底線處,7號二中鋒位於中場附近,後位5號6號平行落位,前鋒4號擲界外球。當4號傳給5號時,7號向前場右側移動,同時6號插中接5號傳球,4號5號分別從左右兩路推進,全隊成“2—1—2”隊形。
3.3.2 當6號推進過中線後,中鋒8號上提罰線,7號從底線橫切要球攻擊,要是8號能接到球有幾種進攻可選擇;自已進攻或傳給7號或傳給4號或5號。如果8號沒機會接到球,6號將球傳給4號,4號可以自已進攻或傳給從底線橫切過來的7號,或8號。以上都未能形成攻擊機會,4號將球傳給5號,6號利用8號、7號的定位掩護快速插入並返回原位或與4號換位。如圖2、3所示。
3.3.3 如圖4所示,4號將球傳給從底線拉出的7號後向籃下縱切隨時準備接球攻擊,若4號未能接到球,7號傳給橫切的中鋒8號,如果以上配合形成投籃機會,4號5號8號三人要衝搶籃板球、補籃。如果以上配合未能接球進攻,如圖5所示6號向左移動接球並將球轉移給右側的4號,4號接球後可投、可切、亦可傳給縱切的5號或橫切的8號。要是8號能接到球也有三種機會可選擇;自已攻擊,傳給5號或4號。以上配合未出現機會,如圖6所示,4號,6號快速將球向左轉移,傳給利用7號形成前掩護的5號投籃。如果沒有進攻機會,5號上提接球,8號橫切,7號從底線切出接球又回到圖4重新開始,連續進行.
當這種左側發動的進攻被防守適應時,應改變從右側發動,如圖6所示,把球傳給4號,7號從左側由底線向右橫切接4號傳球,其它配契約左側發動,只是方向相反。
3.4 該戰術實施解讀
3.4.1 進攻全場區域緊逼 對付區域緊逼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亂,不要被對方的緊逼氣勢所壓倒。其次要提高守轉攻意識,以快制逼,中路突破,回傳跟進,轉移攻向,運球反跑,插中策應,多傳球少運球,避免在邊角運球或停球。這裡選用的“1—2—1—1”破區域緊逼戰術,不論在後場還是進入前場都能保持“三角”隊形並搶占中路,還包含了快攻銜接段進攻,運用這一戰術可破各種陣式的區域緊逼。
3.4.2 確定進攻方法 通常在陣地進攻之前,攻方要用3—5次的過渡性或戰術性傳球(或運球)以判定守方陣式。本戰術圖2圖3的配合既是快攻銜接段進攻同時又包含了識別守方陣式的配合。圖2中7號8號的移動換位以及圖3中6號利用8號7號的定位掩護的迂迴切入 ,如果防守(只是把手上舉晃動並不意味著是區域防守)沒有改變位置就可以斷定是聯防。組織後衛6號應負責對守方陣式的判定並及時發出進攻戰術代號。要是通過圖2的進攻就可以確定守方陣式,也可以省去圖3的配合,直接接圖4。
3.4.3 進攻區域聯防 該配合成效如何主要取決於中鋒8號的正常發揮,他既要自已能進攻又要能給向籃下橫切的7號以及外線隊員向籃空切作助攻,同時控制球後衛要善於在左右來回接應時運用進攻動作以吸引防守並伺機攻擊。“左側發動”的進攻應與“右側淄底發動”的進攻穿插進行。
4.結束語
當今世界籃球進攻戰術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戰術系統已由簡單系統發展為複雜多變的複合系統。然而,無論進攻戰術內容多豐富多複雜,實際運用的效果取決於戰術運用的針對性。對付不同的防守戰術形式要用不同的進攻戰術方法才能產生效果。在一個進攻回合中,防守多變進攻也必須要多變,這就是籃球綜合性進攻戰術產生的主要依據。掌握一定數量的戰術方法並能靈活運用,這是籃球綜合性進攻戰術運用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