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何雪峰,博士,重慶理工大學 會計學院教授。
重慶理工大學 會計學院副院長
民盟重慶理工大學主委
學術型會計、財務碩導
MPACC碩導
MBA碩導
2003年獲西南大學碩士學位。
2007年獲蘭州大學博士學位。
2007年獲國家留學委資助赴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進修訪問。
1996.7至今於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任教
2010.5至今於重慶市重點人文基地財會研究與開發中心常務副主任
任中國中青年成本會理事、等數個學術團體理事、會員。
任民盟重慶理工大學主委
現任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駐宿州辦事處主任、安徽日報社駐宿州記者站站長。曾任新安晚報社首席記者。高級記者。
相關事跡:
《光明日報》、《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記者》等多家主流媒體在顯著位置報導了何雪峰走基層的事跡。
一、去廣闊天地增長見識,到艱苦環境錘鍊作風,向基層民眾學改文風。
2011年8月10日,何雪峰和吳義泉夫婦一起深夜冒雨趕路賣葡萄。反映農民心聲的《吳老漢雨夜趕早市》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
2011年宿州大旱期間,何雪峰積極投身於最困難和緊張的抗旱一線採訪,並且與黨員抗旱服務隊一道,幫助農民澆灌田地。
二、用心靈感受時代脈搏,用腳步丈量民生疾苦,用行動解決民眾所急。
2011年“三秋”時節,安徽省為進一步增強農業生產後勁,首次推廣土地深松技術,然而,面對農村根深蒂固的傳統耕作習慣,轉變農業耕作方式會不會遇到阻礙?針對這一問題,何雪峰走訪了宿州市眾多村莊,意識到:一項新政策,只要以民眾利益為先,就能在民眾心頭“生根”。他以此為主題采寫的《農民松地 政府貼錢》一文刊發於安徽日報頭版頭條,第一時間向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傳遞了農民“喜松田”的信號,展示了新政策的效果。
2011年10月,何雪峰深入基層調研,秸稈問題“年年禁燒年年燒”的真實原因是: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加大了秸稈回收處理難度,也增加了禁燒的行政成本。一連幾天,何雪峰在《安徽日報》連續推出“標本兼治話禁燒”系列報導,提出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方為禁燒上策,引起各方關注。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專門約何雪峰座談,並將他稿件中的新觀點收入該中心編寫的《秸稈禁燒對策報告》中,為省委、省政府實施“禁燒”及制定農業政策提供決策參考。
2011年秋種時節,何雪峰得知宿州市順河鄉鶴山村因土壤保水性差,水利基礎設施不足,造成秋種期間出現“水荒”影響小麥出苗的情況,立即深入採訪,采寫出《農時不等人村民急用水》一稿。很快,宿州市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便積極行動,組織人員幫助農民澆苗,並對村裡的水利基礎設施進行規劃建設。
三、緊貼基層發現最新苗頭,尋找新聞報導最佳落點,把宣傳黨的政策與反映民眾心聲有機結合起來。
2011年8月下旬的一場強降雨讓宿州市發生嚴重澇災,何雪峰踏著泥濘實地採訪,經過深入調研,他采寫出《如何走出“非旱即澇”怪圈》一稿,提出了皖北缺水地區“汛時蓄水旱時用”的課題。以此稿為開篇,報社在此後的多天內,連續推出“追問沿淮旱與澇”的系列報導,對旱澇急轉現象進行深入剖析,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11年12月,何雪峰專程來到 “農村保暖工程”試點村,探訪部分農村民眾享受集中供暖的溫馨場景,采寫出現場通訊《俺農民住上暖氣房》,並配發評論《溫暖送到心坎上》。當時正值兩節將至,這一稿件反映了黨委、政府從百姓迫切需求出發“雪中送炭”的大主題,受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好評。
四、深入基層,苦中作樂,贏得幹部民眾信任和好評。
何雪峰深入基層,在皖北農村經常一呆就是一個多月。由於當地水質較硬,他新買的水壺兩天就被厚厚的白鹼堵住了眼。夏天,嚴重缺水的皖北宿州限時供水,何雪峰常常多天無法洗澡。由於採訪任務繁重,揣著饃、就著礦泉水湊合一頓是常有的事。
在皖北抗旱最嚴峻時刻,何雪峰幫助農民抱水管澆灌,雙腳沾泥,渾身汗透,乾渴難忍,就著噴灌機里略顯渾濁的水一飲而盡。在採訪宿州嚴重澇災過程中,何雪峰經常拎著鞋、卷著褲腳踏水前行,令當地幹部民眾感動不已。
大年除夕,何雪峰與巢湖岸邊的漁民一道貼對子、放煙花、吃年飯。春節期間,他多次深入基層採訪,行程600多公里,沒有一天與在合肥的家人相聚。由於長期異地採訪,何雪峰犧牲了許多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女兒自幼稚園起就很少見到他這位父親。為了肩頭的責任,他只能把對親人的牽掛一次次深埋心底。
在何雪峰的心裡,走基層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是他永不止息的追求。
業務成果:
