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能

何德能

何德能,48歲,貴州人,1991年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先後師從馮建修、楊長槐、王振中、馬慶中、李小可老師習畫,現為“李小可工作室”畫家,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先後在貴陽、銅仁、江門舉辦美術作品展,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重要展覽,作品被國內外諸多博物館、美術館、書畫院等藝術機構收藏。

基本信息

藝術之路

何德能祖籍貴州,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現為北京畫院李小可藝術工作室畫家,師從李小可先生。幼隨徐悲鴻弟子馮建修樂學書畫,大學期間深得楊長槐等老師悉心教誨,30餘年精心研習中國書畫藝術。

何德能從貴州到江門生活已有21年,他常到開平碉樓與村落採風創作,以國畫的形式展現了江門碉樓文化的獨特風采和魅力。何德能說,“守望鄉愁”是不忘初心的情結———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何德能從小受伯父和父親的影響,喜歡寫寫畫畫。1982年,他進入德江師範學校,就開始跟隨徐悲鴻南國藝術學院學生馮建修學習中國畫。1991年,何德能從貴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在銅仁學院教了四年書。1995年,何德能來江門任教。

三年前,何德能跟隨著名畫家李小可學習,專程到北京學畫三年,“我從李老師那裡學到了藝術創作要去生活中體驗和感悟,更多關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了解一個地方的人文故事和鄉情、人情。同時,做人要真誠坦蕩,人品如畫品。對於藝術創作要謙虛認真”。

著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提出的”為山河立傳”、著名李小可先生”為人文立傳”的精神更是深深影響了何德能,“李小可恩師畫黃山,畫徽州,畫老北京,也走進西藏等,特別是為雪域藏魂立傳。我深受啟發,我在江門生活了20多年,江門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碉樓是廣東省的著名人文名片,我覺得有責任去畫自己的家園,表現我對家鄉的情意”。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見證了僑鄉人民艱苦奮鬥、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可以說,開平作為華僑之鄉、建築之鄉和藝術之鄉,它的特色在碉樓上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走進碉樓背後的情感世界,自己才能對碉樓有進一步的了解,然後去表現碉樓,在展現出華僑的情感同時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如何呈現不同碉樓的特色,何德能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其實每座碉樓都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結構和特色。每位華僑在修建碉樓時都有自己的審美和設計記憶,結合在國外看到的喜歡的和國內的特點,每個碉樓是不一樣的,我儘量從真實碉樓形象中找尋它們的不同點”。

作品欣賞

何德能 何德能

年代:2015

尺寸:68x45cm

題跋:腳印印青石,光滑平如鏡。歲去人猶在,鄉愁記心間

何德能 何德能

年代:2015

尺寸:68x68cm

題拔:僑鄉自古如畫圖,處處蕉林吟漁歌。文人墨客齊頌唱,嶺南碉韻染九洲

何德能 何德能

年代:2016

尺寸:68x68cm

題拔:潭江沿岸煙雨長,漁舟輕快別小橋。農忙時節歸家裡,傳訊親人返故鄉。

近期動態

守望鄉愁——2016何德能碉樓主題藝術作品展在文古書苑開展,展出了何德能的80多幅國畫作品。據悉,何德能祖籍貴州,在江門生活已有21年了。他經常到開平碉樓與村落進行採風創作,以國畫的形式展現出江門碉樓文化的獨特風采和魅力。

記者了解到,本次畫展是何德能的第一次個人畫展,由李小可藝術工作室等單位主辦。

據悉,何德能是我國著名畫家李小可先生的得意弟子之一。多年來,何德能每逢周末就去到開平,遊走在碉樓之間,進行採風創作。在他的作品中,何德能用筆墨表現出他對故鄉的眷戀。

“我在碉樓採風,能夠感受到海外僑胞對江門的思念,因此我想通過畫筆,把這種‘鄉愁’展現出來。”何德能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