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英文名:culture of information society,產生並形成於資訊時代,是以信息技術廣泛套用於社會生活為主要特徵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態。

基本信息

文化起源

信息文化信息文化
對於信息文化的關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80年代,一是未來學家對信息社會的文化(cultureofinformationsociety)的研究,如丹尼爾·貝爾的“後工業社會”文化研究、阿爾溫·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文化研究等;二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MIS)和信息資源管理(IRM)研究中的概念,它研究企業採用計算機系統進行管理後,形成的新型企業文化與傳統企業文化之間的區別。此後,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套用,人們對於網路文化和賽博文化的關注逐漸豐富和發展著信息文化的研究。
在中國,信息文化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1990年,盧泰宏所著的《信息文化學導論》一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論述信息文化的專著。隨後關於信息文化的研究與關注逐漸豐富起來。

構成特徵

信息文化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徵外,還有一些特性,主要表現在:
1、數位化、全球化體現了資訊時代的物質文化特徵
數位化是信息文化的根本特徵,網路上的一切信息(包括各種圖片聲音遊戲虛擬現實技術等)無論採用的是哪種程式語言最終都是以二進制代碼0和1存儲在計算機中的。這意味著,所有的信息,不管從前多么千差萬別,都可以按照一種的簡單的統一的機器“語言”被組織起來。
全球化是信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前任何形態的文化都是區域性的,因地理障礙造成的交流障礙是不可克服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地理障礙已經不再成為交流的障礙,人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足不出戶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文化將是全球性的,或具有全球性的。
2、虛擬性、互動性體現了資訊時代的行為文化的特徵
虛擬現實技術作為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是人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環境互動作用的技術手段。數字圖書館、虛擬實驗室、虛擬辦公室、網路商店和網上購物等,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嶄新的傳播工具,區別於其他傳統傳播工具的最本質的特徵,就是互動性。網際網路用戶不但可以實現一對一的信息雙向流動,而且還可以達到一對多、多對多的互動關係。總而言之,網際網路具有實時、互動的特點。
3、開放性、自治性、自律性成為資訊時代制度文化的特色
信息網路的結構是開放的和高度自組織的,在這種開放的技術環境中人們可以在網上隨時隨地的以匿名的方式瀏覽各種信息發表各種看法,這為信息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但是同時,又要求人們要有高度的自治性、自律性,切實的做好不做法律、道德所不允許做的事情。
4、信息交流自由、平等、共享的理念正逐漸演化為資訊時代精神
文化本身就具有延續和傳遞的特點,而信息文化在作為文化的一種同樣也在傳遞和延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在資訊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路通過各種信息設備進行交流而且這種交流方式為廣大人民民眾無論是哪裡無論在什麼地方的人都可以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在網路中人們用虛擬身份和不同的人進行對話進行言論,所以能夠加強人們的交流意識,從而汲取所需的文化,促進平等對話,同時也能夠將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東西與人分享擴大交際圈。
構成
作為物質形態的信息文化,是立足於社會信息和信息資源的累積和沉澱、信息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更替和勃興,為社會信息交流和利用提供了堅實的物化的人文環境,是社會活動與信息活動的交融的結果。信息資源系統和信息技術體系構成了作為物質形態的信息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發展基礎。
作為社會規範的信息文化,是形成和調控人類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各種信息關係的程式化、制度化手段的組合,從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認同感出發,確立人類信息活動的道德準則和法理制度,是社會信息活動的基本依據和總體要求。信息倫理和信息法規以其強制和非強制的力量維繫社會信息交流和管理活動。
作為行為方式的信息文化,是人類信息交流和管理中約定俗成的規律性方式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為的展現,是伴隨信息交往過程中外在的技術力量和資源形態的演化而不斷更新。在信息擴散、中介、接受、吸納和再生的全過程中,個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與普遍規律的結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響的信息行為方式。
作為精神觀念的信息文化,是人類個人和群體的精神的、內化的信息意識和素養的集中體現,而這種文化體的心理構成和意識外傾成為社會信息文化的精神支撐,是信息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建立於人類信息世界的內在的、隱性的、歷史的信息思維模式之上,信息文化具有獨特性的信息價值系統和觀念系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經緯交錯的信息文化的“精神地圖”。
顯然,四種形態的信息文化具有明顯的層級性,而作為物質形態的信息文化和作為社會規範的信息文化是廣義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礎,作為行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為精神觀念的信息文化是廣義信息文化的理性分析。因而,我們更傾向於把作為行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為精神觀念的信息文化看成是嚴格意義上或狹義信息文化。
對信息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我們都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了解之後我們來研究一下信息文化所具有的別於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徵。

