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200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工作至今。
2001年至2002年間,赴美國American University作訪問研究,期間在美國國會聯邦眾議員Jim McDermott辦公室擔任立法助理近1年,主要負責外交、移民等問題領域的政策建議和立法諮詢事務。
2003年7至8月,入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精英學者計畫”,受法國外交部資助赴法國交流訪問。
2006年6月至7月,應台灣淡江大學之邀,赴島內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訪問研究。
2009年7月至8月,應台灣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邀請,赴島內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研究。
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從事為期15個月的訪問研究。
先後數十次應邀赴美國、法國、德國、瑞士、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朝鮮、中國台灣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訪問和參加學術會議。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海洋問題、美國政治與外交、台灣問題、中美關係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項目
主持國務院台辦研究項目“《與台灣關係法》與保護台灣問題”,主要參與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美國國會外交與台灣問題”,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研究項目“美國國會與中美關係”,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研究項目“解讀美國對台決策機制:國會的視角”等。
主要作品
截至2013年10月,出版10部著作,包括專著《解讀美國對台決策:國會的視角》《“半自主”國會:美國國會外交行為模式》,合著《美國國會與美國對華安全決策》,譯著《人、國家與戰爭》《國際政治理論》《霸權之後》《宣傳與公眾輿論》等,在國內及國際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30餘篇。
著作(專著編著譯著)
信強著:《解讀美國涉台決策:國會的視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01月;
蔣曉燕,信強著:《美國國會與美國對華安全決策(1989-2004)》,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05月;
信強著:《“半自主”國會與台灣問題:美國國會外交行為模式》,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04月;
孫哲、信強等著:《美國國會與中美關係:案例與分析》,時事出版社,2004年版,2004年01月;
孫哲、信強主編:《美國國會與台灣問題》,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09月;
[美]費爾特著,信強等譯:《特工人生——“深喉”回憶錄》,九星出版社,2007年01月;
[美]諾姆·喬姆斯基,戴維·巴薩米安著,信強譯:《宣傳與公共意識》,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04月;
[美]肯尼思·華爾茲著,信強譯:《國際政治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004年01月 ;
[美]羅伯特·基歐漢著,蘇長和、信強譯:《霸權之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09月。
學術論文
信強:“合作機會抑或對抗催化劑?中國發展海軍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當代中國》(美國),2012年第21期;
信強:“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的轉型”,同志社大學《美國研究》(日本),2012年3月;
信強:“擴展的地平線:中國發展藍水海軍的意圖及啟示”,《今日中國》,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2010年;
信強:“美台關係的‘守夜人’:美國國會與‘台灣關係法’”,載林碧炤、林正義主編:《美中台關係總體檢:“台灣關係法”30年》,(台灣)巨流圖書公司,2010年版;
信強:“和平發展促統一:大陸兩岸政策新思維”,載《道路與考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信強:“霸權陰影下的東亞一體化”,載蔡東傑主編:《全球與亞太區域戰略格局發展》,(台灣)鼎茂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
信強:“邁向‘準軍事同盟’:美台安全合作的深化與升級(1995-2008)”,《美國研究》,2009年第4期;
信強:“美國親台國會議員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影響分析”,《國際戰略研究》,2009年第3期;
信強:“東亞一體化與美國的戰略應對”,《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6期;
信強:“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的轉型”,同志社大學《美國研究》(日本),2010年第1期;
