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之亂

保元之亂,1155年,近衛天皇去世,皇室內部為皇位繼承問題發生了激烈的鬥爭。近衛的父親鳥羽法皇和近衛的兄長崇德上皇還在人世,崇德上皇希望自己復位,或由自己的兒子重仁親王繼承。而鳥羽法皇主張以兒子雅仁親王即位。是日本歷史上少有的兄弟之間兵戎相見的爭位之戰。

簡介

1155年,近衛天皇去世,皇室內部為皇位繼承問題發生了激烈的鬥爭。這時兩位上皇——即近衛的父親鳥羽法皇和近衛的兄長崇德上皇還在人世,崇德上皇希望自己復位,或由自己的兒子重仁親王繼承。而鳥羽法皇主張以兒子雅仁親王即位。為了皇位繼承的問題,藤原氏內部也出現了對立,關白藤原忠通支持雅仁親王(鳥羽的四皇子),左大臣藤原賴長擁護崇德上皇。結果鳥羽法皇占了上風,雅仁親王即位為第77代天皇後白河天皇。此舉引起崇德上皇的不滿。
後白河天皇即位,改元“保元”,鳥羽法皇似乎察覺到周圍形式不穩,他召集外郡方面的武士進駐禁內,選拔名武士平清盛等十人,要他們立誓擁戴新皇。鳥羽法皇與1156年(保元元年)七月二日薨。鳥羽死後,崇德上皇開始行動,他聯絡藤原賴長等準備奪回皇位,他一面通知賴長起事,一面召集武士準備奇襲。在崇德的營中,老將源為義和他的源家將個個勇武,是崇德上皇最倚仗的勢力,但源家將中有一個人例外,既為義的長男源義朝,他因早被鳥羽法皇編入立誓效忠新皇的十名武士之中,因此他沒跟隨父親加入崇德一夥。
到七月十日,雙方準備接戰,崇德、賴長營中驍將源為朝主張對敵採用夜襲的策略,他算定在敵營的弟弟若被重用為主帥,必定會採用夜襲,但為朝的正確提議被死腦筋的賴長否決了。為朝推測的沒錯,敵營果然起用了他的弟弟義朝為帥,義朝果然也採用了夜襲的策略。七月十一日子夜,三路軍馬撲向了崇德上皇駐紮的白和殿,並乘風縱火,一時火光瀰漫,源家將雖奮力抵抗,但崇德上皇嚇的先跑了,於是全軍潰敗,藤原賴長被流矢所傷,落荒而走,戰死於木津川的船中。敗眾也紛紛投降了。
崇德上皇落敗,跑到仁和寺當了和尚,後被流放到外地,最後在淒涼和窮困中鬱鬱而終。這場政鬥史稱“保元之亂”,是日本歷史上少有的兄弟之間兵戎相見的爭位之戰。

歷史

久壽二年〔1155年〕,體弱多病的近衛天皇病歿,年僅十七歲。鳥羽院指定由崇德上皇的同母兄弟雅仁親王繼位,就是被稱為“日本第一大天狗”的後白 河天皇。且說崇德上皇是被鳥羽上皇逼迫退位的,無日無刻不想著捲土重來。到了次年也即保元元年〔1156年〕,鳥羽院駕崩了,崇德上皇趁機與左大臣藤原賴長密謀,打算復辟。
隨著皇族的一分為二,攝關家也分為兩派,當時的關白、藤原賴長的兄長忠通是站在後白河天皇一邊的。因此崇德上皇想要復辟,必須訴諸武力不可,遂他於七月十日夜晚召來了藤原賴長、平忠正、源為義及其子源為朝,商量該怎樣發動一場軍事政變。
--湊巧的是,已洞悉上皇陰謀的後白河天皇,偏偏也在同一日召來藤原忠通、平清盛〔平忠正的外甥〕、源義朝〔源為義之子〕商議。清盛和義朝等人都是 少壯派武士,摩拳擦掌地主張要先下手為強,至於他們竟敢向長輩同時也是一族總領舉起刀劍,是被所謂的“忠誠心”所利用,是被利益所引誘,還是野心膨脹使 然,可就誰都搞不清楚了。
年輕人行事果斷,說動手就動手,於是次日凌晨,清盛、義朝率兵包圍了尚在白河殿喋喋不休爭論的上皇一黨,將之一把火燒了個乾淨。亂兵猶自不過癮,又點燃了賴長、為義、忠正等人的宅邸。
不過短短半天,崇德上皇派就大敗虧輸,藤原賴長被流矢射死,平忠正、源為義等人先後被殺或被俘。崇德上皇逃到仁和寺躲避,被天皇派 搜將出來,遠遠地流放到四國的贊岐去了。這次事件史稱“保元之亂”,它標誌著新興武士階層不但在地方上耀武揚威,甚至已經把勢力延伸到了朝廷內部,公開插 手皇室糾紛,公家政權的時代即將結束,武家政權的時代就要到來。
且說院政既然已經成為了傳統,在政治鬥爭中獲勝的後白河天皇也就不肯貪戀天皇之位,沒兩年就讓位給東宮守仁親王,就是二條天皇,自己當更有權力的上皇去了。然而因為此君賞罰不公,填不保武士們的胃口,才退位就釀出了“平治之亂”。
“保元之亂”後平清盛青雲直上,源義朝卻得不到上皇重用,從而心生怨恨。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趁著平清盛離京前往熊野的機會,源義朝舉兵 叛亂,將後白河院囚禁起來,並且殺害了後白河院的寵臣、親清盛的藤原信西。平清盛在途中聞變,匆忙回京,在自己位於京都六波羅的官邸集結重兵,計畫奪回天皇和上皇。大戰一觸即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