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肯斯坦[瑪麗·雪萊創作長篇小說]

弗蘭肯斯坦[瑪麗·雪萊創作長篇小說]

《弗蘭肯斯坦》(全名是《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其它譯名有《科學怪人》、《人造人的故事》等)是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該作講述小說主角弗蘭肯斯坦是個熱衷於生命起源的生物學家,他懷著犯罪心理頻繁出沒於藏屍間,嘗試用不同屍體的各個部分拼湊成一個巨大人體。當這個怪物終於獲得生命睜開眼睛時,弗蘭肯斯坦被他的猙獰面目嚇得棄他而逃,他卻緊追不捨地向弗蘭肯斯坦索要女伴、溫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詭異的懸疑和命案。

該作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故事一開始出現的人物是羅伯特·沃爾頓,他正在去北極探險的旅途中。他寫信告訴姐姐他特別渴望能有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第四封信中,他說自己在浮冰上發現一個饑寒交迫、虛弱不堪的人,於是就把他救上了船,並把他看做是自己嚮往已久的朋友,這個人就是維克多·弗蘭肯斯坦。

弗蘭肯斯坦向沃爾頓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在瑞士日內瓦長大,一直熱衷於生命起源的研究。他試圖征服死亡,創造一種新的生命。對於他來說,科學就是能夠給予人們上帝般力量的知識的集合。他終日躲在一間斗室中進行製造生命的研究,全神貫注,廢寢忘食,完全不顧自己的健康,還疏遠了親人和朋友,連他的未婚妻伊莉莎白和他最好的朋友亨利·克勒瓦爾都無法讓他回心轉意。

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弗蘭肯斯坦終於發現了創造生命的秘訣。他從住地附近的藏屍間裡偷來各種死屍的肢體,並把它們組裝成一具八英尺高的人體。他又通過數月夜以繼日的努力,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使他的創造物睜開了眼睛。當他看見面目醜陋的怪物向他走過來並試著向他微笑時,他嚇得魂飛魄散,一下子就逃走了。第二天,在好朋友克勒瓦爾的陪伴下,他戰戰兢兢地回到實驗室,但怪物已經不見了。弗蘭肯斯坦發起了高燒,昏睡中他仿佛覺得那怪物將他攥住,無論他怎樣呼叫掙扎都無法擺脫。克勒瓦爾精心照料了他幾個月,他才恢復過來。為了擺脫心頭的恐懼,弗蘭肯斯坦決定回家。

然而家中等待著他的卻是年幼的弟弟遇害的噩耗,警方已經根據現場證據逮捕了忠誠可愛的女僕賈斯汀·莫里茲。悲痛的弗蘭肯斯坦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獨自在勃朗峰徘徊,突然一道閃電掠過遠處的一座山峰,在電光中他看到了自己製造的怪物。這時他明白了,是怪物殺死了弟弟,賈斯汀是無辜的。然而他卻無法說出真相,不得不痛苦地目睹賈斯汀被定罪處決。當他與怪物又一次不期而遇時,怪物請求他聽一聽自己的經歷,弗蘭肯斯坦同意了。

怪物開始敘述自己痛苦不堪的經歷。當他被弗蘭肯斯坦遺棄之後,他不得不棲身森林,備受饑寒煎熬。為了尋找食物,他壯著膽子走進一個村莊,村民們都被他的怪模樣嚇壞了,有的落荒而逃,有的用石子砸他,將他打得遍體鱗傷,他只好躲在德拉西家屋外的棚子裡。每天他都從牆縫中偷偷地觀察一家人的生活,漸漸地,他不僅學會了人類的語言,更懂得了人們之間的愛與關懷。德拉西一家生活十分艱難,“他們經常要忍受飢餓的煎熬,那兩個年輕人更是如此。但他們常常將食物放到老人面前,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吃的”。因此他不再偷吃村民的食物,以野果、樹根充飢,他還經常幫助德拉西一家收集柴火,偷偷地為他們做好事;在去日內瓦的路上,他救起了一個落水的女孩。但他的行動並未得到人們的同情和接納,相反,他得到的回報永遠是冷漠、鄙視和遺棄,他感到深深的孤獨。因此,他請求弗蘭肯斯坦為他製造一個異性同類以伴餘生,並保證他們將遠離人類文明,去南美荒原安家落戶。

