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就這樣了

你的生活就這樣了

《你的生活就這樣了?》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顏滷煮。一堂關於職場、人際、心理的人生突圍技術課,提升專注度、內驅力、吸引力的關鍵性思考,打破沒有進步的僵局。

作者簡介

顏滷煮

本名顏楊,89年生。

畢業於北師大中文系,短篇專欄作者,智商與顏值雙高。14歲起就開設個人部落格,取得超高關注。

2015年經營個人公眾號“顏滷煮”,一年內《有靈魂的女人都是好色之徒》、《世界屬於路子“野”的人》、《有一種人從來不發朋友圈》、《我就喜歡你這種不講廢話的人》、《換一種邏輯,生活會不會好一些》等多篇文章被十點讀書、HUGO、張德芬空間、人民日報、思想聚焦、有書、清華南都等大號爭相轉發,閱讀量累計數百萬,並多次被簡書推上首頁。其文章被讀者評為超出真實年紀的通透和犀利。

內容簡介

一堂關於職場、人際、心理的人生突圍技術課

提升專注度、內驅力、吸引力的關鍵性思考。

打破沒有進步的僵局。

《你的生活就這樣了?》將顛覆你的困局者思維,提供打破規則的爆炸式突圍思路。幫助你撬動大腦已經生鏽的齒輪。

·專注度:那些生活里瑣碎的侵擾,有時候是世界故意加給你的。最好的辦法,也是最笨的方法——專注。對待事物不在“完成”的層面,而在“挖透”的程度。

·內驅力:對於事件和影響,我們常常以為最好的方式是任其發展,讓它們自己消失。但實際上,人主動施加的影響才是最大的。

是內驅力,在阻止著我們厭倦生活,哪怕那種生活再枯燥。

·吸引力:一個人真正的力量,是獨特性。
聰明、悟性、老練、有趣、帥氣……這些東西,都不如一個獨特的人有吸引力。這是從一個人骨子裡散發出來的力量感。

“低水平努力”的運作方式已死,你需要更新的方法讓自己突圍。

目錄

前言:

為什麼我們總是易於追逐,又易於厭倦?

換一種邏輯,生活會更好。

Part1.你敢說你活得不錯?

永遠不要讓方法決定目的,而是為了目的尋找方法。

路子“野”的人,世界是他們的

每一次試圖背離自己,結果卻是愈加兇狠地回歸

極簡是金,而年輕的人啊,總在迷戀複雜

那些突破環境限制,從周圍人脫穎而出的人

最讓人羨慕的,是那些活得特別明確的人 | 人如何更快找到自我?

總被人“欺負”的情況,是如何發生的?

有一種魅力,叫惜字如金

是這些,在阻擋我們對生活的厭倦

愛情里那些未解之謎,就讓它隨風散去

去抓住,那些還未被提前構想過的美好

“不”字都不敢說的人,還能做什麼?

Part2.換一種邏輯,生活會更好

有時候,把邏輯想明白,換一下,生活就會好很多。

換一種邏輯,生活會不會好一些

謊言到底是什麼?

那些快速打動人心的伎倆

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生活表面的相似

這世上從沒有什麼“來日方長”

再有本事,也不妨礙你的溫柔

心變得溫柔,是因為懂得了生活的複雜性

是不是必須充滿敵意,才能活得成功?

“為什麼即便得到,卻仍舊不安”| 順序錯了,生活永無安寧

不要吝嗇把功勞給予他人

單身,真的是一個壞選擇嗎?

備胎,一種不確定的中間狀態

Part3.女人這種生物

女人的生命中需要有更多發現自己、成為自己的時間。

明明嫁得好,為什麼李玟還這么拼?

你以為做個壞姑娘,日子就好過了?

女人,尊重比寵溺更加重要

女人最抗拒不了哪種男人?

漂亮容易,性感難

有靈魂的女人都是好色之徒

為什麼亞洲女人那么怕老?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長得一般 ,卻叫人慾罷不能

如何快速脫離失戀期?

Part4.與過去的自己告別

真正愛自己,是你終於接受自己是誰,你的能與不能,你的開放與邊界。

人生最重要的一天,是愛上自己的那一天

人世間最美的東西,是遙遠的相似性

為什麼日子越來越好,愛情卻越來越難?

真心對你好的人,並非總能讓你歡愉

真正的善良,是一種選擇,不是本能

最難走的一條路,叫回頭路

最終,你會告別那個愛瞎湊熱鬧的自己

那些偶然性的開始,和心甘情願的堅持

為自己而活,到底有多難?

