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趙昺是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最後的皇帝,史稱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祥興帝。景炎三年(1278年)至祥興二年(1279年)在位,在位313天,卒年8歲。
趙昺曾先後被封為信國公、廣王、衛王。臨安危急時,他在母親楊淑妃的帶領下,暗暗出城,逃到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宋端宗於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4月病死,趙昺被陸秀夫,張世傑於同月岡州(今廣東湛江硇洲島)擁立為帝,5月,改年號為“祥興”,6月,遷到崖山(今廣東省新會縣南)。與此同時,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嶺(廣東海豐)被元軍統帥張弘范的弟弟張弘正所俘,其統領的督軍府從此瓦解。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元將張弘范率水陸兩路元軍直趨崖山。崖山背山面海,地勢險要,張世傑下令焚燒島上行宮軍屋,人馬全部登船,然後依山面海,將1千多條戰船排成長蛇陣,用繩束連線在一起,船的四周築起城樓,船上塗上一層厚厚的濕泥,縛上一根根長木。將帝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間,詔示將士與艦船共存亡。
張弘范見宋軍戰船集結,行動不便,就先用小船裝滿柴草,澆上油,點火後乘風攻擊宋水軍。宋軍船上的濕泥阻止了火勢蔓延,長木又頂住了火船,使元軍的火攻歸於失敗。張弘范又阻斷了宋軍的水源,封鎖了海口。宋兵饑渴交加,處境日益困難。張弘范派人勸降,被張世傑拒絕。
祥興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雙方進行了最後的決戰,張弘范分兵四路,發動猛攻。宋軍正在拚命抵抗時,忽聽得張弘范所在的指揮船上奏起了音樂。宋軍以為這是元軍將領在舉行宴會,戰鬥就鬆懈了一下。不料此樂聲是元軍總攻的訊號,張弘范的指揮船直撲而來,箭如暴雨。元軍在亂箭掩護下,奪走了宋軍的戰船七艘。各路元軍又一齊猛撲過來,從中午到傍晚,海戰進行得異常激烈。忽然,張世傑見到一條宋船降下了旗幟,停止了抵抗,其他戰船也降下旗幟,知道大勢已去,急忙一面將精兵集中到中軍,一面派出一隻小船和十多名士兵去接帝昺前來,準備突圍。
帝昺這時正由左丞相陸秀夫守護著,待在一艘大船上。小船來接帝昺,陸秀夫一是因為不知道這是真是假,二是因為擔心帝昺如突圍不成而被元軍截獲,堅決拒絕。他知道君臣都難以脫身了,就連忙跨上自己的座船,仗劍驅使自己的妻子投海自盡。然後換上朝服回到大船禮拜帝昺,哭著說:“陛下,國事一敗塗地,陛下理應為國殉身。德祐皇帝(恭帝)當年被擄北上,已經使國家遭受了極大的恥辱,陛下萬萬不能再重蹈覆轍了!”帝昺則給嚇得哭作一團。陸秀夫說完,將黃金國璽系在腰間,背起八歲的帝昺奮身躍入大海,以身殉國。頃刻間君臣二人就沉沒得無影無蹤。其他船上的大臣,宮眷,將士聽到這個噩耗,頓時哭聲震天,幾萬人紛紛投海殉國。
張世傑率領水軍餘部突圍而出來到海陵山腳下,不久,有人帶來了陸秀夫背負帝昺共同殉國的噩耗。張世傑悲痛不已,此時,颶風再來,部下勸他上岸暫避。張世傑俯視著在風浪中飄搖的宋軍殘船,拒絕暫避。絕望地回答:“無濟於事了,還是與諸君共甘苦吧。”又說道:“我為趙氏,也算竭力了,一君身亡,復立一君,如今又亡,我在崖山沒有殉身,是望元軍退後,再立新君,然而,國事發展到如此地步,難道這是天意。”說完墮身入海,為國為民族盡忠殉國。 南宋宣告滅亡。
歷史評價
元朝官修《宋史》:“宋之亡征,已非一日。歷數有歸,真主御世,而宋之遺臣,區區奉二王為海上之謀,可謂不知天命也已。然人臣忠於所事而至於斯,其亦可悲也夫!”
