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軍營

俾斯麥軍營

德國海軍當局在青島建設的大型軍營之一,以德國“鐵血宰相”Otto von Bismarck(1816-1898)命名,兵營位於青島山的南麓,現為青島海洋大學,建造時間1903年至1905年(第一、二營房)約1906年至1909年(第三、四營房)。

工程指導:洛塔爾·馬爾克斯。建築現狀:建築體保存良好,附屬建築已拆除。

建築概況

以德國“鐵血宰相”Otto von Bismarck(1816-1898)命名的俾斯麥兵營位於青島山的南麓,雖然被周圍起伏的丘陵所包圍,但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極好。在兵營開建前,原址曾有一座章高元駐防時期(1892-1897)建造的舊式軍營——東營,亦稱嵩武中營。
俾斯麥兵營是繼伊爾蒂斯兵營(建於1899-1901)後的第二座大型營房。該營自1903年I號營房開工至1909年IV號營房竣工,歷時7年,耗資約75萬馬克。兵營除了四座大型的營房,還設有士兵活動中心(禮堂)、軍官公寓、士官公寓、槍炮修理廠、馬廄等附屬建築。由總督府建築管理局(Gouvernments Baudewaltung)設計,馬爾克斯(Lothor Marcks)監理,承包商F.H.施密特公司負責施工的I、II號營房,被德國學者約瑟夫·林德評論為“堪稱對未來的建築產生積極影響的典範”。奢華的南立面採用了新哥德式的裝飾,優美的拱券,大塊花崗石砌築的牆壁,明亮、通暢的外廊飾以小型的羅馬柱,凸字形的山牆中心為德意志帝國的鷹徽浮雕,這些裝飾讓兩座部隊營房更像是歐洲沿海的度假旅館。為了防止疾病的發生,營房的設計採用了新的衛生標準,除了宿舍配有與廁所分開的盥洗間,甚至還引入了更為先進的抽水馬桶。
然而,奢華的裝飾必然導致了高昂的建設成本,出於經濟上的原因,1906年,從為安置自膠州撤回的第五連而建的III號營房開始,無實用價值的裝飾就逐漸開始被放棄,只有承載著傳統的明廊還被保留著。到了最後完工於1909年的IV號營房,建築的形體就更為簡化,明廊徹底消失了,裝飾性元素也更少,呈現出了向實用主義轉化的趨勢。

建築形制

從俾斯麥兵營的平面圖上看,四座“工”字型營房的中間是一個方形的操場,用於駐防的德海軍陸戰第三營的日常作訓。操場西側依次排開的三座附屬建築,也體現出了逐步轉化的過程。1983年被拆除的士兵活動中心,與I、II號營房同期設計建造,山牆上“品”字型排列的圓窗和漂亮的花崗岩拱券體現著其與兵營主樓的一致性,是其中最具風格的建築。保存至今士官公寓與III號營房同期建造,因此體現出某種折衷、過渡的風格。而1990年拆除的軍官公寓(與西北靠近馬廄的今“一多樓”應出自同一圖紙),建造的最晚,因此呈現出簡約、實用的風格。
應該是出於衛生的原因,位於今“一多樓”西北的兵營馬廄,遠離主營房。其階梯形的山牆和紅色清水磚砌築的立面與中山路、湖南路口的弗里德里希路商業綜合樓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但遺憾的是,今天我們已經無法進行這種對比,這座曾經做為大學印刷廠和汽修廠的建築,已在1999年被拆除,用於開發房地產。
與1899-1901年建造的伊爾蒂斯兵營,以及1906-1908年建造的毛奇兵營進行比較,俾斯麥兵營的德國建築恰好處於由熱衷裝飾的歷史主義向實用主義過渡、轉化的時期,四座營房,三種風格相似,但細部卻明顯不同的立面,可能在德國國內也沒有相同的個例。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部分是出於經濟上的因素,但更為重要的是,到了20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後半段,公共建築趨向於更加實用化、現代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在德國國內是如此,青島的建築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因此,出現了這種漸變的回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