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蓮芝

何蓮芝

何蓮芝(1905—1980),女,萬源市絲羅鄉陳家河村三組人,國家副主席、代主席董必武的夫人,中共黨員。1933年在萬源參加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到達陝北後,與董必武同志結為夫婦。歷任萬源縣游擊隊隊長,萬源縣委婦女部長、甘泉縣委婦女部長、陝甘寧邊區招待所所長、華北人民政府秘書。曾在1937年延安大生產運動時期被陝甘寧邊區政府評為一等勞動模範。解放後,歷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辦公廳秘書、中國婦女運動資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80年在北京病逝。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何蓮芝(1905—1980),女,萬源市絲羅鄉陳家河村三組人,國家副主席、代主席董必武的夫人,中共黨員。

董必武與何蓮芝合影 董必武與何蓮芝合影

1933年在萬源參加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到達陝北後,與董必武同志結為夫婦。歷任萬源縣游擊隊隊長,萬源縣委婦女部長、甘泉縣委婦女部長、陝甘寧邊區招待所所長、華北人民政府秘書。曾在1937年延安大生產運動時期被陝甘寧邊區政府評為一等勞動模範。解放後,歷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辦公廳秘書、中國婦女運動資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80年在北京病逝。

個人生平

何蓮芝(小名菊花),1905年生於絲羅鄉陳家河村三組段家石窖,小地名叫雞冠石的地方(因其屋後有一塊形似雞冠的石頭,故而得名),家中共有兄妹3人,哥哥何萬興、弟弟何萬忠,其父母早逝,三兄妹被生活所迫各奔東西,在何蓮芝11—12歲時曾被帶往溪口鄉一喻姓人家當童養媳,哥哥何萬興因家庭窘迫,1935年左右到溪口鄉汪家溝田壩河上門,生育一兒,取名何明春,其弟何萬忠,到了虹橋鄉周家當養子,生育三子,即何正春、何大春、何光春。
“有女莫當童養媳,十個就有九個死”。1932年底紅軍入川,紅軍幫窮人打天下的訊息傳到童養媳何蓮芝的耳朵里,受盡苦難的她決定脫離苦海,尋找紅軍,於是她和同樣是童養媳的何翠英一道,裝著上山打柴,投奔了紅軍。
不久何蓮芝當上了赤衛隊分隊長,並主動請纓到黃鐘一帶偵察敵情,被當時的青工團抓住,綁在鄧徐壩村九組大香樟樹(後被譽為“紅軍樹”)上毒打,後被送往黃鐘堡監獄,面對敵人的屠刀,何蓮芝如是說:“參加紅軍不怕殺,殺頭不過頭落地,坐牢也正好歇口氣”。當時絲羅鄉鄉長羅林方說“何蓮芝只是個寒幫幫(童養媳),肯定上了別人的當,不會是紅軍”,才被釋放出獄。
出獄後的何蓮芝繼續從事革命工作,在反四川軍閥劉湘的“六路圍攻”期間任萬源縣蘇區婦女部長,帶領工作隊深入民眾,到處宣傳革命真理,號召窮困百姓為保護自己得到的土地和政權,為徹底解放而參加紅軍和赤衛隊。
聖母團,是川陝蘇區最大的反動神團之一,主要頭子是萬源長壩小河口人吳錫林,他經常勾結反動軍警及其他土匪神團到萬源城附近搗亂。當時紅軍主力正在通江、廣元、旺蒼、蒼溪一帶作戰,後方僅留少數游擊隊和赤衛隊員。聖母團頭裹紅巾,額貼黃紙,身穿紅衣紅褲,胸前畫得稀奇古怪,手拿大刀或梭鏢,邊跑邊吼:“佛門弟子大道會,打不鑽,殺不進,觀音老母來救命。”面對這種陣勢,大多數游擊隊及赤衛軍戰士,不敢與其作戰,紛紛後退。何蓮芝天不怕,地不怕,要求率隊出征作戰,組織上批准了她的要求。何蓮芝在兩位被挑選出來的女游擊隊員的配合下,殺死了三個正在做“法事”的聖母團神兵,從此打破了聖母團 “打不鑽,殺不進”的謠言,游擊隊赤衛軍士氣大振,聖母團及其反動門道會很快被打垮,蘇區心腹大患被剷除。
1934年何蓮芝跟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長征。
中華人民共國成立後,何正春(何萬忠的長子)方知失散多年的大姑已是國家副主席、代主席董必武的夫人,遂產生了要“沾光”的念頭,幾次三番要求為其謀差事,都被董老和何蓮芝老人拒絕了,何蓮芝語重心長地向何家後人說:“你們文化低,就留在家鄉看守何家祖墳,以後好好送孩子上學,培養成人,不辱何家門風”。何萬興、何萬忠等聽了她的教導後,從此再也沒有產生過要沾大姑、大姑夫的光的念頭,而是繼承了何蓮芝老人一生清正廉潔,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他們固守清貧,踏踏實實做人。
1975年何蓮芝的侄孫女何秀德因患骨癌,10歲了仍無法獨立行走,何蓮芝收到家書後立即囑咐侄兒媳婦趙獻珍(系何正春之妻)帶上侄孫女到北京就醫。看到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侄孫女,心痛得直掉眼淚,一次次地給她洗腳上藥,到處尋診求醫,後在晉城縣找到了一名中藥土名醫,給她治療,於1979年2月方治癒回鄉。
解放後何蓮芝曾三次回鄉省親探望。1950年回鄉探親和尋找父母墳墓。當時,因老家絲羅公路未通,需走百多里的山路,縣領導為她準備了馬,何蓮芝婉言謝絕,說道:“看望父老鄉親,如果乘馬坐轎,豈不逗人笑話,共產黨的幹部能忘本么?”回到家鄉絲羅後,祭拜了祖先並於當年7月給她父親何以升、母親吳氏修繕了由董必武提詞的合墓。
1963年困難時期她第二次回鄉,尋找當年的救命恩人,走村串戶慰問村民,了解民眾生活,到醫院看望病人,對民眾充滿了關切之情。也就在這一年,他弟弟何萬忠一家人按照何蓮芝的吩咐回到了絲羅鄉陳家河村段家石窖居住,看守何家祖墳。
1979年何蓮芝最後一次回鄉,因其年事已高,回老家絲羅的公路不暢,她只走到了萬源,她的侄兒何正春、侄孫女何秀德等人特地走了幾百里山路去看望她,並留下了唯一的一張全家福。同時她特地來到二層岩紅軍長征渡口,找來草根野菜,與小女、小孫一同吃食,教育他們:“永勿忘本!”
1980年何蓮芝逝世後,趙獻珍(系何正春之妻)等人前往北京悼念,並留下了唯一的紀念物(悼詞)。
何正春(系何蓮芝的侄兒)為了紀念他可親可敬的大姑——何蓮芝,特地把自己的兩個小孫女分別取名為何蓮、何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