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犯罪行為的客觀表現形式所劃分的犯罪類型。作為犯的作為總是與人的意識和意志相聯繫,缺乏意識認識和意志支配的行動,不是刑法意義上的行為,如精神病人和夢遊症者在無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情況下的舉動,不能構成犯罪。
相關詞條
-
作為
作為的意思如下:釋義: ①行為,所作所為:他的這種作為危害了集體的榮譽。 ②建樹,成就:在事業上無所作為。 ③可以做的事,大有作為。”《禮記·樂記》:“...
-
集團犯
集團犯就是結成集團而實行的一種犯罪。集團有基於直接接觸形成的集團和基於間接接觸形成的集團,例如聚眾、家族之類屬於前者,國家、公眾、法人等屬於後者。廣義的...
研究歷史 共同正犯和集團犯 騷擾罪的實行行為和暴力行為 全體責任和個別責任 -
身份犯
一般而言,犯罪之成立,與犯人之身份無關,但在若干情形,法律將“身份”或“其它特定關係”規定為構成要件或為刑罰加減或免除之原因者,此種犯罪稱為“身份犯”。...
簡介 日本刑法理論 大陸刑法理論 主要特徵 與親手犯區別 -
集合犯
集合犯,是指犯罪構成預定了數個同種類的行為的犯罪,包括常習犯、職業犯與營業犯。犯罪構成預定具有常習性的行為人反覆多次實施行為的,稱為常習犯;犯罪構成預定...
概念 與相似犯罪形態的區別以及處斷原則 -
清代封建國家遣犯制度
清代封建國家沿襲並發展了歷代對觸犯刑律較重而罪不當死的罪犯採取遣送流放到邊疆地區進行改造的制度,一方面削弱了罪犯對內地社會秩序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加快了邊...
制度背景 遣犯來源 遣犯改造方式 遣犯的地位 遣犯回歸社會的出路 -
結果犯
結果犯,“行為犯”的對稱。又稱“實質犯”。是指犯罪行為必須造成犯罪構成要件所預定的危害結果的犯罪。即以發生法定的有形的危害結果作為犯罪構成必要要件的犯罪...
基本含義 台灣地區定義 兩種理解 缺點 範圍 -
結合犯
結合犯,是指數個在法律上獨立而罪名不同的故意犯罪行為,由另一個法律條款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新的獨立犯罪的情況。例如,日本刑法中規定的強盜強姦罪就是結...
基本概念 基本特徵 設定規律 我國刑法 -
想像競合犯
想像競合犯也稱觀念的競合、想像的數罪,是指基於一個罪過,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數個犯罪客體,觸犯數個罪名的情況。例如行為人甲欲殺死某乙,開槍後不僅致...
簡介 諸種界說 構成要件 分類 處罰原則 -
表現犯
表現犯,以行為人的心理過程或者狀態的表現,作為行為必要要素的犯罪。對表現犯的認定,必須將外部的事實與行為人的主觀心理過程進行比較,否則不可能判斷其構成要...
概述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