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鼓舞
佛鼓,意為“佛”之鼓,德昂語稱“耿冷牙啪拉”,是佛爺(和尚)專門保管,並經佛爺批准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樂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主要流傳在德宏州及臨滄地區鎮康縣的德昂族居住區。佛鼓舞以前只能在佛爺晉升或迎接外類房(緬寺)的佛等重大宗教節日時方可擊鼓並表演,表演者限於男子,現在遇有重大節日,也可表演。
相傳在佛教傳入德昂地區並產生了自己的佛爺初期,類房裡每舉行一次大的活動,都得由佛爺走村串寨通知百姓,後來有一個叫帕煞達的大佛爺精心製作了一種聲音宏亮的鼓(與象腳鼓類似)。每當類房舉行某種儀式或活動,只要擊鼓,百姓聽到鼓聲就能應聲前來。這種鼓,人們後稱之為佛鼓。平時都置於類房裡,舉行活動時才抬出來,用畢仍放回原處。
明代麓川(今瑞麗市)勢力崛起,不斷擴大地域與統治實力,傣族成為當時德宏地區勢力比較強大的民族,強盛的德昂先民敗落遷離。現盈江縣弄璋鄉南算寨,還保存有一座古老的佛寺,現當地居住的傣族老人都稱為“類莊崩龍”,意為“崩龍(德昂)佛寺”。寺中還保留有一個珍貴的牛皮大鼓,鼓身為一大圓木,掏空去皮,長2.8米,腰粗4米左右,鼓面大頭直徑1.14米,尾面直徑1米,鼓身外用白皮裹著,用黑漆漆過;鼓兩端蒙的牛皮原已不存,近些年,當地傣族民眾又重新蒙上牛皮,並在做佛事時使用。據幾位八十多歲傣族老媽媽說,鼓的內部原有增加音量的裝置,敲時音量特別大,傳播很遠。敲多了能使正在孵化的母雞孵不出小雞來。佛鼓舞是在佛教節日或晉升佛爺或迎接外寺長老期間,在佛寺的廣場上和“象腳鼓舞”同時跳的。是男性集體舞蹈,舞者有敲佛鼓、擊鈸、敲鋩共三人,在象腳鼓舞圈中表演,然而鼓點、動作與象腳鼓舞都不相同,象腳鼓舞氣氛熱烈歡快,佛鼓舞較嚴肅莊重。隴川縣稱佛鼓舞為抬鼓舞。以兩男子用竹棍將鼓抬起,行走於舞隊前列,一人雙手各執一校敲擊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