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論文
《張棗詩歌中元詩意識的歷史變遷》,載《新詩評論》2005年第二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精魂全在一口深吸的氣里”——論姜濤詩歌的形體學訴求》,《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蕭開愚:壓力下的自由》,《星星》(理論半月刊)2009年第5期。
《2006年〈花城〉綜述》,《西湖》2007年第01期。
《中國當代文學》(2006年度北京地區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綜述),收入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北京社會科學年鑑》(2007),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疼痛”的象徵與越界》(《文藝理論與批評》2010年第1期)。
《“朦朧詩”論爭——“中國式”現代主義詩歌的艱難敘述”》(《揚子江評論》2009年第6期)。
《建構“傳統”∶“日常之神的磁場”的缺席—論張棗早期詩歌》《星星》(詩歌理論半月刊)2010年第5期。
《重釋“偉大傳統”的可能與危險》,《新詩評論》2011年第1期。
主要學術活動
“新詩研究的問題與方法”研討會(2007年5月,北京)。“德中同行—走進廣東”活動系列之:詩與思(2008年11月)。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提名委員會委員 (2008年至今)。
搜狐文化歌德沙龍系列對談:當代詩歌需要一場思想運動(2009年4月,北京)。
2000-2009:中國21世紀詩歌十年東海溫泉峰會(2009年10月,江蘇連雲港)。
“《新詩評論》創刊五周年座談會”(2010年3月,北京)。
參加上海美術學院胡項城教授策劃的《非洲詩選》系列活動,受邀嘉賓有國際著名詩人也是南非的桂冠詩人考斯菲爾和《非洲詩選》主編之一,南非著名表演詩人菲利帕。(10月18號——25號,2010年)。
參加北京大學與天津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平津文壇”學術研討會。(11月26——12月2號,2010年)。
參加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主辦的“重建詩歌的出發點”研討會,提交論文《詩歌與倫理的詮釋性關係》。(5月21—22號,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