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在第二次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俄羅斯開始為軍事人員的個人防衛需要而研製一種能全自動射擊的大型軍用手槍。
歷史
1948年,在位於圖拉的中央設計研究局工作的工程師伊戈爾•斯捷奇金(Igor Stechkin)正式接受了設計一種新型手槍的任務,設計要求是要採用新的9×18mm馬卡洛夫手槍彈,進行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擊,在全自動射擊時要求容易操控,並要求可駁接槍托,也即所謂的“衝鋒手槍”。
種衝鋒手槍很快就設計出來,並在1951年與馬卡洛夫PM手槍一起被俄羅斯軍隊採用,這種新槍被命名為斯捷奇金自動手槍(Automaticheskij Pistolet Stechkin),縮寫為APS,也常常被稱為斯捷奇金手槍。
詳細
APS手槍採用簡單的自由後坐式工作原理,結構類似馬卡洛夫手槍,全鋼結構,外露式擊錘,雙動板機,復進簧套在槍管外,雙排雙進彈匣。在鋼製套筒的左後方有一個三位置的保險/快慢機柄,為了在全自動射擊時容易控制,APS手槍在握把內安裝了一個插棒式彈簧緩衝器,並把套筒後坐行程延長到相當於馬卡洛夫手槍彈長度的兩倍,使理論射速降低到一分鐘600發。固定片形準星安裝在套筒前方,缺口式照門的射程可調,表尺刻度有25m、50m、100m和200m。
為了進一步增大射程和提高全自動射擊時的散布精度,APS手槍採用了一種可駁接到手槍上充當槍托的硬殼式槍套,作槍套使用時可以通過腰帶卡把槍套掛在腰上,也可以通過一根肩掛式背帶掛在肩上;作槍托使用時,可以通過手槍握把尾端的引導槽駁接槍套,駁接槍套時也可能使用背帶。早期的槍托式槍套是木製的,後來改用棕色的工程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