文化含義

信息文化與傳統文化

信息文化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是一種徹底理性化的數字文化,它與傳統文化迥然不同。信息文化是運用高科技手段對傳統文化進行的轉型與升級。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文化,經歷過歷史長河的積澱,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信息文化則是在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的基礎上,通過對傳統文化進行揚棄而形成了更加具有特殊性、個性化和無窮創造力的全新文化。因此,發展信息文化與實現傳統文化具體形態的轉型並不矛盾。
信息文化與網路文化
林秀在《信息文化與網路文化概念比較分析》一文中廣泛收集了當前信息文化和網路文化定義,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從兩個概念的產生順序、概念的外延、依賴技術的程度方面指出了二者的區別:信息文化先於網路文化而產生,信息文化包含網路文化,網路文化較之信息文化更依賴於信息技術。
信息文化與大眾文化
伍誠達在《信息文化與大眾文化探析》一文中對信息文化的產生與發展作了探討,並從二者的同質性即商業特性、大眾性、平面性的分析中探求二者內在的關係,又從大眾文化與信息文化的衝突即大眾文化的民族性、區域性與信息文化全球性的衝突,大眾文化傳媒與新型信息傳媒的衝突兩方面進行論述,從而對信息社會中信息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發展關係做出推測。鄭金帆認為:“某種意義上,大眾文化是信息文化的母體,信息文化自大眾文化中衍生出其自我的"。
信息文化與情報文化
根據奧爾森和孔斯在1989年所給出的定義,情報文化是對情報的作用和功能的了解,是查詢、檢索和使用情報進行決策的能力,是通過電子處理生成和利用情報的能力,從定義上看,情報文化範圍較信息文化狹窄,從屬於信息文化,是信息文化在情報領域的分支。
信息文化與賽博文化
在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路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新技術的基礎上,通過人們社會交往和信息交流,從而在In2ternet和其他的通訊網路中形成了賽博空間(Cyberspace)和賽博(Cyberculture)。賽博空間是一種“虛擬實在”的空間。一方面,賽博空間具有虛擬性,賽博空間又具有實在性。它是由電子領域的實在和符號領域的實在構成的第三種“實體”。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其一,賽博空間是數位化信息流動的空間;其二,賽博空間是一種文化交往空間,對賽博文化的研究,著重探討了資訊時代文化形態的變化及其影響,構成了信息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在信息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它對社會乃至整個人類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需求都離不開信息文化的作用,可以這樣說,信息文化構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的科技騰飛,它將越來越產生出強大的作用來,為人類的幸福做出突出的貢獻。

作用及應對

積極作用
第一,信息文化加快了社會發展的節奏,人際交往表現出速度快捷、效果顯著、聯繫緊密、成本低廉的特點,並且呈現出格式化、規範化和即時化的特徵。我們可以通過信息的快節奏達到我們追求實效的效果,從而從爭分奪秒中縮短距離和減少時間的限制。
第二,信息文化在心理層面上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導致個性化進一步發展。由於信息文化的廣泛普及,人們潛移默化中受其影響較大,從網路虛擬環境中,人們的心理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例如現如今出現的“偷菜”、宅家一族,這都反映了人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第三,個人道德觀念的多元化。信息文化必然給人們道德觀念深深地打上信息的烙印。很多人因為網路而走紅,雖然他們違背了道德觀念,但是人們為什麼要把他捧紅,人們是出於對網路的娛樂性而將道德底線降低還是有其他的,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發現。
第四,交往平等化。網路是開放的文化,是一種新的文明。它解決了由於地域和空間的阻隔帶來的文化交流或文化交融困難的問題,任何人只要在網上,就可以與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可以面對面交流,也可以虛擬式交流,可以實時實地交流,也可以跨時空交流。人的價值觀可以相互影響,人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成果可以有更廣度的交流。網路為人們提供了廣闊的交往活動的空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平等交流互動,而且在網路中我們可以用虛擬的自我與人交往,這些都是平等的表現。
消極作用
然而,世間萬物都是有利有弊。信息文化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其以浪潮之勢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其負面作用也漸露端倪。
1.在信息技術及其套用方面。信息爆炸和信息過載,信息選擇困難,信息安全問題嚴重,高科技違法犯罪造成重大社會危害,個人的隱私權受到侵犯,信息貧富鴻溝加大等。
2.在精神觀念和社會文化方面。殖民文化的入侵,保存民族文化成為難題,高雅文化消失,大眾文化泛濫,文化上的折衷主義,人文科學陷人窘境等。
3.在制度規範方面。信息權威的形成,專家成為社會權力的主體,信息歧視等。
4.在社會心理及行為方面。信息文化環境中所產生的各種信息疾病,數位化人和網路人的出現,個性的消失,消費心理盛行,信任危機對社會的腐蝕,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疏離化等”。
美國學者羅斯扎克(TheodoreRoszak)1986年在其所著的《信息崇拜———計算機神話與真正的思維藝術》一書中指出:“不論資訊時代的前景多么誘人,我們付出的代價從未超出過所得到的東西。對隱私的侵犯使我們失去了自由,選擇政治的墮落又想使我們失去民主,計算機化的戰爭機器更是對人類生存的直接威脅??”當然,他的議論更多是針對信息化的負面影響的,但這些討論的確提醒人們更仔細、更深刻地認識信息化那些並不使人感到振奮,甚至讓人感到憂慮的問題。
應對措施
要消除信息化的負面影響必須從制度、經濟、技術等方面著手進行綜合治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人文管理手段
即國家運用政策、法律、道德手段來規範信息行為,打擊信息犯罪,保護信息產權,加強對信息的合理利用與管理。
經濟管理手段
即國家運用經濟手段,按經濟規律的要求來管理信息資源。運用經濟管理手段可以做到:①協調信息市場各參與主體間的經濟利益,保證信息產業的公平競爭;②引導人、財、物的合理流動;③調節經濟結構;④調整信息產業的所有制結構;⑤促進信息產業經營管理。通過這些手段可以避免並解決信息文化的一些負面影響。
技術管理手段
即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消耗,得到最完整、最準確的信息,最終實現社會信息化的有序管理。例如:為解決Internet的安全和性能問題,軟體廠商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提供了各種產品,如防火牆、性能加速器、Internet內容過濾器等,通過技術管理手段來保證網路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