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舞簡介
古老竹馬,民間奇葩,竹馬舞是一種民間娛樂活動,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唐宋時期尤為盛行,清康熙年間最為鼎盛,李白有詩寫道:‘朗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描寫了少兒騎竹馬,弄青梅,兩小無猜,遊玩喜戲的情景,後來演化成成語:‘青梅竹馬’膾炙人口。清朝末期約1856年竹馬舞傳至侯集,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竹馬舞,民間俗稱‘跑竹馬’或‘竹馬老虎班’。竹馬是用紅白蘭紫等各種顏色的絨布和竹琵子紮成,活龍活現,馬匹,老虎顏色鮮艷,形象逼真,馬和虎紮成橢圓形,架馬人站在中間,兩肋跨上,左手舉馬頭,右手揮馬鞭,左右晃動和真的一樣。
竹馬舞人員的組成:
一、共需用人員50餘名,馬頭軍8人,花馬12人,猛虎1人,舉都督旗1人,扇鷹1人,獵槍1人,門旗2人,龍鳳旗4人,彩旗12人,樂隊10人。
二、樂器:戰鼓一面,大鐃鈸二對,水扠一個,大小扠各一對,大鑼一面,二鑼一面。
三、道具:古代緊身武裝,各色戲裝,戲靴,用紅白蘭紫等多種顏色的絨布和竹琵子紮成12匹駿馬,一隻猛虎,12跟馬鞭,一隻山鷹,一隻獵槍,40餘頂草布帽。
四、竹馬隊的陣勢有:一字長蛇陣,二馬分宗陣,三進三出陣,力殺四門陣,五雷陣,六合陣,七星陣,八角陣,三三見九梅花陣,十面埋伏陣。
五、表演入場次序:每到一處,樂隊先居明顯位置,上懸一面門旗,四角四面龍鳳旗,彩旗按場地圍繞一周,先有八名馬頭軍領軍開道,後由12匹花馬,一隻猛虎,虎後山鷹,最後獵槍,成一字長蛇陣,魚貫而入,隨著樂隊鼓點的節奏,馬頭軍入場翻跟頭,打劈腿,跨躍步帶領舞隊演變各種陣勢。場面恢宏,驚心觸目,精彩連連,美不勝收。
六、竹馬舞每到一處,都給農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喜慶,人群以無比激動的心情,歡迎竹馬舞的到來,由人們自編的詞句為證:竹馬到,彩旗飄,鑼鼓響,竹馬跑,老人歡,少年笑,歡天喜地真熱鬧。竹馬舞的歷史演變
竹馬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唐宋時期就廣為流傳延至清代年間最為盛行,清末1856年竹馬舞傳至侯集,由當時的回族老藝人自發組織了竹馬舞,已有一百五十餘年。起初,這些老藝人沒文化,主要是為老百姓帶來歡樂,活動筋骨,強身健體,使之古老的文藝不失遺傳。老人們曾說:‘不圖金,不圖銀,只為快樂與人民’。
竹馬舞用人之多,場面之大, 技藝精湛,風格獨特,氣勢磅礴,驚心奪目,花樣陣勢繁多,是民間文化藝術的精髓,是民間小班,琴書,雜技,歌舞等都無法比擬。曾有‘三頓不吃飯,竹馬也得看’之譽。
竹馬舞主要用來提現農民的豐收年,節日的歡慶,增強民族文化的生活水平,他對民族團結,鄰里,村鎮,鄰縣的關係往來和睦起著極大的傳媒作用。
解放前後,侯集的竹馬舞一直是長興不衰,曾已普及到全縣各個村落,鄰縣和地區,一度曾受到上級嘉獎和民眾極高評價,當時老百姓有一順口溜‘季集的獅子,南關的叉,侯集的竹馬腦喳喳’,充分說明了侯集的竹馬在當時的熱鬧,喜慶景象和知名度。
到65年破四舊立新四時,把竹馬舞列為舊傳統,舊觀念,視為封建迷信,驢頭馬面,牛鬼蛇神,破壞生產而下令禁止活動,竹馬舞隊被迫解散,道具樂器全部焚燒一空。75年後,上級頒發了新的民族文化政策,侯集的竹馬舞得到復興,從76年起,由村民老藝人馬孝思,馬孝亮,郭洪文,馬憲等人自籌資金和四處募集捐
現有的老藝人他們都已過花甲之年,他們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為傳承民族文化,仍在默默無聞的不計得失,不辭辛苦的繼續努力,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