對待生命,不妨大膽一點,因為我們終將要失去它

Part5.到底怎么做才有用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沒那么多喜出望外的“本是同根生”。

如何改變職場上“弱弱的”境況?最有效的就是最笨的方法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世間從無雙全法

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難覺得快樂?

為什麼總是易於追逐,又易於厭倦?

有些東西,你能接觸到,不代表就屬於你

尊重你身體中那些互斥的力量

好眼光,是能在事物成功之前就發現徵兆

人,如何跟生活發生一場正確的關係?

人在沒有平台的時候,如何能儘快“起來”?

經典語錄

永遠不要讓方法決定目的,而是為了目的尋找方法。庸常之人只是崇拜權威,從不敢說“我自己就是權威”

溝通的本質,是一種複雜意味的傳達,當你的意志力和氣場足夠強烈,完全可以穿透國度和文化,這個東西跟語言無關。

總在用手段丈量目的,所以最初的夢想,必經受打折的命運。

如果一再試圖改變,卻總是變本加厲地回來,或許是你跑錯了方向。

人,是因為越來越像本來的自己,才終於過得更好。

人生來是要不斷改造外界,生產價值的。

最苦的,是那些明知道時間在消耗,卻依舊對生活提不起一絲興趣的人。

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從來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其實最不舒服的,不是別人把你揍了一頓,而是你自己總是稀里糊塗就被人唬過去了。

每一個愛過的人,都不可能再如孩子一般輕鬆地活著。

“是”與“不”兩個字的正確使用,並沒有那么簡單。

說謊,是考驗一個人分寸感的最好時機。

有一種人的努力,跟外在無關,緣於內驅——他們活著的一個很重要目的,是實現自己的價值,跟結婚不結婚沒有太多關係。

男人的好色在於過程,女人的好色指向結果。

在獨屬於你的風格里,怎么耍都是個性;在別人的風格里,怎么折騰,都差點意思。

一個人的主動性,是可以彌補客觀信息缺失的。

精彩文摘

最讓人羨慕的,是那些活得特別明確的人 | 人如何更快找到自我?

總有很多讀者在後台跟滷煮提問,大多是關於當下和未來的種種困惑。其實,當把這些問題歸結到根上時,就成了一個問題:

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一)

小時候,我們羨慕的,是那些有好吃、好穿、好玩具的人;長大了,我們羨慕的,是那些活得特別明確、卯足了勁兒做一件事的人。

那些人的眼睛裡,有光。

主觀來說,當一個人在為一件著迷的事物奮鬥時,他是感覺不到苦的。客觀來講,哪怕結果是失敗,他的生命也曾絢爛過,不算白活。

最苦的,是那些明知道時間在消耗,卻依舊對生活提不起一絲興趣的人。

(二)

世界,似乎也被這樣兩種人一分為二:

時代的領先者,大多是那些已經找到了“生命答案”的人。他們在人生前半段幸運地發現了熱愛的事業,並朝著篤定方向,創造價值。

另一半,則是跟從者,他們沒有(或正在)找到自己“生命的答案”,只能隨波逐流,在前者開創的世界裡,按其制定的規則活著。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根源在於心智開化的早晚。世界屬於那些更早找到自我的人。

推動文明前進的,從不是客觀外物,而是人的主觀意志。當你有了一個“信”的對象,便會奮不顧身去實現它。這個過程中,你不知不覺就改變了這個社會。

所以客觀文明的進步,其實只是一個附加結果。

無論是近代歷史革命,還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變革,無不如此。

人最怕的,便在於這個“信”來得不是時候:有能力的時候,不知道想幹啥;無能為力的時候,忽然知道了自己想做啥。

(三)

所以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得在你還有試錯成本的時候,先折騰出點事兒來,不然老了,機會真的就少了。

但,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從來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首先,你得有這個意識。

紀德在散文集《人間食糧》中寫過:“你永遠也無法明了,我們作了多大努力,才對生活發生了興趣。”

他看到了人活於世的荒唐性:理智的人類,總要先找到合理性,才會開始乾一件事。唯獨活著,這件最根本的事,我們偏偏只能先做再想——

一出生就稀里糊塗往前走,漸漸才發現:為啥要活著?我咋對日子一點奔頭兒都沒有?

