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性別: 男
職稱: 副教授 碩導
學位: 博士
學習經歷:
2009.9-2011.3 瑞典林雪平大學 博士後 (合作導師:Olle Inganas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2003.6-2006.6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科與工程學院 博士 (導師:曹鏞院士)
2001.9-2003.6 華南理工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碩士 (導師:曹鏞院士)
1997.9-2001.6 華南理工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本科
研究領域:
有機小分子/高分子發光器件、太陽能電池及有機場效應管等的研究,包括有機太陽能電池電荷轉移態物理機制、光學、電學理論模擬計算以及大面積柔性太陽能電池的製備、裝備研發等方面的工作。
工作經歷:
2006.7-至今在暨南大學物理系任教。2008年開始擔任廣東汕頭超聲顯示器有限公司企業科技特派員。2009年晉升副教授。
科研項目
1. 廣東自然科學基金博士科研啟動項目, No. 8451063201000074,“新型有機層疊頂發射白光微腔器件若干問題的研究”,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主持。
2. 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育項目,No. LYM08021,“有機層疊電致發光器件結構設計、製備及性能研究”,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主持。
3. 暨南大學青年基金項目,“利用疊層頂發射技術實現高效白光器件的研究”,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主持。
4. 暨南大學引進優秀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高效有機發射器件的研究”, 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10805019,“堆積問題的建模和模擬技術研究”,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參與。
6.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時科研啟動項目,No. 8451064101000083,“粉末材料最優配比的計算研究”,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參與。
7.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 06025173,“磷光染料摻雜有機薄膜的光動力學過程研究”,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參與。
8. 廣東省科技攻關計畫項目,“新型高性能壓電變壓器研製及其在LCD背光源的套用”,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參與。
9. 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理工類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參與。
代表性論文
總共已發表論文近40篇,其中23篇SCI學術論文,10篇EI學術論文,6篇核心學術論文,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pplied Physics Letters》、《Thin Solid Films》等國際高檔次學術雜誌,已經被他人引用約500次。論文“Enhanced performance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using TiO2 ultra-thin film as the hole buffer layer”獲2011年廣東省科協第二屆南粵科技創新優秀學術論文。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9項,已授權專利2項。
(英文題目略)
24. 侯林濤,黃飛,彭俊彪,曹鏞,“高效飽和紅光聚電解質的發光及電子注入特性研究”, 物理學報,2007, 56: 6104-6108.
25. 侯林濤,侯瓊,彭俊彪,曹鏞,“三元共聚物飽和紅色電致發光研究”,物理學報,2005, 54: 5377-5381.
26. 侯林濤,黃飛,曹鏞,劉彭義,“有機/聚合物頂發射器件”,化學進展, 2007, 19(11): 1681-1688.
27. 吳冰,劉彭義,李艷武,侯林濤,“倒置異質結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電子傳輸層研究”,發光學報,2010,31(5): 753-756.
28. 李艷武,劉彭義,侯林濤,吳冰,“陰極蒸鍍和隔離層對有機發光二極體性能的影響”,光電子. 雷射,2010,21(5): 672-674.
29. 吳冰,李艷武,劉彭義,侯林濤,“正置倒置異質結有機小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子. 雷射,2010,21(3): 363-365.
30. 李艷武,劉彭義,侯林濤,吳冰,“Rubrene 作電子傳輸層的異質結有機太陽能電池”,物理學報,2010,59(2): 1248-1251.
31. 李艷武,劉彭義,侯林濤,武春紅,“C60作激子阻擋層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光電子.雷射,2009, 20(7): 882-885.
32. 武春紅,張靖磊,劉彭義,侯林濤,“陽極/有機層界面LiF層在OLED中的空穴緩衝作用”,發光學報,2009, 30(1): 55-58.
33. 武春紅,劉彭義,侯林濤,李艷武,“磷光染料摻雜有機分子發光的能量轉移研究”,物理學報,2008,57 (11): 7317-7321.
34. 吳敬,劉彭義,張靖磊,侯林濤,“PtOEP摻雜Alq3有機發光器件的能量傳遞”,光電工程,2007,34(12): 134-137.
35. 張靖磊,劉彭義,侯林濤,武春紅,周茉,“Nb2O5空穴注入層的引入對OLEDs性能的影響”,液晶與顯示,2008,23(2),11-15.
36. 李豐麗,陳美鑾,侯林濤,李文晃,李緒民,“遠程網路控制演示實驗系統”,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7): 102-105.
37. 陳美鑾,李豐麗,侯林濤,胡翠英,余曉敏,朱輝文,“建設物理演示實驗與本科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 30(10): 276-278.
38. 郭佳哲,蔡明,陳美鑾,侯林濤,吳毅,“多路感測信號演示實驗系統研製”,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6):72-75.
39. 侯林濤,陳美鑾,翟志雄,“聲速測量實驗裝置設計與實現”,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5): 62-65.
專利
40. 曹鏞,侯林濤,黃飛,彭俊彪,中國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小分子或高分子頂發射發光器件”,授權號:448920.
41. 陳美鑾,侯林濤,郭佳哲,蔡明,蔡佰祿,吳毅,中國發明專利,“遠程控制洗煮一體化煮飯裝置”,授權號:732922.
42. 侯林濤,王標,陳美鑾,中國發明專利,“一種平板式刮膜機及其控制方法”,申請號:201110414429.1.
43. 侯林濤,王標,陳美鑾,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平板式刮膜機”,申請號:201120518929.5.
44. 侯林濤,王標,劉彭義,中國發明專利,“一種薄膜噴塗機及薄膜製備方法”,申請號:201110458523.7.
45. 侯林濤,王標,劉彭義,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薄膜噴塗機”,申請號:201120572264.6.
46. 侯林濤,王平,王標,中國發明專利,“一種磷光染料摻雜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申請號:2012100104798.
47. 陳美鑾,李緒民,李文晃,侯林濤,中國發明專利,“遠程網路家電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申請號:200710031476.1.
獎勵
2007年獲廣東省“優秀指導老師”獎和暨南大學“優秀園丁”獎。2008、2009年獲暨南大學理工學院“十佳科技新秀”。2009年獲暨南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2009年獲暨南大學“優秀教師”獎。另獲挑戰杯、科技創新等國家、省級和校級獎勵十多項,見附錄。
課外科技創新附錄
49. 磁控濺射TiO2超薄膜作為空穴緩衝層增強有機發光二極體性能,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二等獎,2011-01-16
50. 廚王--遠控洗煮一體化煮飯裝置及家電控制系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三等獎,2010-08-01
51. 遠程控制完全彈性碰撞演示實驗系統,暨南大學教務處,一等獎,2010-07-16
52. 遠程控制彈性碰撞演示系統,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二等獎,2009-08-01
53. 計算機同步的彈簧振子演示系統,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三等獎,2009-08-01
54. 手繪式二維雕刻成型系統,暨南大學教務處,二等獎,2009-06-22
55. 多功能磁懸浮演示儀,暨南大學教務處,成果獎,2009-06-22
56. 廚王-遠控洗煮一體化煮飯裝置及家電控制系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協、廣東省學聯,三等獎,2009-05-01
57. 太空偵探-遠控機器人目標跟蹤系統,暨南大學教務處,二等獎,2009-04-01
58. 人體體能綜合監測系統,暨南大學教務處,三等獎,2009-04-01
59. 遠程控制多路感測器實驗系統,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三等獎,2008-10-30
60. 理工科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研究與實踐,暨南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