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典故
雍正元年奉峨赴京趕考。因佳漿至京城路途遙遠,奉峨爬山涉水,千里迢迢,到了京城。但已經錯過了報名時間,多虧時任御醫的福建籍官員林慶儀極力推薦才報名參考。雍正時期,全國分十八省,各省武舉按校場前十八個刻著各省省名的大石碑位置站定,比試時均按石碑順序出場。福建省的石碑位置居後,奉峨心急,將幾百斤重的石碑徒手搬至首位,讓大眾猛吃一驚,也引來了主考官的驚嘆。比武正式開始時,雍正皇帝親臨監考。考試內容為:第一場考馬射;第二場步射;第三場自選武功表演;第四場考策論。奉峨均以優秀的成績名列前茅,高中“武進士”。
雍正皇帝欣賞奉峨的文采武功,先前封他為山東提督,後提升為乾清門侍衛。由於奉峨多次護駕有功,再次被提升為御前侍衛。(雍正王有欽賜王之臣“御前侍衛”,並蓋雍正王“聖旨”的直方牌匾一塊,此匾懸掛在佳漿村王祠內正門上方,文革中被毀。)據說奉峨為官期間,曾隨雍正皇帝微服私訪江南,了解民情。他也曾三次回到家鄉,當他看到家鄉父老還是過著貧苦的生活,心情難以平靜,總想改變家鄉的面貌。因此他把佳漿十景畫成圖(佳漿十景為:三山對戶、兩水夾橋、碧池印月、寶剎靈泉、華岫曉嵐、關水虎岩、東閣書聲、南樓望月、鯉魚朝天、卓筆奇峰),並附七言八韻十首於其上,獻予雍正,並說要為佳漿修建城池並設縣之意,雍正未允。
奉峨為官清廉,深得雍正皇帝的賞識。同時,奉峨也愛鄉愛民,多次回村看望父老鄉親,教育後代要上進,要學習文化,要為國為民做貢獻。受奉峨影響,佳漿村逐漸形成了崇尚學習文化的村風。故此,清朝末期出了許多文化名人。現在,佳漿籍的國家公務員有500多人,占成年人口的一半。
貞烈女李秀容
李秀容,福安陽頭李菁之女,生於1775年。自幼父母雙亡,由伯母撫養成人。李秀容長得婷婷玉立,如花似玉,而且知書達理,三從四德銘記於心,十九歲時嫁給佳漿村書生王浦為妻。王浦兄弟七人,王浦為長。父母為孩子們日夜操勞,雙雙積勞成疾,已喪失體力勞動能力。秀容自嫁到王家後,夫妻恩愛,不僅孝敬、體貼、關心公婆,還幫助管教、撫養年幼的弟弟,毫無怨言地包攬了全部家務活。她前後生下三子,由於當時家境貧寒,醫療落後,長子、次子不幸夭折。婚後第十年,王浦也不幸辭世,秀容忍下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剜心之痛,勉強為了最小的幼子活了下來。更為不幸的是不久後,才三歲的幼子也隨父而去了。鄰里哀之;王家二老年事已高,叔子尚無持家之能力,你雖有喪夫失子之痛,但你還年輕,千萬不要想不開。秀容哭著說:“我先前苟且偷生,未隨夫赴黃泉,是因為還存一塊心頭肉。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公婆雖老,但小叔子們都已長大了,我就沒什麼可擔憂的了。”此後,家人們對秀容的生活起居特別關心,哪怕出什麼事。一天早上,秀容和往常一樣操持家務,到了中午,忽然進屋關門。家人見狀,忙撬開房門,見她躺於床,面無變色,但氣已絕。此時為1803年6月19日午時。李秀容卒於年方二十九,距夫死才三個月。
鄉里鄰里為了紀念貞烈的李秀容,在村口道路旁立起了“貞烈實跡碑”(此碑保存至今完好無損)。時為欽命福建全省學政壬辰科狀元的吳鍾駿為其題輓詞:視死如歸。時任福安知縣的劉樞為其題輓聯:仰事有人俯無育,未亡何俟死如歸。祖籍福安時任浙江龍泉知縣的李枝青為其題輓聯為:一朝激烈成奇節,千古艱難在捨生。還有當時的名流為其題五言、七言輓詩數首皆攜刻於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