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佘雪玲(英文名:Nicole Rebecca Seah),於1986年10月17日出生,是一位新加坡政治人物。佘雪玲先後在加東修道院女校、丹絨加東中學及維多利亞初級學院,完成中學與初院教育;她後來在獎學金計畫下完成新加坡國立大學傳播系榮譽學位。目前在Starcom MediaVest Group擔任執行員。生長在海峽華人家庭的佘雪玲是個小娘惹,除了英語華語之外,還會說峇峇娘惹馬來語和一點潮州話。
這屆大選的選民人數約235萬,其中三分之一年齡介於20至39歲之間,也是所謂X世代和Y世代的國民。政府曾坦言無法摸清這些選民的喜好。另外,新加坡的報章、電視、電台都由政府掌控,而選舉制度也被認為偏袒執政黨,因此反對黨在挑戰執政黨的行動中面臨諸多障礙。但社交網路的出現卻讓執政黨感到難以左右選民的想法,人民不但有了更多抒發意見的管道,反對黨也紛紛轉向網路與民眾接觸,傳達自己的聲音。
正當政府愁於如何吸引人們的選票,24歲的佘雪玲一躍成為民眾焦點以及網路紅人。這名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在民眾大會上提醒民眾「投票是秘密的」,因此不要害怕把票投給反對黨。她也呼籲選民不要繼續受到行動黨的威嚇。佘雪玲鼓足了勇氣,決意挑戰巨大的人民行動黨 (People's Action Party) 政府,不畏懼的面對一切,實在很容易得到新加坡選民的敬佩和愛戴,她那種精神也十分值得大家去學習的。
初入政壇
● 2009年:加入新加坡革新黨(Reform Party)。
● 2011年2月:隨同政府獎學金得主陳禮添和潘群勤夫婦和律師張媛容退出,加入國民團結黨(National Solidarity Party)。
● 2011年4月:以國民團結黨候選人的身份參加新加坡大選。佘雪玲所屬的國民團結黨團隊,對壘前國務資政吳作棟領軍的人民行動黨隊伍。這也是吳作棟(前任總理)坐鎮的馬林百列集選區,19年來首次面對反對黨激烈的挑戰。
年僅24歲的佘雪玲是2011年大選最年輕的候選人。從宣布參選到選舉結束的期間,她迅速在網上爆紅,備受國內外大小媒體的關注。原本默默無聞迅速躥紅,在著名社交網站,臉書上的冬粉就有將近11萬人,超越了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佘雪玲在坊間形成一股勢力,造成“佘雪玲效應”, 震撼新加坡政壇。
個人風格
雖然不到25歲,佘雪玲對政治的覺悟、敏銳度、成熟度和巨觀看法,深得好評,令人刮目相看。她舉止大方,神情沉著發言又犀利,且沒有任何特殊背景,很容易就取得了人們好感。競選期間,每個晚上的國民團結黨民眾大會,都有大批冬粉遠道而來,聽她娓娓道來,每一句話都那么真誠,大家都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動。
參加大選
2011年5月,新加坡大選結果塵埃落定,佘雪玲所屬的國民團結黨團隊對壘前國務資政吳作棟領軍的行動黨隊伍,兩團隊實力懸殊,團結黨雖然落敗,卻取得43.36%的高得票率。在1988年和1991年大選,以及1992年的補選中,吳作棟(前任總理)的人民行動黨團隊都分別以73.81%、77.25%和72.94%的亮眼成績,高票當選。在1997年、2001年和2006年大選,他的團隊都不戰而勝。唯獨2011年大選,他的團隊以56.65%當選,是自1988年集選區制度實行以來,成績最不理想的團隊。
大選終於落幕,佘雪玲自認成長不少,對民生、政治、媒體,甚至是自己也有新的認知。 走訪選區,讓她認識了不少居民,也更深入了解民生,她也發現自己的觀察力加強了,還練就了質疑社區建設合理性的功夫。她告訴記者:“過去兩年我都在馬林百列區內走動,以前我只專注於同國人溝通,了解居民面對的問題,但現在我會分析周遭環境。例如,我經過一片草地看到中間有一片盆栽園地,而其他的草地沒有,看不出有什麼規律;如果你不特別留心,就不會發現這些事。”
前國務資政吳作棟已經退出內閣,在佘雪玲的印象中,吳作棟擔任總理時是“人民的總理”,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無論是作為一個年輕國人還是競選對手,她都很尊敬他。新加坡人民黨秘書長詹時中日前告訴媒體,如果吳作棟在大選前宣布會卸下官職,馬林百列一定會落入團結黨手裡。針對這個看法,佘雪玲持保留態度。“影響大選結果的因素很多,如果退閣訊息提早公布,或許會衝擊選票,但很難斷定有多少人會轉投(給我們)。”
人物現況
選舉結束後,佘雪玲繼續投入社區福利團體的活動,她將訪問居民、送食物給貧困人士、為有需要的居民整理房子、她和志願者也準備為麥波申區家境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補習服務和輔導。
明星效應難以持久,年紀輕輕的佘雪玲深諳箇中道理,她打算在政策的制定、政策辯論、國際局勢等知識下功夫,加強實力。 她表示較早前,團結黨的蔡厝港候選人陳禮添和潘群勤,給她和其他黨員上過制定政策的課,她切身體會到制定國家政策的困難。 “真的很難!你需要有探討某件事多方面的智慧,也要確保思想開放,不墨守成規,或只往一個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