當你有了這個意識,才算有了主動性。(可惜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這個意識。)

有價值的生活,始於你開始尋找【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四)

其二,你要有意識地努力,沉入生活。

在尋找過程中,確實有很多外部因素:原生家庭、環境差異、遇見貴人等等。

刨去這些,努力,是最大的一個影響因素。

那些領導世界的人,他們不是一出生就“bingo!”一下知道了自己是誰,想幹啥。事實上,他們早早就把自己拋了出去,投身於各種運動、事件之中,不斷試錯,大大縮短了這個自我認清的過程。

他們的生命濃度往往超出常人。

什麼是生命濃度?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25歲的青年,一個在北京創業3年,一個是五線城市工作了3年的公務員,他們的生命濃度一定是不同的。

此處並無褒貶傾向,不涉及價值判斷(哪種活法更好)。

只是說,同樣3年裡,前者經歷的人事、處理的信息、內心的變化、對時間的管理、多線切換的能力等,都會更深刻。

一個生命濃度更大的人,有可能更快找到自己是誰,摸清自己的輪廓。

當我們讀一些歷史傳記時,會發現那些人在學問上下的功夫、年輕時投身的事業、對一些信念反反覆覆的倒戈、徘徊、其心智經歷的一切,一輩子的生命濃度幾乎抵得上我們好幾十輩子。

所以,與其抱怨眼下,不如努力於每一個當下——

主動增加生活的顆粒感,讓自己不斷與其碰撞、發生更多關係,反思並不斷獲得關於自身的認識。

(五)

注意,這個過程里,要認準的是過程價值,而不是結果價值。

比如,剛畢業的你,聽從了“先就業再擇業”,找了一份並不了解的工作。

無意識里,你卻把它當成了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只要稍微遇到一丁點困難就痛苦萬分:既不想乾,又不得不乾,好煩啊!

人一旦把所有對象都當成終極結果,就會活得特別“重”,缺乏靈活性,反而易脆不堪。一件事,若不喜歡,就試著看它的過程價值:如果能從中獲得你需要的益處,keep going。如果沒有,那就換另一個方向,繼續試錯,沒什麼大不了的。

當你把過程價值和結果價值分開時,會發現,世界完全不一樣了。

結果價值往往是:升職、加薪、老闆表揚、公司上市……它其實更適用於這種情況:你已經找到了某些明確性,認準了要做某件事。

在你還沒有找到明確性之前,你需要的是過程價值,比如:業務知識、遇事能力、資源積累等。

這樣你能更快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被其他的東西掛礙住。

(六)

不要瞎乾,要有反思與變通的習慣。

有些人是很捨得乾,走南闖北,最終卻遍體鱗傷。因為他狠狠把自己拋向了生活,卻用錯了方法。

一個人固執,有時候是好事,有時又是壞事。

當一個人固執於目的,而靈活於方式時,可能是好事;

比如,你就是要做一個作家,無論用盡各種方式,你都會願意嘗試,驗證、反思。

就像一枚釘子,鉚著一個目標從不同方向用力,只要堅持,你很有可能成功。

當一個人固執於方式,而靈活於目的時,大多則變成了壞事;

比如,你18歲想做作家,20歲又想做導遊,25歲又想做糕點師……但你從事這些事情的方式,從沒有驗證改良過;

就像一個沒有主心骨的錘子,這裡錘一下,那裡錘一下,總是用同樣方式做不同的事,很可能失敗。

所以,人既要有投身於生活的勇氣,也要掌握方法。像一個衝浪者,有勇氣直入生活浪潮的深處,但更需掌握進退。

(七)

當我們為瑣碎而煩惱時,往下想一層:你是否完成了自我發現?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

有些具體煩惱,是你已經實現了一定自我明確性之後出現的,更多需要用結果性眼光處理;

有些具體煩惱,當你還沒完成任何自我明確性時,不妨用過程性眼光來對待。

同時,只要是依舊還不知道“自己是誰”,主要任務就是先明確自我,而不是一個個具體煩惱。(請切記這一點,解決具體事務的過程最好能為明確自我而服務。)

否則,時間就如沙子一般,匆匆從瑣碎中溜走,而你卻一直不知自己在為何而奔忙。

總被人“欺負”的情況,是如何發生的?

生活中有一種人:性格不錯,做事也努力,卻總“命途多舛”,處處受人欺負——

在老公司,被同事針鋒相對,淪為受氣包;

去新公司,被比自己年紀小的小弟小妹吆來喝去;

在領導面前,唯唯諾諾,做什麼錯什麼;

很多關係一開始都還不錯,卻總是一步步越來越衰……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是他們天生就很“衰”嗎?

