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是被電話促銷員巧妙偽裝了的一個詞,其實就指“促銷電話”。這個詞算是史上最具欺騙性和誤導性的詞了,因為“促銷電話”本身沒有一點禮節可言。
現象介紹
不是贈送保險,就是推銷紅酒。反正都挺惹人厭的。可是你知道嗎?這種煩人的促銷電話在英語裡竟然叫courtesycall!簡直是反諷到了極致啊。
相關例子
如今,很多商家的促銷手段開始升級,從發簡訊到打電話,影響到市民的正常生活。“簡訊我還可以用軟體攔截,但隨時可能響起的促銷電話,卻讓人有種被打擾的感覺。”在市內某單位上班的趙女士,她的話代表了大多數市民的心聲。
促銷電話無孔不入
“一開始接到促銷電話,我還以為是合作單位找我說工作上的事情。”趙女士告訴記者,昨(10)日中午,她正躺在床上午休,她的手機響了。睡意正濃的趙女士隨手拿過手機,沒看號碼就接聽了起來:“請問你是某某嗎?我是某某公司的,不知你現在是否方便,想跟你商量點事情。”當趙女士只是“餵”了一聲後,電話那端便直接切入主題。
“當時把我嚇了一跳,我還以為是工作夥伴找我談事情呢。”趙女士趕緊翻身起床,才發現對方是某保險公司的促銷人員。趙女士氣不打一處來:“現在的促銷也太理直氣壯了,當我明確告訴他我沒空參加他們公司的活動時,他還繼續詢問我的親朋好友是否有時間。”
像趙女士一樣,遭遇商家打電話騷擾的市民還不在少數。為了儘快出售自己名下的商品房,家住市平城街的市民冉飛選擇在一房產中介進行登記銷售。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短短兩周時間,房子還沒賣出去,來自房屋裝修公司的電話就接了不下十個。“一開始覺得了解一些信息對親戚朋友都有幫助,但久而久之就覺得煩了。”之後,只要對方一說自己是某裝修公司的員工時,冉飛立即就掛斷電話。
電話促銷直接有效
“促銷簡訊偶爾還會提供一些有用的打折信息,也可以對其進行攔截,不會對工作、生活產生不良影響。”趙女士說,但不分場合響起的促銷電話就不一樣了,總覺得有種被干擾的感覺。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近七成市民表示自己曾經收到過促銷簡訊,接到過促銷電話。少數市民在接到促銷電話時,會要求對方不要再打過來。但也有一部分市民會耐心聽完電話中的促銷信息,並表示出購買興趣。
隨後,記者根據趙女士提供的一家保險公司的促銷電話號碼,回撥了過去。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稱,目前該公司在舉辦一些介紹新產品的講座,並準備了不少小禮物,以此邀請一些市民前往聽講。當記者詢問市民的電話號碼是從哪裡得到的時,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號碼都是花錢從一些渠道購買的,但拒絕透露具體的購買途徑。“電話促銷更直接有效,這也是我們公司的宣傳方式。”據其介紹,電話促銷比起簡訊等溫和促銷,宣傳效果更明顯。“每到節假日或商場促銷時,我們都會向顧客傳送促銷簡訊。”市內一家大型商場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促銷對象大多數是商場會員。在他看來,向商場會員傳送促銷信息,是理所應當的。
市內幾家通信運營商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技術能對類似的促銷電話進行禁止處理。“商家搞促銷,還是應該選擇恰當的方式,如果方法不當,引起消費者反感,將適得其反。”一位廣告商建議。
一個“阿哥”電話讓女友發飆
前段時間,岑先生不時收到一家名為“嘉成名店”的簡訊和電話,讓他去店裡領取禮品。開始他沒有在意,可是時間一長情況不對了,簡訊和電話是越來越曖昧:“阿哥啊,儂怎么不來領禮物啊,儂一定要來喔,我等儂喔……”結果有一天剛好女友就在旁邊,聽到了這個電話一下子“火山爆發”,質問他是不是在外面搞曖昧了。
為了這件事情,岑先生可是吃盡了苦頭,又是賭咒發誓,又是連哄帶騙,簽下了N多的“不平等條約”,總算把這件事“擺平”了。
網友評論
記者在慈谿論壇搜尋後發現,不少市民碰到了同樣的煩惱。
網友“luyi983”發帖稱,多的時候他每天能夠收到5至6條的簡訊,他質疑嘉成名店是如何得知他的手機號碼的。
網友“Trium”在帖子裡寫到:“天天簡訊和電話不停,煩不煩。剛剛又來了,正好裝了錄音軟體自動錄了下來!”
文字的下面是一個附屬檔案,記者下載後聽了幾遍,第一句話就是“阿哥”,然後是一堆的送禮推銷,最後還來句“個儂一定要來喔”。
嘉成名店此類簡訊電話“轟炸式”推銷,惹來了不少市民的反感,有網友甚至建議當事人去直接報案。
號碼來源
號碼來源難以證實
記者第三次來到位於環城南路和劍山路交界處的嘉成名店的時候,終於見到了該店的負責人陳先生。
他告訴記者,他們的“送禮”行為是真實的,不存在欺騙行為。這么做是為了能夠吸引到更多的顧客,擴大顧客群。
而市民提到的簡訊騷擾問題,陳先生說,簡訊是他們付費的,看不看完全在於顧客。
至於電話,假如市民感覺到煩了,只要直接和他們說不要再打來了,他們就不會再去“騷擾”對方。
記者提問,那些沒有去他們店裡消費的市民怎么會收到他們的簡訊或者電話呢?陳先生回答說,按店裡的規矩,他們會請那些消費過的顧客把他們要好的朋友的號碼留下來,以便於他們擴大顧客群。
記者聯繫了一位曾在該店消費過的華女士,她說朋友的號碼是他人的隱私,是不可能隨便透露的。據她所知,沒有顧客會留朋友的電話號碼。
法律約束
那么這種“熱情”的銷售方式又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呢? 慈谿市消保委辦公室的張姓負責人說,他也接到了這類“騷擾”簡訊,也令他很苦惱。 這名負責人說,在沒有事先約定的情況下,向用戶強行傳送商業簡訊,是屬於侵犯消費者權益。 但遺憾的是,現在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或者法規對這類行為進行規範和約束。 “現在還沒有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他們就是鑽了這個孔子。”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