弗蘭肯斯坦勉強答應了他的要求,卻最終放棄了努力,因為他擔心如果雌雄兩個怪物繁衍出許多怪物,後果將不堪構想。在小說接下來的部分中,弗蘭肯斯坦講述了他和怪物之間一次又一次的生死鬥爭。怪物先是掐死了正直善良的克勒瓦爾,弗蘭肯斯坦本來以為怪物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自己,然而在新婚之夜他才知道怪物是想讓他比死亡更加痛苦:怪物竟然在他們的新婚床上殺死了他親愛的新娘伊莉莎白。弗蘭肯斯坦發誓要報仇,他一路追蹤怪物到北極,直至奄奄一息,被沃爾頓發現。弗蘭肯斯坦講完怪物的事之後,警告沃爾頓要吸取他的教訓,然後就死去了。沃爾頓意識到他未來旅程中潛伏著的巨大危險,便掉轉航向,朝著南方溫和的水域駛去。而怪物最終自焚而死。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作家生活在整個西方社會經歷深刻歷史變化的時期,當時,英、法、美等國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科學技術文明空前發達,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學科也有了很大的發現。經過科學理性洗禮的廣大民眾普遍盲從科學並對科技改變世界抱有各種幻想,他們迷信科學知識是一件魔力無邊的法寶,它“永遠能為你提供精神食糧,使你不斷探索,發現奇蹟”。

瑪麗·雪萊的父親威廉·葛德文是政治家哲學家,母親瑪麗·沃爾斯通克拉夫特則是女性主義運動的先驅、《女權辯護》一書的作者,她的家裡常有各領域的學術界人士出入,而其父葛德文的崇拜者更是絡繹不絕,雪萊就曾是這些年輕的崇拜者之一。他們談古論今,話題多種多樣,但談論更多的是對當時許多問題的思考,而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人類如何看待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與成功在令人歡欣鼓舞的同時,又讓人陷入恐慌和沉思之中。

創作過程

這部作品最初產生於一次文學遊戲,1816年夏天,作者瑪麗同丈夫雪萊、拜倫等人在日內瓦郊外經常聚會。大家提議每人寫一篇恐怖故事,後來只有瑪麗·雪萊的故事成型。

這部作品既受到《暴風雨》《失樂園》《老水手之歌》等名著的影響,也含有瑪麗的自身經歷。比如,書中的克勒伐爾仿佛雪萊化身,弗蘭肯斯坦創造的怪物也是素食者,正如瑪麗和雪萊。1817年春天,瑪麗寫完《弗蘭肯斯坦》,次年出版。

人物介紹

維克多·弗蘭肯斯坦

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出生於日內瓦一家名門望族。作為家中長子,他自幼受到父母關愛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與浮士德相似,他也是一位潛心學問且才華橫溢的學者。在他內心世界中,唯一值得他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就是探索自然的奧秘。他說:“我所渴望探求的乃是天地之奧秘。我要弄清楚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支配著我?是構成事物的外部物質,還是大自然的本身意志和人的神秘的靈魂?更為重要的是,我要探明這個世界上的一種超自然的奧秘,也就是一種從其本質上來說的的確確存在的奧秘。”後來在因格爾施塔特大學求學時,他的學習熱情“令同學們驚訝不已……在學業上的諳練純熟又使教授們膛目結舌。”而且他的研究能力出眾又極具創新意識,讓他贏得了學校師生的尊敬和讚譽。

沃爾頓船長

沃爾頓船長不僅是讀者了解弗蘭肯斯坦及怪物故事的關鍵媒介,而且還是一位與弗蘭肯斯坦性格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的人物。沃爾頓在小說開篇給姐姐薩維爾夫人的信中,提到了從兒童時代起就對航海探險事業產生的狂熱追求:“那時我的學業荒廢了,但我酷愛閱讀這些(海上探險的)書籍。我夜以繼日地一卷捲地讀著”。隨後當有機會進行航海探險時,他更是日以繼夜地學習海上探險的相關知識。他說:“每到夜晚,我便學習數學、醫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中那些對海上探險者最為實用的學科。”正是在這種對內心世界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驅使下,他踏上前往北極探險的旅程。

怪物

無名無姓的怪物是弗蘭肯斯坦從藏屍間盜來的人體的各個部分拼湊而成的。他的外表是它一切痛苦的根源。世人見它無一不被嚇跑或攻擊它;而它只能隱藏行跡,終日游離與人類社會之外。在怪物的自述中,對知識的追求不僅是其自身成長經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它與了解自身起源緊密聯繫起來。自從被弗蘭肯斯坦遺棄後,身形高大、相貌醜陋的怪物在處處充滿敵意的社會中舉步維艱。可以說在最早的階段他對世界的認知是被動的體驗和接受,沒有得到任何人的關照和監護。通過對各種自然現象特別是火的感知,他初步熟悉自己的生活環境。後來在渴望融入社會的同時,他逐漸掌握了語言並自覺開始學習人類知識。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弗蘭肯斯坦 相關電影書籍 弗蘭肯斯坦 相關電影書籍

