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信陽是文物大市,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富。改革開放以來,我市以《文物保護法》為法律武器,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全面開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使全市文物事業有了長足發展。 文博隊伍不斷發展壯大。2003年7月,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市直文博系統幹部職工已達30多人,其中處級幹部一名,科級10名,中級以上技術職務12人,黨員18名,文物庫房、辦公樓一幢。現在各縣均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人員少則6人,多則30餘人。全市文物幹部職工已達200人,有了一支固定的、高素質的文物管理幹部。 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常抓不懈。依法開展基本建設項目施工前的文物鑽探工作,保護了大批地下文物;將重點文物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得到重點保護;積極爭取資金,保護維修大批文物,使之煥然一新,對外開放;配合上級文物部門開展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文物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重點發掘了固始侯固堆大墓、光山寶相寺春秋墓、平西南山嘴古墓、平橋長台關七號戰國墓等古墓葬,取得了重要考古成果。 館藏文物保護工作成績斐然。全市文物庫房達10個,館藏文物已突破萬件,三級品以上文物近3000件,其中一級文物119件,二級文物638件,三級2061件,部分文物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影響。例如,平橋區長台關一號戰國墓出土的銅編鐘、羅山蟒張出土的商代酒、溮河區平西出土的春秋四不象犧尊、光山寶相寺出土的春秋青銅器群等都蜚聲海內外。全市狠抓文物庫房各項規章制度建設,加強硬體、軟體建設,發揮人防、物防、技術的綜合作用,實現了館藏文物多年無事故發生,截止到2004年,市直已實現館藏文物第十九個安全年。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不斷增多,作用日趨明顯。全市現擁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33處,擁有歷史文化名城一座。不僅如此,新縣建有博物館,羅山、光山等都有一批紀念館。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舊址群和博物館、羅山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和光山王大灣會議舊址分別被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全國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經常接待中共、省及兄弟地市領導參觀,在我市三大文明建設特別是紅色旅遊中正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物保護
1978年以來,國家、省、市等相繼公布了多批文物保護單位,使全市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不斷增加。我市積極爭取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數百萬元,維修保護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等一大批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各級文物部門以文物法律法規為武器,嚴厲打擊文物走私以及盜挖、盜掘古墓葬等各種文物活動,處理了多批文物犯罪犯罪分子,確保了地下文物安全。 (一)文物保護單位全市現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33處,共分四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4處,分別是新縣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羅山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城陽城址和番國故城(附表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共45處,分三批公布:第一批,省人民政府於1963年 月公布,扁擔會起義舊址等9處;第二批於1986年11月公布,王大灣會議舊址等17處;省政府於2000年9月份公布紅軍橋等19處為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附表一)。信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3月,信陽市人民政府公布袁家大樓等41處文物保護單位為信陽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附表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43處。 (二)文物維修根據“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原則,多年來,各級投入資金維修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達百餘次,主要有:新縣對鄂豫皖邊區列寧高級學校舊址、白沙關萬人暴動舊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吳煥生故居舊址、鄂豫皖軍委及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鄂豫皖工農民主政府舊址、許世友故居、鄭維山故居等進行維修;市文物部門對扁擔會起義舊址、紅軍橋、文廟大成殿進行維修;商城縣主持對省保單位(1948—1949)鄂豫皖邊區區委和行署、軍區、報社、公學舊址以及赤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進行維修;光山縣文管辦對徐畈革命舊址群、紅軍司令部舊址、王大灣會議舊址、淨居寺等進行維修;羅山縣對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羅山協定》舊址、黎世序墓及御碑亭等進行維修等。通過多年的維修保護,我市大部分古建築及近代建築得到了有效保護,其中一部分已被開闢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納海內外賓客前來旅遊觀光,在我市經濟建設中正發揮重要作用。
