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影響
![信用擴張](/img/5/5f2/nBnauM3X2EzNxIjM4ITN2ITM4QTMwUTN0ITNzQTNwAzMxAzLyU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價格基本穩定的條件下,如果用信用擴張推動缺少貨幣部門的投資,被價格上漲所抵消(以實物計算的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變),或超過經濟的實際需求而過分地擴張信用,都將誘發通貨膨脹,而不可能促進經濟發展。在中國,為保證物價的基本穩定,很少採用以信用擴張為主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但也不排除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某一時期的特定需要,向缺乏貨幣推動的個別部門適度擴大信用,以促使其發展。
![信用擴張](/img/e/bd1/nBnauM3X2ITMycTN5YTN4UjN5QTM5ADMyEDM0QTNwAzMxAzL2U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相關實例
一些事實說明了信用膨脹的嚴重程度。從金融資產的數量看,1998年全球股票市值和債券餘額已達到60萬億美元,衍生金融工具櫃檯交易額為80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而且,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金融資產的增長速度都高於GNP增長速度2—3倍。從世界經濟的格局看,美國的GNP只占世界的25%,但外匯交易中美元占了90%,美國的股值和債券餘額占全球50%,這說明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大大超過了其實體經濟在全球的地位。從國際金融市場的的參與者看,市場的主體是機構投資家,他們更重視短期的收益,這使得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與實體經濟的偏離越來越大。
信用膨脹的結果是虛擬經濟具有巨大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而這又會對實體經濟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信用是建立在人們對未來償付能力的預期上的,它反過來也在不斷加強這種預期。信用膨脹缺乏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高漲時它會把金融資產的價格推得很高,然而一旦人們的預期出現問題,就會引起信用鏈條的連鎖反應,造成整個信用體系的崩潰,最終使得實體經濟也陷於癱瘓。
影響因素
具體地講,虛擬經濟會從下面幾個方面影響實體經濟。首先,虛擬經濟大大增加了實體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企業經營要面臨匯率、利率、股票價格的波動,虛擬經濟的發展使得波動的原因不僅來自巨觀經濟的變化,更受到金融市場投機活動的影響。其次,虛擬經濟的虛假繁榮會掩蓋實體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供求失衡和結構性問題,誤導投資者擴大投資和消費,進一步刺激虛擬經濟的增長,造成經濟過熱和金融泡沫。又其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兩元市場的格局會造成兩個價格信號。在雙重價格體制下,投資者追求利潤的理性會扭曲資源配置,造成市場失靈;同時,通貨膨脹從商品市場轉向資本市場,可能形成隱性通貨膨脹。再次,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偏離會誘發投機炒作活動,減少生產性資金,隱含鼓勵分配、壓制生產的制度誘導,形成惡性循環的路徑依賴。最後,東亞金融危機的事實也告訴我們,虛擬經濟崩潰以後社會穩定和國家經濟安全會受到極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