科學是人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採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探索自然界的本質,並逐步認識、利用其客觀規律。但是,科學大廈的建立和維持必須依據兩個重要的支註:一是科學知識的產生需要以客觀性為基礎;二是科學知識的產生應受人類理性的約束。離開了這兩個支柱,科學的發展必將導致科學主義的泛濫,為人類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小說中的弗蘭肯斯坦痴迷於對科學知識的追求,揭望探索自然的奧秘,在強烈好奇心的驅動下,缺乏對自己行為後果的理性思考。憑一時狂熱,做出了令他追悔莫及的造人一事。弗蘭肯斯坦最後向沃爾頓痛陳自己的命運,就如同在講述一個寓言故事,目的就是為了勸誡、改變或舉止沃爾頓一住無前的冒險欲望。弗蘭肯斯坦告誡道,如果盲目追求至高的權力,到頭來將會陷入永劫不復的深淵。當時,沃爾頓已被重重冰山包圍,多人喪生,後來他迫於形勢,忍痛返航。非常明顯,弗蘭肯斯坦故事的寓意是:如果為了領教大自然變幻莫測的力量,衝動行事,必將付出慘重代價。

科技發展使人類社會和人類本身都感到應接不暇,怪物在某種意義上正代表著正在發展和滲透進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憂慮的心情充分表現於作品,陰鬱的情調貫穿全書,並投射入文字當中。比如作品中的四次暴風雨,正是預示著變革的來臨。讀罷整部作品,會發現作者有一種非常緊張、躁動的心情。

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怪物本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最後卻發展為一個社會秩序的破壞者,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魔鬼,但即便如此卻仍保有一定的良知;而弗蘭肯斯坦本人開始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任何錯誤,後來逐漸變得內疚,最後終於勇於承擔責任,與怪物進行決鬥。此後的科幻作家們——包括如凡爾納和威爾斯——在這點上都不如瑪麗·雪萊。

小說刻畫的不只是人類與科技進步之間存在著衝突這一“不朽”的主題,展現的也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濫用科學及其後果,更重要的是,它借19世紀初科學技術空前發展的“現代”社會語境,揭示了在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價值觀驅使下,人類無所顧忌、狂妄地自我奮鬥的醜態及其對社會構成的巨大危害。作家自覺地將哥德式風格融於科幻描寫,深刻地反思了現代化進程中個人追求與社會道德、傳統價值觀之間存在的尖銳矛盾,“表現了當時文學和情感的氛圍”。也許正是小說所蘊涵的這種豐富的人性關懷和超前的社會“憂患意識”,才使其在“後現代”的今天,仍是英美文化中的一個持續熱點。

瑪麗·雪萊通過弗蘭肯斯坦的悲劇,對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應該如何拿握和使用科學技術,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人類在自然界面前應該保持一種敬畏,保持一種有限性,而不能無限制地追求對自然的認識和征服。如果人類盲目地試圖駕馭或凌駕於自然之上,而對自己的行為疏於理性的抑或倫理方面的周全考慮,不可預測的可怕後果將難以避免。

弗蘭肯斯坦的悲劇之源是他病態的個人主義激情,整部小說幾乎可說是他失敗人生的懺悔錄。他一再責備自己當年對激情缺乏警惕防範之心。經歷人生劫難的弗蘭肯斯坦,領悟到治療個人主義激情的靈丹妙藥就是保持一顆寧靜平和之心,從自我關注中擺脫出來,回歸自然,融入家庭和社會。

弗蘭肯斯坦敏感、孤傲的個性,使他對自我的關注遠遠超過對別人的關心,他會為個人的利益自私地斷絕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包括家人、戀人和朋友,而自己卻無時無刻不被他們牽掛著,友情、親情、愛情永遠是他身心的庇護所。當實驗失敗,理想遭受重創時,兒時好友亨利的出現,使他“突然感到內心平靜,充滿安寧溫馨”。在對往事的追憶中,弗蘭肯斯坦情不自禁地讚美真摯的友誼:“我曾經只求利己,結果禁錮的是自己的心靈,心胸也變得更加狹窄,最後還是你親切誠摯的情誼給了我溫暖,開闊了我的眼界,擴展了自己的胸懷。我又變成多年前的我,愛別人也被別人所愛,快樂、無憂無慮。”作者禮讚友誼的力量,無疑是要告誡世人完善自我,走出個人主義狹隘思想,必須融入社會,與他人建立起親切友好的關係。

