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強[藝術家畫家書法家國畫]

何志強[藝術家畫家書法家國畫]

何子原名何志強,浙江山陰人(今紹興,)1934年出生。

何志強[藝術家畫家書法家國畫] 何志強[藝術家畫家書法家國畫]

何子原名何志強,浙江山陰人(今紹興,)1934年出生。

高二時獲得杭州市中學生美術比賽第一名, 次年(1951年)高中未畢業即進入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繪畫系就讀。其時每學期成績均為全級第一名,全校聞名。

1955年在浙江人民出版社任編輯。

1960年在上海美專任教,1961年加入上海美術家協會。

1955到1965年, 是何子創作最活躍的年代。他繪製了不少連環畫,書籍插圖,與大型油畫,國畫,同時寫作散文,小說,文藝評論等。

文革黑暗時期,他與其他幾名知名畫家一起被批判,精神上倍受摧殘。

1979年移居香港,在香港中大進修部任教美術7年。為各報刊如明報月刊等繕寫藝術介紹與繪畫作品。

目前何子仍以年青時的熱誠,每天誦讀詩詞,鍾情書法,研習山水花鳥各類技法,忘情於自我的藝術天地中。

1951年 進入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繪畫系就讀。每學期成績均為全級第一名;

1955年 在浙江人民出版社任編輯;

1956年 赴雁盪山,發表小說“張老爹的眼淚”於杭州日報;

1958年 赴北京,為農業展覽會創作大幅油畫,游泰山;

1959年 為國慶十周年展覽,赴玉門油田,創作大幅油畫“女子採油隊”,並參觀敦煌莫高窟;

1960年 赴上海美專教書;

1961年 加入上海美術家協會;

1961年 創作大幅油畫-“東方欲曉”在上海美術館展出。在上海解放日報發表散文“在天馬山下”;

1962年 為創作油畫-“魯迅在寫作”,赴杭州訪問浙江省長周建人,作品陳列於上海魯迅紀念館;

1963年 9月與劉海栗,林風眠等畫家一起參加在香港大會堂展出的“上海名家作品展”,所作油畫“帶扇子的女人”在香港為買家收藏;

1963年 在上海文匯報發表小說“啞妹子”。在文匯報發表“評塗克油畫”;

1963年 赴洪澤湖寫生,畫“洪澤湖游擊隊素描稿”發表於解放日報,同時在該報發表散文,“洪澤湖記行”;

1964年 為創作連環畫“紅岩”赴重慶參觀渣滓洞,白公館,去成都參觀杜甫草堂,並攀登峨眉山,同年在文匯報發表散文“杜甫草堂”;

1965年 創作大幅中國畫-“毛主席到上海”在上海美術館展出;

1966年 文革期間,與戴敦邦,顏梅華等畫家一起畫連環畫-“沙家浜”出版發行;

1974年 (大陸文革中期最黑暗的時期),上海舉辦了一個“黑畫展覽”,批判六名所謂黑畫家,這六人是:豐子愷,劉海栗,林風眠,程十髮,劉旦宅,與何志強(何子)。當時他四十歲,是六人中最年輕的一個,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一位;

1979年 移居香港。在香港華僑日報與明報月刊發表介紹美術的文章與畫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