詳見:《宋史·帝昺本紀》
軼事典故
崖山傳說
1278年6月7日,張世傑、陸秀夫等一班文武官員,率十數萬軍隊,帶千餘船艦,簇擁著8歲的南宋皇帝趙昺和楊太后,浩浩蕩蕩,從硇洲遷帝駕前往新會崖山,至23日才到達新會崖門。傳說6月23日這天,宋帝趙昺正在前往崖山的路上,突然烏雲驟起,天降暴雨,所有人的衣服都被大雨淋濕了,帝昺的龍袍也淋濕了。南宋君臣到達崖山才雨過天晴,宮女連忙把趙昺脫下的濕龍袍拿到行宮外面的山桔樹上晾曬。不久,龍袍曬乾了,宮女收袍時卻不見了繡在龍袍上的金龍。宮女慌忙抱著沒有龍的龍袍回宮向楊太后稟告。楊太后聞知此事, 悲傷地說:“這是不祥之兆啊!”群臣無不驚異,急令宮女快去尋找金龍的去向。宮女找到曬龍袍的山桔樹,撥開樹枝,只見每條樹幹上都纏著一條金龍。宮女又驚又喜,伸手就想把金龍捉回來。誰知手剛觸到金龍,金龍立即變成山桔樹的花紋,每一條龍都是這樣。宮女沒辦法,只好又回宮稟告楊太后。楊太后低頭哭泣,說:“金龍要留在崖山了。你就讓它留下吧。”
從此,崖山一帶的山桔樹,每條樹幹上都凸顯著酷似蟠龍纏繞樹幹的花紋,有龍頭、龍鬚、龍爪和龍尾。這就是新會崖山的特產——蟠龍山桔。
崖山的蟠龍山桔生長成千姿百態,當地人常常挑選有特色的山桔樹砍下,剝去樹皮,曬乾,製成具有天然特色的蟠龍菸斗、蟠龍拐杖等精緻的物品。
義鳥殉葬
宋帝昺在崖山時,養有一隻白鷳鳥。這隻鳥聰明過人,還會說話,一看見帝昺就跳起來,尖聲叫道:“吾皇萬歲!吾皇萬歲!”十分可愛。宋帝昺畢竟是8歲的孩子,非常喜歡它,親自餵養在行宮中。不久,宋元海戰打起來了,南宋小朝廷搬到一艘巨艦上。帝昺也把白鷳帶到帝艦。白鷳來到帝艦,寢食不安,兩眼盈淚,見到趙昺也不叫“吾皇萬歲”了,只是望著他流眼淚。趙昺看見心愛的白鷳流眼淚,很是淒涼。
一天深夜,白鷳突然開聲叫道:“奇石千秋!奇石千秋!”聲音低沉悲涼。帝昺驚異,心中暗想:哪裡的“奇石千秋”?沒去理它。可每天夜裡,到這個時候白鷳就叫兩聲“奇石千秋”。白鷳的異常表現,令南宋群臣預感到前途不妙。
宋元兩軍激戰了22天,宋軍被元軍前後夾攻,被元軍斷絕了上岸采柴草和汲淡水的路線,終於兵敗如山倒。丞相陸秀夫被迫背負幼帝,走到那塊當作纜躉的大石(崖門奇石)上投海殉國。這時白鷳在籠中悲鳴奮躍不止,把鳥籠撞得左右搖晃。白鷳終於搖脫籠鉤,與籠一起墜入海中。白鷳為帝赴海殉葬,後人稱它為“義鳥”,並在慈元廟左側建一座白鷳冢以作紀念。清代會城舉人蕭燧作有白鷳詩讚曰:君子為猿鶴,小人為沙蟲。年年精衛志,填海泛西風。
崖門失璽
宋元大海戰,宋軍戰敗。丞相陸秀夫擔心皇帝被俘受辱,背起幼帝趙昺,帶著傳國玉璽,走到奇石上,縱身一跳,葬身崖海之中。宋朝玉璽從此沉落崖門海底。但遇上颳風下雨,玉璽又會偶然露出海面。
明代大儒陳白沙深感傳國玉璽永沉崖海之悲哀,想用自已的愛國之心感動南海龍王,便天天到崖門海邊拜祭,祈求龍王獻出玉璽,歸還朝廷。他每次拜祭都讀一篇很長很長的祭文,讀到自己淚流滿面。不久,南海龍王真的被感動了,便派一員蝦將向陳白沙獻玉璽。
這天,陳白沙又來拜祭龍王。他剛讀完祭文,突然前面水中浮出一隻很大的大龍蝦,兩隻大鉗捧著一顆光芒四射的玉璽直送到陳白沙面前。陳白沙慌忙跪下迎接。龍蝦看見陳白沙向它下跪,嚇得“咚”一聲跳回海中,把玉璽還給龍王,說:“啟稟龍王,大儒陳白沙向我下跪,小的怎能承受如此大禮?我不敢獻玉璽了。”龍王聽罷,喝道:“蠢貨!氣死我也!陳白沙跪的是玉璽,哪裡是跪你這隻大頭蝦?”龍王氣罷沉思道:“這些蝦兵蟹將又蠢又笨,只可供人送酒,不能辦事,這玉璽還是由我親自送去吧。”