藝術特色

風格

哥德式小說流行於18世紀,內容多為恐怖、暴力、神怪以及對中世紀生活的嚮往,因其情節多發生在荒涼陰暗的哥德式古堡(流行於18世紀英國的一種建築形式,類似教堂)里而得名;故事充滿懸念,以毀滅為結局;有許多同類的著名作品。感傷主義則指工業革命後、法國大革命前的一種文學流派,主要特點是作家以感情和仁愛代替理性作為批判的工具,主要是歌頌善良、同情、忘我無私以及合乎自然,但其塑造的人物有些迂腐和天真。

敘事

該作採用了書信體和記敘體相穿插的形式,因而使形式不致過於單調。書信體是當時較為流行的一種文學創作手法。

《弗蘭肯斯坦》所表現出的最不可思議的荒誕之處,就是科學家弗蘭肯斯坦與他創造的魔鬼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理性認知與耳聞目睹的感性認知之間的緊張關係和強烈錯位,構成了該作品鮮明的怪誕風格。作為故事接受者和部分事實見證人的“我”——沃爾頓,一方面向他的遠在家鄉的姐姐聲稱弗蘭肯斯坦在“敘述的時候就像在講樸素的事實”,自己也確信“那是事實”,然而另一方面卻又掩飾不住自己複雜矛盾心理地認為“我還是驚訝和感嘆得難以自持”。這種敘述上的含糊、矛盾、對立態度所造成的感官認識上的非幻似幻、似幻非幻的迷離效果,正是“隱含作者”幻筆巧妙運用的結果,也是產生不可抵禦的情節魅力之所在。“隱含作者”出於真實感的考慮,更特意安排了沃爾頓奇遇怪人並與怪人面對面談話的場面,從而不僅親耳聆聽了從怪人口中自述的他與他的創造者之間發生的故事及其所犯罪行,而且又進一步確證了弗蘭肯斯坦講述的可靠性。在這裡,原本荒誕的故事經第一人稱視角講出,就不太像小說,倒更像是真實的生活經歷,但讀者的理性往往又馬上會質疑這種“像真實”。它們之間形成的張力關係,必然導致作品更加強烈的荒誕感。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弗蘭肯斯坦》始終嚴格遵循著第一人稱視角的敘事規範,絕不讓人物講述超出自己知道範圍外的事。例如“弗蘭肯斯坦”這個名字的說出就獨具匠心。一開始沃爾頓與我們一樣不認識那個被從海里救上來的人姓甚名誰,故向姐姐稱他為“陌生人”。當“陌生人”從第一章自述經歷時,也並未先自報姓名,直到第三章,他講述大學時代自己的衝動時才說道:“弗蘭肯斯坦的靈魂高叫道,別人已經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要完成得更多……”既真實再現了自己當年的想法和雄心,又巧妙地交代出了自己的名字,這種敘述策略遠比開頭“我叫某某”的介紹法來得更為自然、生動、真切,令人難忘。又如,在怪物敘述農舍一家人的故事中,作者同樣讓怪物始終保持著他自己視角的一元性。怪物最初觀察農舍里的三個人時,並不知道他們叫什麼,是什麼關係,所以只稱呼“年輕女人”、“年輕男人”、“那個老人”,後來模仿他們漸漸學會了發言,解開了聲音和事物的連線之謎,了解了他們談話中最常說到的一些東西的名稱,這才終於知道小屋主人們的名字:“年輕人和他的同伴每個人都有幾個名字,而老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父親’。那個姑娘叫‘阿加莎’;那個青年叫‘費利克斯’,‘弟弟’,或者‘兒子’”。而且,由於敘述主體限知角度控制得好,又常常留下空白與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怪物發現,費利克斯常常顯得並不快樂,後來,他又發現,隨著一個騎著馬的“陌生女子”的到來,費利克斯陰雲盡掃,笑逐領開。而“陌生女子”的名字,作者是這樣交代的:“當他們分手的時候,費利克斯吻著陌生女子的手說:“晚安,可愛的沙菲”。“費利克斯吻著陌生女子的手”的敘述聲音的發出者是怪物,顯然說明他當時並不知道“陌生女子”的名字。“晚安,可愛的沙菲”則敘述的是費利克斯的聲音,他自然是知情者。他向沙菲道晚安時,怪物,當然也包括讀者記住了這個“陌生女子”的名字。那么,為什麼沙菲的到來就能令費利克斯滿心喜悅呢?這裡面一定有故事。作者就是這樣精心安排敘事,不斷激發起讀者的閱讀期待,讓讀者尋著怪物的視線去發現,而作者自己則隱藏在故事背後。

