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倉山村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另一說為清初,張、冷兩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建村於倉山南麓,故命名倉山村。 倉山村 位於海陽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21°01′,北緯36°56′。距鎮政府駐地7.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 全村耕地面積18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芋頭等。 2002年,全村446戶,有張、冷、陳、任等4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張姓。
大事記
1941年本村中共地下黨員張希才被國民黨頑軍趙保原部抓到萬第,坐牢13個月。 同年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42年冬日軍膠東大掃蕩,燒毀本村房屋24間。
1954年成立3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5年集體投資17萬元,建起灌溉面積40公頃的攔河壩。
1976年集體投資5萬元,建起3座大橋。
1982年投資12萬元,建起了30間明亮寬敞的國小校舍。 同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0年村民用上自來水。
1994年安裝閉路電視。
2000年一次性安裝程控電話120部。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多公斤,總產27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達到300公斤,總產71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年糧食畝產提高到50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20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602公斤,總產78.48萬公斤。 1955年、1987年、1993年,村黨支部3次發動民眾栽植小國光、新紅星、紅富士等蘋果。2000年,全村蘋果面積達到14公頃,平均畝產2000公斤,總收入60萬元。黨支部、村委會發動民眾建蔬菜大棚30個,純收入6萬元;養雞場2個,純收入3萬元;養豬場3個,總圈養數為4600多頭,純收入276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511萬元,其中農業273萬元,畜牧養殖業238萬元。
第二產業1961年以來,村集體先後辦麵粉廠、紅爐、木器廠、油坊、刺繡加工等項目,常年純收入30萬元左右。2000年,建個體麵粉廠2個,油坊2個,收入6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9人,收入353萬元,其中工業27萬元,建築業326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電氣焊加工部、修理店、商店等5家企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73人,收入158萬元,其中運輸業33萬元,商飲業28萬元,服務業97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5年,成立蒼山國小。1982年8月,進行校舍改造,在黃金台建起新學校。1985年,蒼山國小被評為海陽縣教書育人先進單位。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7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20公斤左右,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2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450公斤,全村收入21萬元。2002年,人均存款餘額2100元,全村有運輸汽車25輛、手扶車270多輛、機車150輛、電話130部、彩電400台、電冰櫃100多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88年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97年以來,對考取本科的學生獎勵200元,考取大專、中專的學生獎150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11月,張希才、張思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1942年,成立黨小組,張希才任組長。1944年,成立黨支部,張希才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員30餘人。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1名。2002年,有黨員54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張希才、張思芹、張吉君、張吉松、張志恩、張孟海、張敏、張慶喜、張明仁。村黨支部多次被評為海陽市先進基層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維原、張吉俊、張志通、張元楷、張志興、張志恩、張紹芹、張明仁、張慶喜、張慶南、張慶豐、張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