(一)

其實,被人欺負這種事很正常。但總被人欺負,就有些問題了。
一個人能“成功”地欺負到你,不外乎兩種原因:

1.客觀背景或地位比你優越,比如來自於上司的“擠對”。

2.仗著信息掌握比你全,在姿態上比你有優勢,比如職場菜鳥遭遇排擠。

刨去“走後門”、“關係戶”這種由客觀關係位置決定的不公平,實際上,第二種情況才是生活中大多數“欺負”得以成功的必要前提:你在某個領域、某個行業、某個事件中的辨別能力太弱,導致判斷力極其低下。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形成心裡發虛的牆頭草狀態。

其實,當一個人信息量太少時,最好不要魯莽行事,應該先做一個聽話的執行者,在執行過程中不斷驗錯、反思、總結,形成屬於自己的信息庫與判斷標準。

但是,聽話的執行者,並不是不動腦子舒舒服服地當一台復讀機。恰恰相反,原始積累時期,一個人的主動權更加重要。
針對一個決策,需要主動動腦,分辨清楚幾種信息:
1.哪些部分是在的你能力範圍內可以確定的、判斷依據是什麼?它們源於哪裡?弄明白你的已知信息和渠道長處對後續學習很有幫助;
2.哪些部分是有待驗證的信息(或是需要進一步積累學習的);

3.它們可能會在接下來哪些事情上得到印證;

4.大概什麼樣的分支環節,會印證到哪些具體結論?
5.你對這個決策總的預先看法是什麼?
6.如果想知道答案,那就推動事情快速實現驗證。
比起直接做決策,人在積累信息階段時,其實更要留心眼,提前規劃、預判。

舉個例子,假如你新參與一個項目,大致思考一下:哪些部分是你拿得準的,哪些地方是力不能及的。力不能及處,多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少說多做。記得,提前思考所有的關鍵部分,力所能及推論到一切可能,並mark好假設。
主動性不是一個人多么strong,而是一個人多么sharp。
它不僅跟力度有關,更跟敏銳度有關。

可以說,一個主動意識強的人,永遠沒有不操心的時候。即便是別人做了,你也要提前想到。

你想了,不一定能用上,但你不想,那就是你自己放棄了主動權。

(二)

當人處於信息較少的“弱勢方”時,只有一個選擇:加速學習,最短時間內補足缺口。
大部分情況下,一個經驗豐富的人,是很難被“欺負”到的。

這裡面深層次的是人性,無關人品——當你的認知經驗高人一等,總會多少有些優越感,並本能地想維持這種優越感。

這就跟大叔喜歡找羅莉、御姐樂意找鮮肉是一樣的道理,分分鐘hold得住對方。而羅莉和鮮肉,之所以“挨打”,正是由於他們的閱歷太淺。

所以,文章里的“欺負”,更多是一種泛指——蒙昧中,人的無主心骨狀態,從而只能接受別人影響。

這種狀態很正常,甚至貫穿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不可能通曉所有領域),只是:

1.你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被動狀態;

2.你需要控制自己被動狀態的時間長短;

這兩點就是一個人主動權的體現。

但很多人在這兩點上毫無察覺,並且對於自身局限性(一個決策中自己有沒有想法,占多少,別人的占多少,是不是被人帶跑了等)也幾乎沒有意識。

因為沒有對自身局面的反觀能力,所以也就沒有改變局面的意識,更談不上什麼規劃了。最後總要等到自己感覺不舒服,哪裡怪怪的,才埋怨一直被人“欺負”。

其實最不舒服的,不是別人把你揍了一頓,而是你自己總是稀里糊塗就被人唬過去了。
回頭想想,你剛入職那時候走的彎路,大多都是在信息不對稱下發生的,擱現在肯定能有更多“更優解”。
所以,辨識能力處於弱勢沒關係,最怕的是根本性不足:缺乏主動的自察、自學、自立意識。

首先,敏銳起來,從意識上開始主動;
其次,儘快達到信息對稱,製造更多信息對稱的機會。

再次,哪怕無需獨立決策時,也請務必主動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並梳理清楚這些想法的支撐點是什麼。這樣,當驗證結果出來,哪怕錯了,也能追溯清楚錯在哪個環節。

反欺負的最佳武器,不是欺負回去,而是內驅,讓自己自足起來,外物才不會那么容易入侵和撼動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