《弗蘭肯斯坦》是一部典型的以第一人稱視角敘事的作品。不過,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它又是一部頗為典型的以見證人視角且由見證人本人敘事的作品。作品雖然由沃爾頓的四封信組成,但沃爾頓並不是中心人物,他僅僅是弗蘭肯斯坦這一真正主角故事的見證人,換言之,他僅僅屬於一個線索人物。沒有他,弗蘭肯斯坦不會進入我們的視線,弗蘭肯斯坦的故事更無從展開。他是弗蘭肯斯坦傾訴自己不幸遭遇的承載者、記錄者和轉述人。然而這也僅僅是沃爾頓作為見證人的一個層面。還有一個層面,從某種程度上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即他與弗蘭肯斯坦所創造的怪物之間發生了一次明明白白、不容置疑的遭遇和對話,也就是說他見證了怪物的真實存在。這次意外的遭遇和對話,不僅讓他驗證了弗蘭肯斯坦所講述故事的真實性、恐怖性與悲慘性,而且也使他更加確信不疑地將此事告訴給他的姐姐。因此,沃爾頓是作者為了讓弗蘭肯斯坦的故事獲得更為令人信服的真實感而精心設定的一個角色。

另外,《弗蘭肯斯坦》的重複敘事也值得一提。例如,怪物誕生後所遭遇的孤獨、歧視與不公的處境,在文本中實際上被敘述了兩次:一次是怪物向弗蘭肯斯坦的詳細敘述:另一次是怪物死前對沃爾頓的簡要敘述。這種重複,從怪物的角度說,是為了強調出他對人類同情與關愛的強烈渴求,以及對他的創造者對他於孤獨絕境之中的滿腔憎恨和報復心理;但從沃爾頓的角度而言,則是基於深度的敘述功能的需要,即從而進一步證實弗蘭肯斯坦故事講述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作品影響

《弗蘭肯斯坦》是英國19世紀女作家瑪麗·雪萊最為世人熟知的作品,自1816年面世以來,已經被翻譯成100多種語言。根據它改編的舞台劇和電影多達幾十個版本,1931年《科學怪人》的續集電影,被視為影史上重要的恐怖電影之一。其中的怪物形象在西方家喻戶曉。美國心理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高特博士進行過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數據,根據接受狀況來確定世界文學和傳說中最重要的100名虛構人物,根據她的統計結果,第一名是哈姆萊特,賈寶玉名列第八,弗蘭肯斯坦排名第三十三。

它還為英語添加了一個新的單詞Frankenstein,一個最終毀了它的創造者的東西。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1982年,《弗蘭肯斯坦》,陳淵、何建義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年,《人造人的故事》,羅今、麗抒譯,外國文學出版社
1998年,《弗蘭肯斯坦》,劉新民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年,《弗蘭肯斯坦》,胡春蘭、侯明古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年,《弗蘭肯斯坦》,丁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活跳屍:弗蘭肯斯坦》,尤雲峰譯,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5年,《弗蘭肯斯坦的怪人》,王岩松、於晶華、薛瑞莉譯,明天出版社
2008年,《弗蘭肯斯坦》,耿智、劉宜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9年,《弗蘭肯斯坦》,張劍譯,中國城市出版社

作者簡介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出生於英國,父親是政治家兼哲學家;母親是公認最早的女權主義者,在原來的婚姻破裂後與瑪麗的父親結婚。兩人都小有名氣,並著有各種小冊子。1797年瑪麗出生,10天后母親便因病離世,這件事一直影響著瑪麗,在她的內心深處始終保留著“自己害死了母親”的念頭。後來父親再婚,瑪麗不得不與生父、繼母、繼母原來的孩子、繼母與生父的孩子等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分複雜,矛盾較大。直到瑪麗長大成人後遇到了雪萊,才終於獲得了與人交流感情的機會,可其時雪萊已有妻室,因此瑪麗在很長一段時間還充當了“第三者”的角色。雪萊妻子投河自殺後,瑪麗終於得以與雪萊結婚,但婚後多次流產,只成活了一個孩子。6年半之後雪萊又被淹死。瑪麗的一生充滿了不幸和恐怖,終生為死亡所纏繞,所有這些後來都被表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