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級

俾斯麥級

俾斯麥級,以普魯士王國首相和德意志帝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1815年-1898年)命名,人稱“鐵血宰相”。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德國一直想擺脫《凡爾賽和約》的限制。早在1932年,德國海軍就開始對建造3.5萬噸的 進行了理論性研究,並對其武備、裝甲和航速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在納粹德國宣布撕毀《凡爾賽和約》之後,1935年與英國簽訂《 》。德國海軍開始準備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英國曾要求德國將該型艦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噸,但德國以其不是 簽字國為由斷然拒絕。俾斯麥級艦體受穿越基爾運河水深限制,適度加寬艦體減少吃水,長寬比為6.67∶1,上層建築比較緊湊,提高了艦體的穩定性。由於是德國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以後首次建造純正的戰列艦,為了降低風險,保證研製進度,儘量採用現成的技術,決定採用雙聯裝380毫米口徑艦炮,主炮塔採用前後對稱呈背負式布局各布置兩座。其主炮理論射速很高,達到同期戰列艦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彈採用“高初速輕型彈”,但其遠距離著靶存速性能相應降低;裝甲防護沿用“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設計模式(稱為“全面防護”),關鍵部位的裝甲略顯單薄。艦體水平主裝甲甲板採用穹甲結構,這種結構在同時代的戰列艦已很少採用。 同級兩艘: 號(Bismarck)、提爾皮茨號(Tirpitz)。俾斯麥號以普魯士王國首相和德意志帝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1815年-1898年)命名,人稱“鐵血宰相”。提爾皮茨號以德意志帝國海軍元帥 (1849年-1930年)命名,人稱“德國海軍之父”。開工日期:俾斯麥號1936.7.1/提爾比茲號1936.10.30;服役日期:俾斯麥號1940.8.24/提爾比茲號1941.2.25。 戰爭經歷 俾斯麥號 1940年8月24日,“俾斯麥”號正式服役,同年9月15日,駛離漢堡前往基爾灣進行首次試航,然後返回布隆-富斯造船廠完成最後裝配。1941年5月19日,“俾斯麥”號在“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的伴隨下,駛出格丁尼亞港,首次出航,前往大西洋破壞英國海運航線。然而,它的企圖被英國皇家海軍發現,並遭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隻的圍追堵截。英國海軍調遣 和威爾斯親王號(Prince of Wales)戰列艦攔截。戰鬥中,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還擊傷了威爾斯親王號,自身也中彈負傷導致航速下降、燃油流失。英國隨後傾力調遣皇家海軍艦隻前來圍擊。5月27日,俾斯麥號被英國 的艦載魚雷機打壞船舵,無法操舵。次日趕到的英國艦隊群起圍攻,該艦的上層結構幾乎全被摧毀,但船體仍大致完好,英國巡洋艦向俾斯麥號發射了魚雷,在完全喪失戰鬥力的情況下,為避免該艦遭英軍擄獲,艦長最後下令其自沉於距法國布勒斯特港以西400海里的水域。 提爾皮茨號二號艦“提爾皮茨”號在進行隨後的裝配時,其造船廠:威廉港海軍造船廠,屢遭英國飛機空襲,空襲達1042架次,投下大約670噸炸彈。儘管沒有一顆炸彈命中“提爾皮茨”號,但反覆的轟炸卻使它一直拖到1941年2月25日服役。提爾皮茨號建成以後自從1942年就一直隱藏在挪威的 中,吸引了盟國大量的海軍兵力,使英國皇家海軍不敢放手在其它作戰方向用兵。英國海空軍動用重型轟炸機、袖珍潛艇、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多次發動襲擊都未能將其擊沉,直到1944年11月12日被英國皇家空軍使用重型轟炸機攜帶五千五百公斤的“高腳櫃”重型炸彈炸沉。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俾斯麥號47,637噸/提爾比茲號47,343噸;滿載排水量:俾斯麥號51,136噸/提爾比茲號50,794噸尺度:長251.3米/寬36米/吃水9.99米動力:12台高壓鍋爐,3台蒸汽輪機,設計功率136,000馬力(最大150,000馬力) 航速:32節;載油7400噸,續航力:8,525海里/19節,9,500海里/16節. 武備:8門雙聯裝380毫米/52倍徑(按英國標準是48倍口徑)主炮;6座雙聯裝150毫米/55倍徑副炮;8座雙聯裝105毫米高炮;8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2座四聯裝、12座單管20毫米高炮裝甲:側舷裝甲(最大)320毫米,防雷隔壁45毫米;主炮炮塔150-360毫米,炮座340毫米;指揮塔360毫米;上甲板50毫米,主甲板80-120毫米。舷側可抵禦250公斤TNT炸藥。裝甲總重17450噸。艦載飛機:4架阿拉多-196型水上飛機(用於偵察、校射與聯絡) 艦員:1927人。全體艦員編入12 個分隊,每個分隊180-22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