再說陳白沙日思夜想的玉璽得而復失,悔恨交加,唯有繼續去祈求龍王。這天他又來到海邊拜祭龍王。龍王待陳白沙讀完祭文後,浮出水面,雙手把玉璽送到陳白沙面前。這回陳白沙汲取了教訓,不下跪了,伸手就要取玉璽。龍王見陳白沙如此無禮,不禁龍顏大怒,氣得“撲通”一聲跳回大海,把玉璽放回龍宮的寶箱裡。從此以後,這傳國玉璽就永沉海底了。
崖門奇石
崖山祠西北約3公里,原本有數塊巨石聚在一起,屹立於崖門內水中,最高一塊巨石突出海面二三丈,稱為“奇石”。相傳宋軍抗元時,曾用此石為纜躉,結大船千餘艘,作“一”字陣碇海中。後宋軍兵敗,宋丞相陸秀夫背少帝投海殉國於奇石下。
據傳,南宋滅亡後,張弘范磨崖大書“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字於奇石上。明代廣東提學趙瑤,觀奇石刻字怒不可遏,作詩曰:忍奪中華與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鐫功奇石張弘范,不是胡兒是漢兒。
明成化22年(1486年),御史徐瑁對奇石上十二字深惡痛絕,命人除去,欲改書“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字。而陳白沙認為宋亡時死者十數萬,不獨陸秀夫,宜書“宋丞相陸秀夫負帝沉此石下”。因爭辯不下,終未刻成。有傳說,陳白沙到崖門憑弔時,在碑首加上一個“宋”字,成為“宋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此傳不實,白沙先生知張弘范雖屬漢人,但從未作宋將)解放初,原鑿字奇石被航道部門炸毀。1964年秋,新會縣人委請田漢同志書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十三個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終於把這饒有紀念意義的碑石樹起。
群鳥護帝
趙昺投海殉國後,少帝遺骸卻浮出海面。有群鳥伏在屍身上,遮住少帝遺骸,隨海水漂流,一直漂到赤灣(今深圳蛇口)。赤灣海邊有間天后廟,一天廟主往海邊巡視,忽見海面有一具浮屍,上有群鳥遮蓋保護。廟主認為此浮屍定是異人的遺骸,便設法將它拖上岸來。浮屍上岸,群鳥飛去,露出一具童屍,身上穿著黃袍,面色紅潤如生人。廟主知道這是少帝趙昺的遺骸。就在這時,海邊天后廟裡的一根棟樑突然塌下。廟主與鄉紳父老認為此棟樑是天后娘娘送給少帝做棺材用的木料,便用它做成棺材,禮葬少帝於天后廟西邊的小南山下。
家庭成員
父母
父:宋度宗趙禥
嫡母:全皇后
養母:楊淑妃
生母:俞修容
兄弟
兄:崇國公(一作崇國政資國公)、廣沖善王趙焯,生母不詳。夭折。
兄:趙舒:全皇后所生。其父宋度宗即位的次年,夭折。
兄:益國沖定公趙憲,同母俞修容所生。次年,夭折。
兄:岐沖靖王趙鍠:楊淑妃所生。夭折。
兄:宋端宗趙昰,楊淑妃所生。
兄:宋廢帝趙顯,全皇后所生。
姊妹
晉國公主:楊淑妃所生。喪于海難。
信安公主:諡號莊懿,生母不詳。鄉里傳聞為宋度宗長女(待考),嫁進士方道盛,宋朝淪陷後在岡州平康都(今開平百合茅岡)定居。
相關遺蹟
