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何柏娥,生於1924年,早年生活在香港。10多歲的時候,因為一次闌尾炎手術住進了醫院,並因得到一名護士的悉心照料,讓她感受到醫護人員對患者健康與康復的重要性。從此,一顆立志救死扶傷、懸壺濟世的理想種子,埋進了她幼小的內心,並逐步萌芽發展。
可是,在那個年代,當醫生並不像現在這么簡單。當時正逢國內戰火四起,社會動盪,人們生活水平低下,而且性別歧視的觀念也非常嚴重。從何柏娥下定從醫決心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她將來要走的並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
生平
1941年,17歲時何柏娥正式開始了學醫之旅。當時正處於抗日戰爭期間,何柏娥只能一邊求學,一邊逃避戰亂,四處輾轉。直到1946年,她進入了國立中山大學先修班農醫組,才稍微穩定下來,可以安心上課鑽研醫學。可是,過去國內的醫學專業被西方文化壟斷,學校里的醫學書籍全用德語或拉丁語編寫,這段時間對她來說是極具挑戰的,因為所處環境的關係,從國小習英文的何柏娥沒有接觸過國語,也看不懂德文或拉丁文,而所有的課程都是用國語教的。由於語言文字不通,何柏娥求學初期吃盡了苦頭,但是何柏娥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她堅毅的性格此時就初露端倪在深奧的醫學知識中,再加上頻頻碰到的外語生詞,令何柏娥的學習更加困難。於是,何柏娥每天必然抱著兩本書,一本是醫學科目書籍,一本是德語書籍。她經常穿梭於課堂與圖書館之間,抓緊時間勤練國語和外語。她經常學習到深夜,就這樣僅僅一年的時間,她通過了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入學考試成為一名準醫生。
見習期 經歷每天24小時候命 在這樣的求學背景下,何柏娥明確了成為全科醫生的目標。當時的全科醫生主要包括外科、內科、小兒科、婦科、產科。為了掌握這些科目的知識,何柏娥異常刻苦地攻讀。如今,年近90歲的她時常感嘆,正是這段時間的勤奮刻苦,打下了她往後人生眾多的基礎。
見習期 經歷每天24小時候命
完成基本學業後,何柏娥選擇到當時的廣州市立醫院裡當見習醫生。那時的廣州市立醫院對見習醫生的要求是出名地高,據何柏娥回憶,醫院的門牆上用英文寫著幾句院訓,大概內容就是提醒實習生“不得偷懶、不許鬆懈”。
見習期間,何柏娥每天24小時都要候命,一收到指導醫生的吩咐,馬上就得跑到病房給患者檢查。有時候患者在午飯時間送進來,何柏娥就得放下飯碗馬上過去診治,直到把最後一個病人看完了,才能去飯堂吃飯。當時沒有微波爐,飯堂里只會給當值醫生留下一些冷飯殘羹,但何柏娥也不得不狼吞虎咽,儘快吃完,好準備往下的工作。有時候醫院患者多,何柏娥飯顧不上吃飯,就用幾包餅乾充飢。
醫院對見習生的管理也非常苛刻,見習生每天都要留在醫院裡工作,即使周六日也不能休息,每星期只有幾個小時可以離開醫院,自由支配。
何柏娥還記得,給患者寫病歷的時候,她從不敢寫少於8頁紙的內容。因為當時醫院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醫生給患者記錄的病歷最低不能少於8張紙,如果見習醫生沒有寫滿,就會受到指導醫生的批評,並要重新再給患者檢查,看是哪些項目或問診要點忽略了。由於病人太多,症狀又各有不同,為了避免搞錯病理,何柏娥自己將幾種常見疾病的症狀、病理詳細記在一本小冊子,隨身攜帶,不時拿出來閱讀。
雖然見習期只有一年,但何柏娥卻獲益良多。因為見習醫生的工作是完全獨立的。何柏娥見習的崗位主要在內科與小兒科,經常要獨立地給患者完成抽血、各項檢驗工作,這給她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深造期 在外鄉貧寒交迫 畢業後,何柏娥回到香港大學又讀了一年的婦科特別班後(當時香港規定,只有本土大學醫科專業畢業的才能享有當醫生的資格),到香港瑪麗醫院當了一名麻醉師。由於香港當時沒有麻醉學專科執照,1956年,何柏娥又孤身前往英國倫敦深造。
深造期 在外鄉貧寒交迫
當時國外醫學遠比內地和香港發達,何柏娥藉助這次深造的機會,對全科醫生的科目又重新學習了一次。由於何柏娥家經濟條件有限,在英國深造期間,她要一邊學習了一次,一邊打工賺取學費與生活費。
那時她與另外一名留學的女醫生共租一間小公寓。公寓的面積很小,只容得下兩張床,連一張額外的小書桌也放不下。冬天室內沒有暖爐,晚上特別冷,在窗戶里只要吹一口氣,第二天就會結成一層薄冰。儘管條件惡劣,何柏娥還是堅持用晚上的時間繼續攻讀醫學知識。因為白天還要上班,所以她經常晚上看書到凌晨兩三點,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然而這無礙於她求學的熱情和成績的進步。
兩年後,她順利完成了學業,成功獲得倫敦皇家外科醫學院麻醉科文憑,並通過了蘇格蘭三重認證,持有皇家內科醫師學院、皇家外科醫師學院、皇家外科與內科醫師部的證書,這意味著何柏娥成為了香港首位女全科醫生,成功實現了幼時的理想。之後,她回到了香港,
但是,何柏娥在香港並沒有逗留太久。當時香港雖然已經有不少女醫生,但是男女不平等的待遇仍然存在。據何柏娥介紹,那時女醫生可以跟男生工作在相同的崗位,但薪酬卻只有男醫生的七成。何柏娥對這種現象十分不滿。最後,她跟未婚夫一道移民英國,在倫敦先後當過麻醉科醫生和臨床牙醫。
如今,何柏娥已經退休10多年,對於這幾十年的從醫生涯,她感到滿足。但讓她更自豪的,是在曾經那個艱辛的年代,她將從醫的理想堅持下來,並最終實現,成為她80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最珍貴的財富!
柯麟醫學獎獲獎名單
柯麟醫學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先後頒發了五屆獎證。以表彰在弘揚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振興醫學教育事業中的突出代表而設立的“柯麟醫學獎”,已成為遍及海內外的中山杏林學子倍受珍視的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