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岡村鰩

何氏岡村鰩

(Jordan 形態特徵雄魚吻長為頭長的1.9—2.5倍,雌魚則為1.8-1.9倍。 termin

基本信息

學名 Okamejei hollandi

命名者 (Jordan & Richardson, 1909)
棲息深度 67 - 87公尺
中文名 何氏瓮鰩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鰩科

形態特徵

雄魚吻長為頭長的1.9—2.5倍,雌魚則為1.8-1.9倍。尾長平均約為體盤寬的1.2-1.4倍。兩眼眶間距狹窄,且距離大於眼徑大小。體盤背部及腹部平滑,體盤背部前緣及吻端及兩背鰭、尾鰭有微小的刺。眼眶邊緣有6-13根刺,項棘約1-5根;尾部有3列以上棘刺。體盤背部呈黑褐色,上有許多黑朱古力色的小點分布,在胸鰭後緣的角落有一對暗色眼點,腹部及尾部有(或無)不規則的灰白色斑點,但胸鰭及腹鰭外緣無分布。吻軟骨接近頭蓋骨;腹部及背鰭前的脊椎骨數為28-29根、38-32根。腸瓣6-7個。交接器有較大的SH(sentinel)及一個扇形開口(rhipidion),內部的輔端軟骨AT-1(accesssory terminal 1.)延長且不對稱。

棲身生態

屬近底棲息,棲息於沿岸水深約50~100公尺。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南海、東海,也見於日本高知,台灣產於北部、東北部及澎湖。

漁業利用

拖網漁業所混獲的魚種,較無經濟價值,可提供養殖用的飼料使用,但近年來由於傳統經濟性種類漁獲數量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因此也開始有食用小型鰩種的情形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