趙昺墓被稱為“宋少帝陵”,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赤灣村少帝路,就在赤灣公園和赤灣國小附近。這是廣東僅有的南宋帝陵,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氏族譜·帝昺玉牒》載:“後遺骸漂至赤灣,有群鳥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邊巡視,忽見海中有遺骸漂蕩,上有群鳥遮居,竊以異之。設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禮葬於山麓之陽。” 而民間則傳說,當時赤灣海灘漂來一具身著黃袍龍衣的童屍,而赤灣海邊天后廟(即位於赤灣的天后博物館)的一根棟樑卻突然塌下,廟祝與鄉紳父老急忙焚香問卜,得知童屍為少帝遺骸,塌下的棟樑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當地百姓於是禮葬趙昺於天后廟西邊的小南山腳下。
據說,1911年香港趙氏後裔才修建了少帝墓,1963年被赤灣駐軍發現。1984年初,香港趙氏宗親會和蛇口工業區旅遊公司又捐資四十多萬港元,對陵墓進行了修葺擴建。
宋少帝陵遠沒有一般的皇帝陵那么大氣,整個陵園幾乎一覽無餘。陵園北依小南山,南臨伶仃洋。正中就是少帝墓,墓地中央豎立一塊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龍兩幅,中間刻有一太陽浮雕;墓碑正中鐫刻“大宋祥慶少帝之陵”八個填金大字(據說,“祥慶”應為“祥興”之誤,但在粵語中,“慶” 和“興”讀音相近);右左兩行填金小字為:“本山坐於兼祭復卦四支”、“辛亥歲趙氏三派裔孫重修”,兩旁有一金字對聯:“黃裔於今延宋祀,赤灣長此鞏皇陵”。碑後為墳堆,有兩重弧形圍牆,前段中間頂麵塑祥雲拱月,塗染朱紅,後段頂麵塑雙龍拱日,下有一隻鳳鳥裝飾。
墓的東側,立有一塊泉州白石碑,正面是《宋帝昺陵墓碑記》,記敘了宋少帝的生平、陸秀夫負帝殉海的經過以及陵墓的修建情況,碑文為篆體陰文,風格古拙,是著名書法家商承祚所寫。石碑背面則刻有著名書法家秦萼生題筆的八個大字:“崖海潛龍,赤灣延帝”,字型蒼勁。
陵墓西側,是一座高約四米的陸秀夫負帝殉海石雕像,民族英雄陸秀夫背負幼主,視死如歸,凜然正氣,令人肅然。
或許,正是陸秀夫這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的感召,不時還有世人前來拜祭。在少帝陵前,在陸秀夫像前,擺滿了豐盛祭品,縈繞著裊裊香菸……
香港也有一個紀念兩位宋末皇帝逃難的地方,為宋王臺公園,附近有“金夫人墓”,相傳為宋端宗生母楊太后之墓。由於該址後來興建了聖三一堂,“金夫人墓”也隨之湮沒。
此外宋王臺公園附近以前曾建有宋街、帝街、昺街,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1942年3月擴建啟德機場,招募了數千名工人炸毀古蹟宋王臺,戰後港英政府為重建機場,剷平了宋王臺餘下的「聖山」部份。
人物爭議
生辰爭議
關於趙昺的出生年月日,歷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宋度宗鹹淳八年壬申(寅正)十二月四日戊子,換算成公曆應該是1272年12月25日;
另一種說法:宋度宗鹹淳八年壬申(寅正)正月十二日辛未,換算成公曆應該是1272年2月12日。
死因爭議