信強:“超越權力政治:制度建設和大陸對台政策的轉變”,《當代中國》(SSCI),2010年第19期;
信強:“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調整”,《中國安全》,2009年第5期;
信強:“建構‘命運共同體’:大陸對台戰略之重構”,《中國評論》(香港),2009年第4期,總136期;
信強:“利益、戰略及美國台海政策的矛盾性”,《和平與發展》,2009年第1期;
信強:“危機決策中的美國府會互動模式”,《美國研究》,2008年第4期;
信強:“權力政治、制度建構與未來兩岸關係—一種制度主義的分析邏輯”,《全球政治評論》(台灣),2008年第1期;
倪世雄,信強:“‘二元民主’權力架構下的美國府會戰爭權”,《復旦學報》,2007年第6期;
信強:“中美‘軍事熱線’的意義不宜高估”,《學習月刊》,2007年10月上半;
信強:“美國反對台灣當局‘入聯公投’的動因分析”,《和平與發展》,2007年第4期;
信強:“從‘中國幫’到‘台灣幫’:美國國會親台議員與美台決策”,載《美國問題研究》(第五輯),時事出版社,2006年版;
信強:“試論美國國會領袖對國會外交決策行為的影響”,載《美國問題研究》(第五輯),時事出版社,2006年版;
信強、倪世雄:“行為體‘身份’與對外政策:美台關係的建構主義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1期;
賈妍,信強:“從‘中國幫’到‘台灣幫’:美國國會親台議員與美台決策”,《太平洋學報》,2005年第5期;
孫哲,信強:“官方化的非官方交往:國會與美台關係”,載孫哲主編:《美國國會與台灣問題》,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信強:“試論美國國會領袖對國會外交決策行為的影響”,《國際政治研究》,2005年第2期;
信強:“監督與鉗制:國會監督權與美台軍售決策——以美國國會對《與台灣關係法》的監督為例”,《台灣研究集刊》,2005年第2期;
信強:“試析台灣當局拓展國際空間的圖謀”,載《現代台灣研究》,2005年第1期;
信強:“制定‘反國家分裂法’的必要性與法理依據”,載《中國評論》(香港),2005年1月號,總第85期;
信強:“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利益契合”,載《中國評論》(香港),2004年10月號,總第82期;
信強:“台灣當局過境外交模式剖析:以2003年陳水扁過境美國為例”,載《現代台灣研究》,2004年第5期;
信強:“美國國會藍軍對美台政策的影響”,載《現代台灣研究》,2004年第4期;
信強:“‘無政府狀態’證義”,《歐洲研究》,2004年第3期;
信強:“試論美台‘自由貿易協定’的動因及可能性”,《台灣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
信強:“表象與實質:從台灣安全加強法案看美台軍事交流合作”,《台灣研究集刊》,2004年第2期;
信強:“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個案研究”,《台灣研究集刊》,2003年第4期;
孫哲,信強:“國會山莊裡的‘隱性政府’:美國國會助理制度評估”,《美國研究》,2001年第4期;
信強:“太空權論:地緣政治的新高點”,《國際觀察》,2000年第4期。
媒體評論
信強:“對朝鮮應設定階段性目標”,《環球時報》,2013-02-20;
信強:“金正日訪華與拒見卡特之政策意涵”,鳳凰衛視(媒體訪談),2010-08-01;
信強:“《中國不高興》及中國民族主義問題”,鳳凰衛視“鎮海聽風錄”(媒體訪談),2009-03-23;
信強:“美國增兵阿富汗及中東政策調整”,伊朗Farsnews新聞社(媒體採訪),2009-03-03;
信強:“希拉蕊訪華問題”,美聯社(媒體採訪),2009-02-23;
信強:“歐巴馬內閣人選(商務部長提名失敗)問題”,鳳凰衛視(媒體訪談),2009-02-13;
信強:“美俄衛星相撞事件,鳳凰衛視(媒體採訪)”,2009-02-12;
信強:“歐巴馬選情預測”,《鳳凰衛視》(媒體採訪),2008-10-09;
信強:“美國下任總統的對華政策”,鳳凰衛視(媒體訪談),2008-08-01;
信強:“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態度和政策”,鳳凰衛視(媒體訪談),2008-06-01;
信強:“美國對台軍售政策的演變”,鳳凰衛視(媒體採訪),2008-05-01;
信強:“軍事熱線能起何作用”,《世界知識》,2008年第3期,2008-03-01;
信強:“歐巴馬與麥凱恩之爭”,鳳凰衛視(媒體採訪),2008-02-01;
信強:“美國初選希拉蕊與歐巴馬之爭”,鳳凰衛視(媒體採訪),2008-01-01。
個人榮譽
1.2002年,獲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幹部”稱號;
2.2002年,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3.2006年,獲復旦大學“世紀之星”稱號;
4.2013年,獲上海年度(2012-2013)“社科新人”;
5.《“半自主”國會與台灣問題:美國國會外交行為模式》獲第八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
6.《行為體“身份”與對外政策:美台關係的建構主義分析》獲第九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多次獲得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勵。所撰寫的內部報告曾多次獲得政治局常委、委員批示。
學術兼職
1.中國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上海東亞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3.上海台灣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