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侯家寺位於臨潭縣流順鄉上寨村,藏語叫“葉爾哇桑珠林”,又名圓城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明代曾“五使絕域,勞績與鄭和亞”的外交家大太監侯顯在洮州貢瑪舊寺址上主持修建了葉爾哇佛教寺院。因寺周築有城堡,略顯圓形,故又稱圓城寺,侯顯授寺世襲僧綱和國師後,逐改寺名為侯家寺。
寺院建築規模宏大,藏有用金汁書寫的《甘珠爾》大藏經三部,供有以侯家寺黃金製成的大明洪武皇帝牌位,大理石碑上刻政教法典,寺內佛典浩繁,極其珍貴。
侯家寺沿台地而建,整個建築群分大門、主殿、配殿,高低錯落有致。大院裡立有侯顯靈塔,該寺院具有完善的密宗學說和法相學說的講經辯經制度,鼎盛時期僧人最多時達千餘人,寺院及喇嘛擁有土地300畝,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大法會。
地位
侯家寺在鼎盛時期,僧人達到了1000多人,寺院及喇嘛個人擁有土地300畝,並建立了因襲的師承系統,且有日臻完備的寺院建築和豐富的文物供器。曾一度成為安多地區的佛教文化聖地,對安多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為了保護和繼承這一歷史文化遺產,促使其更好地為繁榮和發展臨潭的經濟和文化建設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精神,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將侯家寺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
侯顯:明朝宦官,藏族,藏名洪保希繞。祖籍為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流順鄉寺底下村,是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活動家。
在促進中國和亞洲各國交流經濟、文化方面,他的成就突出;在民族關係方面,他為溝通民族感情、增進民族團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是漢、藏關係史上一位極有影響的藏族人物。最後圓寂於臨潭侯家寺。
生平
侯顯是是明朝的一位宦官,一位傑出航海家,是鄭和船隊指揮部中領導人員,在鄭和船隊的指揮部中,侯顯的地位排名第三,僅次於鄭和、王景弘。侯顯為創造鄭和下西洋這一航海奇蹟作出了傑出貢獻。
侯顯曾在永樂元年(1403年)出使西域,迎侯鳥思藏僧尚師哈立麻來朝,受到朱棣皇帝重用,由司禮少監升遷為太監。根據《明史》記載,侯顯曾在永樂五年(1407年)和永樂七年(1409年),參加鄭和船隊第二、第三次下西洋,並成為鄭和船隊指揮部的領導人員。侯顯除了隨鄭和出使西洋外,在永樂十三年(1415年)單獨率船隊出訪榜葛刺(今孟加拉國);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出使沼納朴兒(今印度北部)。據費信所著《星槎勝覽》記載,他曾隨侯顯到榜葛刺等國訪問時,到達波斯灣忽魯謨斯等國進行“開讀賞賜”等外交活動。侯顯還數次出使西域,成為明初傑出外交家。
元朝末年,候顯出生,少年時被送入本村山坡上一佛教苦行僧修行的小寺“日朝”中,識藏文,習佛經。侯顯天性聰敏好動,他有個經商的舅父往來內地頻繁,常給他講內地的世界,引起了他出遊天下的興趣。於是,侯顯以出遊四方化緣為由,別寺離鄉,徒步起程前往明朝京城。洪武年間,候顯到達了京城。起初他做了一位將軍的馬夫,由於工作出色,很快贏得了將軍的重視。伊犁發生戰事後,侯顯隨軍前往,並為將軍出謀劃策,被提升為參軍。將軍在戰爭中不幸陣亡,侯顯遂代職奮戰。平亂結束論功行賞時,侯顯繼承了那位亡將的權位。
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侯顯受明政府的委派,率領臨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馬,深入衛藏。十二月,他將哈利麻等一批宗教首領順利地請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職、封號。初次出使,圓滿成功,使成祖朱棣大悅,因他未成家還俗,就將他擢升為司禮少監。接著,侯顯參加了鄭和的第二次與第三次航行。 永樂十一年,侯顯奉命前往尼八刺、地涌塔兩國。這時,國內經濟發展了,政治局面也穩定了,成祖為了對海外繼續宣揚國威,顯示中國富強,與國外進行貿易,並爭取外國來朝貢,復委派侯顯獨率舟師,駕航遠渡到孟加拉、印度、布丹、錫金諸國,先後分別受到了當地上層人士、權威人士及國王的熱烈歡迎。從而,結下了友好的國際關係。
永樂十九年,古佛國詔納村兒(印度中部的一小國)侵略榜葛刺(今孟加拉),動起干戈。榜葛刺佛教領袖賽佛丁告於大明朝廷,是年九月,侯顯再次奉命前去宣諭、賜金幣。這次出使,卓有成效,使這兩個小國罷兵言和。
宣德三年(1427年),侯顯再次奉明宣宗朱瞻基之命,進衛藏訪問。這次出訪,使遼闊的衛藏地區加強了與內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聯繫。在堅固祖國統一上,他又一次起了很大的作用。因而在《明史·侯顯傳》中,寫著他的“勞績與鄭和亞”的高度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