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傳統體育

侗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侗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侗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侗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侗族概況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侗族人口為2960293人。侗族使用侗語,分南、北兩個方言,其下又各分3個土語區。南、北方言間基本能通話。侗語以侗文的標準音貴州榕江話為代表。1958年,根據自願的原則,人民政府幫助侗族創造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

侗族歷史

侗族是我國南方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與古代南方百越族群有淵源關係。侗族今天聚居地區的古代居民,秦時稱為“黔中蠻”,漢代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稱為“僚”“僚滸”或“烏滸”等。宋時有“仡伶”“仡佬”“仡僂”等稱。明代出現了“峒人”“峒蠻”的稱呼,而這當是侗族開始形成單一穩定的民族共同體的標誌,其分布格局也與今日的分布基本相同。進入清代,侗族先民多稱為“洞苗”“洞民”“洞家”,有時也被泛稱為“苗”。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侗族”。

侗族傳統體育

侗族地區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背景,為侗族傳統民族文化的多樣化奠定了基礎。合唱歌曲大歌、合攏宴以及鼓樓、風雨橋,成為侗族文化的標誌與象徵。勤勞的侗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摔跤、哆毽、騎木馬(踩高腳)、搶花炮、舞龍頭、耍“春牛”、踩蘆笙、侗拳和三三棋等代表性的體育形式,與侗族人民的生活、生產實踐密切相關 。

代表性體育項目

騎木馬(踩高腳)

騎木馬,又名踩高腳。是盛行在廣西龍勝一帶侗族中的民俗體育形式,是青少年喜歡的一種騎木馬活動。

騎木馬早在明清時期已經盛行。當時,侗鄉男青年走村串寨,翻山越嶺,就以木馬作為交通工具。他們騎技精湛,可走可跑,可上可下。既可以上下樓梯,又可以過獨木橋。

傳統的木馬製作十分簡易。主桿是兩根與人身高接近,大小與鋤頭把相當的圓棍。在每根木棍距底部的一尺的地方,夾上與腳掌長度相當的木板,並用藤子綑紮結實,這就是一幅完整的木馬了。騎木馬時,手持木棍上端,腳踩木板,腳趾夾住棍子,手提木棍腳隨之抬起向前跨步。騎術熟練的,可邊使兩木棍相擊發出響聲,猶如騎真馬一般。

侗鄉民間的騎木馬比賽,多在寨中鼓樓邊的石板坪舉行。比賽的形式包括比速度、比格鬥等。比速度為多人同時出發,看誰先到目的地為勝;而比格鬥,則是從“木馬”上被撞下者為負。除石板坪外,民間騎木馬可在自家的堂屋比格外;也可在青石板路上比賽跑。同時還有以上下山、上下樓梯以及過大橋的快慢,來衡量騎木馬技術高低的比賽形式。

舞龍頭

舞龍頭,又稱“匏頸龍”,是廣西龍勝一帶侗族開展的民俗活動。為中華舞龍的一種類型。

舞龍頭,多在龍勝侗族的春節期間舉行。舞龍頭活動的原始意義在於為龍神超度,願龍神保佑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舞龍頭中的傳統龍頭別具一格,造型為乙字型。龍和龍寶均用篾子編扎和用彩色紙糊裱而成,並直立安在一根木柄上。龍頭、龍室內還裝有燈光。參加“舞龍頭”表演者在7~10人之間,並配有鑼、鼓、鈸等。持龍寶和龍頭的是兩名身強力壯的青年。表演一般在鏗鏘有力有節奏的鑼鼓聲中開始。屆時,龍頭隨龍寶翻滾、跳躍,集技巧、武術、雜技、體操運動為一體。由於“舞龍頭”有各種造型,再加之燭光明亮的龍頭,更使人們看得眼花繚亂。

傳統的“舞龍頭”相傳有七十二個套路,傳沿至今最典型的是二十多個套路。其表演形式有平地和桌子上兩種,平地套路包括有龍王滾車、鯉魚翻白、鯉魚翻梁、猴子翻梁、小合包、大合包、雪花介頂以及龍王成樓等;而桌上套路,主要是開四門、畫眉四角、畫眉跳對門、鯉魚上灘、鯉魚下灘和鯉魚跳龍門等。

踩蘆笙

踩蘆笙,是侗鄉民間的一項傳統體育娛樂活動,多在農曆八月中秋舉行。

根據侗族民間傳說,早至三國時期蘆笙就已流行在侗鄉。諸葛亮征南蠻時,曾以蘆笙贈孟獲。宋人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記載說:“辰、沅、靖州蠻,有仡伶……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在前導之。”明代鄺露的《赤雅》也載道:“侗……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為混沌舞。”反映出侗鄉的蘆笙已經具有悠久的歷史了。

在農曆八月中秋舉行的踩蘆笙活動,也叫“踩八卦”。活動開始前,先列隊進侗寨公共的岩板坪,指揮者導引隊員繞場一周,然後將紅傘一揚,全體蘆笙隊員即按事先測定的子午線踩踏入場,人數不限,一般為十多人或數十人。隊員入場後,頓時蘆笙齊奏,健步起舞。按蘆笙曲調的緩急抑揚,表演出威武雄壯的蘆笙團體操。舞時按八卦八門起舞,從“開”門入,“生”門退場。

傳統的踩蘆笙活動,其參加者的服裝因扮演角色不同而異。指揮者手執紅傘,身披紅毯,頭束素色條巾,並左插雞尾毛,右插銀毛(以銀製成,形似雞尾毛)。扮演祖母神者,則身著古代女裝,戴銀項圈,手中亦執紅傘。扮護衛者,左手握劍鞘,右手執劍柄,作抽劍狀。至於蘆笙隊員,則皆身著繡有侗族花紋的舞衣,衣長過膝,並在衣緣垂吊若干小貝殼和古制錢,皂巾纏頭並插雞尾和銀毛。

踩蘆笙以雙人表演的“公雞斗架”和單人表演的“鯉魚上灘”“猛虎下山”“龍鳳盤坐”最為精湛。其中,“公雞斗架”須配合默契,特別是一“雞”以爪騰撲,一“雞”巧妙周旋的動作,不但要求表演者身段柔軟,而且同時口含小笙穿跨而過,不能相互碰撞;“鯉魚上灘”實際是柔軟體操,表演者除翻旋轉翹180度外,還要同時用小號蘆笙吹奏“鯉魚上灘”曲,倒手翻接前手翻,頗為驚險;“猛虎下山”如捕物狀,亦須騰飛跳躍;而“龍鳳盤坐”則一足佇立,一足盤腿,吹奏蘆笙。

侗族的踩蘆笙一般僅作表演,只有八月中秋的賽蘆笙具有比賽的特點。比賽過程中,全體隊員圍成若干圓圈,須吹奏整齊,步調一致。進退仰合與旋轉,應不差分毫。如略有差錯,則笙簧變音,易於折斷,即為敗陣。

三三棋

二三棋,又稱侗棋,是侗族民間流行的一項傳統棋類活動。

三三棋的棋盤,由三個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套在一起。上面有四條連線四角和四條連線三個正方形中點的線。整個棋盤表面共24個棋眼。對弈雙方各有12粒棋子,平時對弈時可用小石子或者紙團等充當,但雙方棋子的顏色應有區別。對弈過程中,按照輪流下子的順序,把自己的子布在棋盤的交叉點,叫擺子。按規定先擺子者,在輪流擺完12粒子後,由後擺子者先走棋。誰先三子走成一線,誰就獲得在棋盤上換掉對方任何一子的權力。如果棋子無法走成三子一線或無路可走,則第二局開局時有輸者先擺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