文物管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得到逐步建立和完善,機構規格不斷提高,文物管理隊伍也得到充實,為全面開展文物工作奠定了基礎(詳見後章)。根據《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為確保流散文物安全,我市開展了文物普查和徵集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各級文物部門充分運用文物法律武器,大力開展文物執法工作,嚴厲查處文物違法事件,威懾了犯罪,保護了國家文物。 (一)文物普查、徵集 為搞清文物底數,搶救存在於民間的流散文物,1979年—2000年,我市開展了兩次規模較大的文物徵集活動。第一次是1979年—1985年,全市連續開展了文物普查及徵集工作。為搞好此項工作,地區及各縣均成立了文物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全區普查隊伍近2400人,普查出重點文物點2378處,其中歷史文物1690處,古遺址780餘處,古墓葬600多處,古城址160多處,古代寺廟和碑碣100多處,近現代革命舊址400多處,帝國主義侵華罪證遺址60多處,徵集各類文物1269件(套),蒐集和徵集史跡資料8000多萬字。第二次是2000年4月—7月,根據省文物局統一部署,全省開展了“繼往開來·百年文物徵集”活動,我市共徵集近現代文物近萬件,其中一級文物36件,二級169件,三級3342件,一般文物5000餘件。在隨後的全省評比中,市文化局獲組織獎,新縣文管辦、光山縣文管辦獲“先進單位”稱號,丁永祥等11位同志獲“先進個人”稱號。
文物執法
《文物保護法》頒布20多年來,全市各級文物部門自覺履行職責,文物執法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文物違法犯罪活動受到打擊,據統計,全市已查處各類文物案件50餘起,數十名文物犯罪分子受到嚴懲。1986年7月,商城縣黃柏山林場青年余立新拆毀息影塔群之右梅塔一檐角,盜出德化白觀音像、刻花銅缽、銅鏡等文物。文物部門配合林場派出所偵破此案後又將文物全部放入塔內。1988年9月11日夜,右梅塔第二次被盜,案犯黃柏山村周灣農民范先來、田應祥、夏忠來盜出德化白瓷觀音像等文物10件。次年11月23日,范先來等被商城縣人民法院判刑。1987年,固始縣沙河鋪鄉農民余海、李傳堂等盜掘固始縣城關第二磚瓦廠暴露出的一座春秋墓,盜走銅盤等文物20餘件。縣公安局經過幾個月的追查,將案犯緝拿歸案。1988年7月30日固始縣人民法院對余海等判刑8年,其餘案犯判6年至8年不等。2000年12月,溮河區李家寨林業檢查站工作人員發現一來自湖南車輛上載有文物,立即報告了公安局、文物部門。文物幹部與公安人員連夜趕到現場,將司機和車扣留。後經查驗,發現車上有文物60多件。這些文物已由公安機關移交文物部門收藏。為保護地下文物,1999年8月,市文物部門成立了市直兩區文物鑽探辦公室,直接負責市直兩區文物鑽探工作。通過幾年的工作,發現了一批古墓葬,保護了大批地下文物。 為加強對流散文物的管理,淨化文物市場,根據全省統一安排,2001年12月,市文化、文物、經貿、公安、工商等部門組成20餘人的突擊檢查組,對市區及明港、甘岸、南灣等地進行了拉網式檢查,收繳非法經營文物30件,查扣仿古瓷器3件、青銅器2件、古錢幣1600餘枚,使市區內文物市場得到初步整治。
考古發掘
多年來,市文物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按照“既有利於文物保護,又有利於經濟建設”的“兩利”方針,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基本項目的文物調查、鑽探和搶救性發掘工作。多年來,市文物部門配合上級文物部門對京九鐵路312國道擴建工程、寧西鐵路、京珠高速、西氣東輸、信葉高速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考古調查、鑽探和發掘工作;發掘了固始侯固堆一號墓、羅山蟒張商周墓、光山寶相寺春秋墓、長台關七號戰國墓(配合省發掘)等古墓葬200餘座,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 1980年4月,羅山縣蟒張鄉後李村在修建水利設施時發現一批商代晚期墓葬,經信陽地區文管會清理髮掘後,認定其為一商周墓地。以後的十幾年內,市文物部門在這裡共發掘商周墓葬82座,其中大部分為“息”族墓,出土了近千件各類文物,尤其是出土的商代酒,已作為世界最古老的酒被載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時至今日,羅山蟒張商周墓地仍在我國商代晚期考古中占有重要位置2002年9月30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局組成考古發掘隊搶救發掘了成台關七號戰國墓。在我市公安幹警、武警官兵的大力配合下,發掘工作歷時22天,於2002年10月21日結束。這次發掘出土銅器、木漆器、陶器等類文物670件,尤其是出土的兩組套裝青銅盤、杯價值極高,已引起國家、省、市領導和專家的關注。市委、市政府對此次發掘工作高度重視,市領導李中央、劉懷廉、姚鐵璜、劉世軍、余學文、姚玉明、王道雲、宋效忠、萬明雲等都親臨現場檢查指導工作,還對發掘現場秩序及安全保衛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市文化局、公安局、文物局、武警支隊及平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也曾多次到現場指導工作,解決具體問題。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確保了發掘工作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