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18篇

附錄一 附錄 附錄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叢書名: 北斗叢書
平裝: 38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9926681, 7539926686
條形碼: 9787539926681
尺寸: 22.6 x 14.8 x 3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1929),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舉人出身。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參與百日維新,人稱“康梁”。曾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著有《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學術著作,結集為《飲冰室合集》等。

內容簡介

《佛學研究18篇》作者對佛學認識論的因緣觀、生死不滅的業力和輪迴觀、無常與無我的變化觀、解脫與涅槃的智慧修養觀都有精深的研究,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他將佛學概括為一種心理學,實在是一種獨創。粱啟超不僅大力宣傳佛學的博大精深,而且刻苦研究佛學,成果斐然。
對佛學認識論的因緣觀、生死不滅的業力和輪迴觀、無常與無我的變化觀、解脫與涅槃的智慧修養觀都有精深的研究。他關於佛經翻譯見解獨到,簡明扼要又頗有哲理地論述了佛教在中國植根、發展、興盛和衰退的過程。
研究中國佛學,不可不讀梁啓超這些經得起歷史考驗的論著。

目錄

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
附錄 佛教大事表
佛教之初輸入
附錄一 漢明求法說辨偽
附錄二 《四十二章經》辨偽
附錄三 《牟子理惑論》辨偽
印度佛教概觀
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原題《印度之佛教》)
附錄 說無我
佛教與西域
又佛教與西域
中國印度之交通(亦題為《千五百年前之中國留學生》)
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
翻譯文學與佛典
佛典之翻譯
附錄 佛教典籍譜錄考
讀《異部宗輪論述記》
說四《阿含》
說《六足》、《發智》
說《大毗婆沙》
讀《修行道地經
那先比丘經》書
佛家經錄在中國目錄學之位置
見於《高僧傳》中之支那著述
附錄一 《大乘起信論考證》序
附錄二 佛教心理學淺測(從學理上解釋“五蘊皆空”義)
附錄三 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
附錄四 《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文六種合刻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