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來面蓊
【藥 名】:來面蓊
【拼 音】:MIMIANWENG
【來 源】:為擅香科米麵翁屬植物米麵翁的根、葉。
【功 效】:清熱解毒祛、濕止癢。
【主 治】:治皮膚癰疽及無名腫毒。治皮膚瘙癢及蜂、蟲螫痛。
【性味歸經】:苦,寒。入脾、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克。外用:煎水洗。
【別 名】:九層皮(浙江)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湖北、四川。
【拉丁名】:Buckleya henryi Diels——B. Lanceolata non(Sieb·Et Zucc) Miq
【考 證】:始載於《中國樹木分類學》。
【中藥化學成分】:莖含順式與反式阿魏酸(cis一tr一ans一fer一ulic acid)及其酯類,並有硬脂醯一O一乙醯一反一阿魏酸酯及β一谷甾醇一白一葡萄糖甙,葉含(25)一4’5,7一三羥基黃烷一5一o一β一D一木糖甙,種子油中含檀香萜酸及外果皮酸。
植物簡介
落葉半寄生灌木,高約1米,無毛。葉對生,紙質,卵形至狹卵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1-3厘米,頂端常變為紅棕色、鱗片狀驟凸尖,無毛,近無柄。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小,綠白色,成腋生和頂生的聚傘花序;總花梗長1-2厘米,無毛;花被裂片4;雄蕊4,與花被裂片對生;雌花單生於枝頂或腋生,有時2-3朵成總狀花序;葉狀苞片4,位於子房上端,與4枚花被裂片互生,宿存,花後增大;子房下位,無毛。核果倒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1.5厘米,幼時具縱溝,無毛;頂端葉狀苞片長約1厘米。 分布在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和四川。果實含澱粉,可鹽漬、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