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倫理與中國禪學

佛教倫理與中國禪學

《佛教倫理與中國禪學》,由董群著,宗教文化出版社於2007年6月1日出版,本書從現存的文獻、文物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探索其前後延續,彼此關聯的因果性;從而更清楚地認識到佛法的本質,及其因時、因地的適應。

基本信息

作者董群
ISBN:10位[7801238796]13位[9787801238795]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1
定價:¥38.00元

內容提要

佛教學術研究的根本意義,不僅是了解存在於一定時空中的佛教發展形態,而且更是從現存的文獻、文物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探索其前後延續,彼此關聯的因果性;從而更清楚地認識到佛法的本質,及其因時、因地的適應。以了解過去,承受根本的佛法特質,作為我們信行的基礎,這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中國佛教協會第七屆代表大會便提出要契理契機地弘揚“人間佛教”思想,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便是“以文化闡揚佛法,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契理契機地以文化闡揚佛法是實現佛教中國化、本土化、現代化的權巧方便。”現代中國佛教界,應該認真地認識學者們的新觀點,吸收其中的有用之處,通過轉化與變通,仍然能夠落實到佛法的信仰與實踐,佛教才具有更大的潛力。

目錄

總序
上篇佛教倫理研究
宗教道德哲學的基本原則
論佛教倫理的基本特點
佛教倫理學的研究方法
緣起論對於佛教道德哲學的基礎意義
試論佛教戒律的倫理特徵及其對當代社會的積極影響
論《法華經》的道德思想特色
淨土三經的倫理思想研究
禪宗的善惡觀
禪宗的道德關係論
略論禪宗對儒家倫理的會通——以忠、孝、禮為個案
達摩二入四行的倫理意義
佛教倫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
由恥感養成有道德的人生——從佛教恥感論角度的考察
佛教森林生態文明論的理論依據——兼評山本修一教授的《以地球文明為目標:森林破壞與佛教文明論》
論當代中國都市寺院的生態倫理關懷
兩岸佛教倫理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上帝與佛:解釋之差異
中國佛教對“文明對話”的歷史經驗
下篇中國禪學研究
“如來禪”與“祖師禪”
道宣所揭示的中國佛教之禪觀
菩提達摩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慧能禪學的經論依據
“慧能與中國文化”研究綱要——對以大陸學術界為主的考察
……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