新聞報導《“最美孕婦”水中救女童》獲安徽新聞獎一等獎。新聞報導《皖北農村如何溫暖度嚴冬》獲全國省級黨報新聞獎一等獎。論文《記者變“土” 報導出“彩”》 、《黨報如何培育核心競爭力》獲安徽新聞獎一等獎。編輯新聞《總理來到咱們中間》獲中國晚報新聞獎(編輯獎)特等獎。《我好想做一天安徽人》專題策劃獲安徽省五四新聞獎一等獎。《超市勁颳倒閉風 業內人士說端詳》獲安徽經濟新聞獎一等獎。參與主創的安徽日報“記者走江淮”欄目獲安徽新聞獎報刊類(新聞專欄)獎。采寫和編輯的新聞報導《記者親歷打工者討工資》、《盤點牛縣長系列報導》獲全國省級晚報好新聞獎一等獎。
新聞報導《皖北農村如何溫暖度嚴冬》獲省委書記批示。 《“地保姆”送來“及時雨”》獲省長批示。《“最美孕婦”演繹愛的奇蹟》獲省委書記批示。新聞報導《“訂單農業”要系“保險帶”》、《鄉土文化 如何激發內在活力》、《順口溜里說變遷》獲中宣部閱評表揚。
科研成果
截至2009年被國際權威三大檢索SSCI,SCI,EI,ISSHP收錄論文20多篇,在核心期刊發表中文論文40餘篇,在全國公開刊物或國際會議,國內會議發表論文100餘篇,承擔或參與項目20餘項,為重慶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對象,多次獲校優秀科技工作者。
部分論文
1.論文《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adoption of RHSIT 2007.5(第一作者,被SSCI,SCI期刊刊登);
2.論文《Integr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Balanced Scorecard i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China》2006.9《Intern.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
3. 論文《Information Asymmetry, Signaling Game, and SMEs Financing in West China2006.10《第一作者,The Eighth West Lak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B》;
4.論文《Analyze e- CRMof Securities Company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iques in China》2006.11;
5.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 Econometric Analysis;《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e Engineering》等.
著作
專著《管理會計基本理論》(參與)2001年8月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
專著《現代企業制度下財會機制研究》(參與)2001年7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
教材《會計學》(參與)2001年8月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
參與主持項目
1、讀博士期間參與導師主持的“973項目”,(2007CB106804);作為主研人參與“中加合作CIDA項目(經費3500萬)”;國家重大基礎前期特別項目;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等。其成果以本人為第一作者發表在SCI刊物上(文章標註這些項目資助,且第二署名為重慶理工大學)。
2、主持重慶市財政局項目<地方政府運行成本及控制研究>
3、主持九龍坡區政協項目九龍坡區招商引資環境對策研究(橫向,2003)
4.主持重慶市教委重點項目重慶市重點人文社科級地評價標準研究(重慶市教委項目2003在研)
5.重慶市社科基金項目<現代企業財會運行機制研究>>主研
6、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企業清算財務會計問題研究>>主要參加人
7、重慶市教委項目<教育效益與投資研究>>主研
8、重慶市財政局項目<非營利組織會計問題研究>>(在研)主研
9、重慶市財政局項目<重慶市高等會計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在研)主研
10、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模式轉變研究>>(在研)主要成員
11、財政部重點項目:企業內部控制—法律框架主要成員
12、重慶市統戰部中國私營企業家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主要成員等
獲得榮譽:
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重慶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對象,7次獲校優秀科技工作者,2次優秀教師。
2008年獲財政部全國論文比賽2等獎
2009年獲重慶市會計學會2個1等獎,2個2等獎
2012年4月,何雪峰家庭獲安徽省首屆“百個書香家庭”稱號。
2012年5月,獲安徽省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先進個人稱號。
2012年8月,被中央宣傳部評為全國“走轉改”活動優秀編輯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