廣東省湛江市雷州灣的東南海域中有因數十萬年前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中國最大的火山島——硇洲島。站在岸邊堆積的熔岩亂石之上,霧靄茫茫,水天一線,驚濤如訴。隨行的湛江文化研究專家、湛江市博物館原館長陳志堅介紹,相傳當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趙昰和抗元軍民正是在這裡憤慨山河淪陷,將岸邊巨石怒擊水中,代表與元朝抗爭到底的決心。是為“以石擊匈(元)”,“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島也因而得名。
雖然南宋朝廷苟且偏安後在此最後滅亡,然而這段歷史卻是粵西沿海地區最為珍貴的文化財富之一。南宋年間,粵西沿海大都是荒遠之地,正是因南宋流亡朝廷的一路南下,才為這些地區帶來了中原、江南文化的火種,並對其後世文化的傳承發展影響深遠。硇洲島,就是南宋朝廷這段流亡之旅的海上最南端根據地。在此地發生了兩件大事:一、年僅11歲的皇帝趙昰駕崩,7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繼位;二、宋軍於此駐紮不久即莫名掉頭北返,走上了最終“自取滅亡”的不歸之路。
在這個僅有56平方公里的小島上,與宋代相關的歷史文化底蘊卻是頗為厚重,宋皇城遺址、翔龍書院、宋皇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這些滄桑斑駁的古蹟隱藏在一片片茂密的火山島原始植被深處,曲徑通幽,充滿了神秘色彩。不僅如此,“不拜皇帝拜忠臣”,島上的廟宇除天后宮(媽祖廟)、關帝廟、宗族祠堂等在廣東沿海常見類型之外,早年修築的分別祭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宋末重臣的祠廟在這裡分布眾多,香火不斷。島上居民如今仍延續著將三位宋臣神像請回家中輪流供奉的虔誠風俗,每年廟會之際又送回廟中,島上、島外居民都會來此祭拜,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當代史學專家對硇洲島的歷史背景一直存在著一定爭議。從地圖上看,宋廷流亡至硇洲,卻又突然掉頭北返,最終亡於崖山。行軍路線逆流,且迎向元軍追兵,十分不合情理。然而在以硇洲島原天后宮理事會副會長竇廣棟為代表的當地文化學者看來,這種疑慮似乎不應存在。在他和陳志堅老館長的帶領下,我們仔細考察了當年南宋朝廷駐紮過的遺蹟。而對於學術界的爭議,竇廣棟等人有一個頗為大膽的猜想:或許歷史上的崖山海戰,根本不是亡宋之戰,史料所記載的,只是後人以訛傳訛。崖山海戰的失利對宋軍海上主力的打擊雖是毀滅性的,但陸秀夫背負趙昺跳海這個南宋滅亡的標誌可能並未在崖山發生。
“趙昺和陸秀夫可能是在硇洲島跳海的!”竇廣棟進一步陳述了他有如此猜想的論據:從海上逃亡路線分析,掉頭北返的確不合情理。因此北返的應該是張世傑所率領的宋軍精銳,企圖開闢“第二戰場”。崖山海戰確實讓宋軍喪失了大部作戰主力,但宋廷並非滅亡在崖山。在硇洲島上,宋廷修建行宮、書院等遺址真實存在,若非宋廷想長期駐紮於此,絕不會貿然勞師動眾大興土木。年幼的趙昺當時可能與陸秀夫等其他大臣留駐在硇洲島,苦等來張世傑崖山戰敗的訊息後或於此地絕望跳海,或在隨後繼續流亡的途中最終葬身大海。
由於歷史的真相記述不清,或許永遠會伴隨著猜想、推敲和質疑。硇洲島在宋元之交那段特殊歷史中扮演的角色的細節究竟如何,還有待專家學者的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